周妮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小学 721000;康宝敏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教研室 721000
摘 要:校内意外伤害在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较为常见,它的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负面作用,也给学校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减少其发生是当今学校管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校医角度通过对一所较大规模的六年制小学学生在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意外伤害事件进行定量调查分析,找出意外伤害的成因,并提出小学学生意外伤害综合性预防措施。
关键词:学生 意外伤害 成因 对策
学校教学活动中每两节课之间都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也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项有效措施。由于引导疏漏、小学生年龄特点等原因,部分学生会在课间、体育活动课中发生追逐打闹,造成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本文就此分析如下:
一、研究对象
对学校近二年(2013年5月14日至2015年5月14日)在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中受伤的学生登计,共记录受伤学生719人,其中男生421人,女生 298人。
二、研究方法
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按照损伤频次、学生年龄、年级、地点、月份、损伤部位等各项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按月份受伤情况来统计分析:
表一:按月份受伤情况统计表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逐渐变暖,学生的着装也随之减少变薄,因皮肤裸露而受伤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多。然而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受伤人数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气候影响着活动本身的开展,更为重要的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状况。
建议措施:(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便于学生活动的室内活动馆。(2)本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控制,四季分明。因此,体育锻炼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予以适当的调整,在各个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下,开展相应的课间活动和体育运动,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才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2.按受伤年龄统计分析:
表二:按受伤年龄统计表
少儿时期,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发展是不均衡的。6—13岁左右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明显优势,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兴奋容易扩散,多余的动作较多,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由于神经元的工作能力较低,工作持续时间短,易疲劳。但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元的物质代谢旺盛,合成速度快,所以疲劳后恢复也较快。13岁以后,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神经元抑制过程不完善,尤其分化抑制能力差。8岁以前精确分化能力差,错误动作多,8岁以后皮质细胞的分化能力逐渐完善,并接近成人,但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较困难。
因此10岁年龄段受伤的学生人数也最多为210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10岁时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他们兴趣十分广泛,几乎各项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都喜欢,但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大多数受伤的学生,由于好动、好胜心强、容易激动,及对外伤认识的不足,以至于欠缺保护自己的经验而受伤,也因在体育课中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这也是造成受伤的重要原因。
建议措施:(1)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体育课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可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要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2)在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如示范动作、图表、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诀等形式的讲解。年龄越小直观教学法作用越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加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对体育锻炼和运动技术的理性认识。(3)青春期神经系统受内分泌腺活动的影响,会使稳定性暂时下降,儿童少年表现出动作不协调,少女更为明显,应注意区别对待。(4)根据年龄特点开展多种有趣的课间体育活动。班级、社团锻炼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丰富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手段之一,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能因势利导地进行组织,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体育锻炼活动或游戏。(5)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按受伤年级统计分析:
表三:按受伤年级统计表
(1)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由于学校班大人多,学生人数严重超编,导致学生课间活动场地受限,从而导致学生在拥挤的课间受伤。②体育学习情绪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个体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情绪状态。因此在紧张复杂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产生忧虑、抑郁的情绪,从而使自己在活动和学习中产生不安全因素。③由于小学生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对外力的抵抗防御能力较弱。年龄小对意外事件缺乏敏锐的判断和快速准确的保护反应,容易导致自己受伤。④学生在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不足,在学习一些动作复杂、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时就容易受伤。⑤场地、器械不合要求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
(2)建议措施:①要根据年龄特征、气候情况、活动强度、兴趣等综合因素统筹安排运动量和合理的运动间歇。②体育课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另外,还应教育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配戴饰物、不穿不符合要求的服装和鞋子。③教师在上课前要预先检查活动器材和场地的安全性,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④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必须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拓展体育功能并加以完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知、情、行的高度统一和即时反馈,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反过来促进体育全功能和谐,健康发展。
4.受伤部位统计分析:
表四:按受伤部位统计
儿童少年肌肉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
而小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至三年级学生属于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因此学生在疯跑打闹或者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由于身体具有向前的惯性,使得下肢突然停止,而上身躯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这时条件反射要继续迈开步子跟上,但是突发的情况使得步子跟不上已经倾斜的身体而向前摔倒,从而使膝部和手部受伤。
建议措施:(1)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体育锻炼时,应避免跳跃着地动作过猛,避免作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匀的动作;在作一些静止性动作时要多休息,变化体位及着力点,防止意外伤害。(2)在生长加速期,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群的力量和伸肌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平衡发展。学龄儿童应避免进行大数量、大强度的专项技术训练,要以身心全面发展为主。(3)由于学生具有不甘落后和取胜的心理状态,锻炼时要注意量力而行,遵循客观标准和注意自我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自我感觉和生理测定结合起来,使得锻炼更有针对性。(4)教育学生文明游戏,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应对出现的突发情况。
5.按受伤的地点统计分析:
表五:按受伤的地点统计表
课间活动相互嬉闹所造成的外伤成为学校学生外伤的主要原因,体育课上造成的外伤发病率较课间明显减少,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配备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及其容易发生外伤事故;小学生活泼好动,其中不少缺乏安全知识、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而受伤。
建议措施:(1)扩大校舍,增加活动场地,建立活动场馆,按人数配备适合小学生活动的器材。(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并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恢复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文化生活,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进一步提升学生课间活动的管理水平,探索学生社团引领下的有序课间活动。
6.按受伤率来分析:
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学生的受伤率增幅不大,基本持平。
表六:按受伤率统计表
通过对学生课间和体育活动中受伤情况的调查统计,从受伤的时间、损伤的地点、受伤的年龄、受伤的部位、引起受伤的原因及受伤后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提出预防受伤的综合性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在课间和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机率和程度。
四、结束语
减少小学生校内意外伤害是学校常抓的工作,要建立机制保障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学校要从教导、体育活动、班级管理、卫生保健、后勤等方面联动防治。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教学研究部门要设计制造各种方便学生业余生活喜闻乐见的健身器材和游戏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时光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21世纪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全书.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8。
[2]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百度文库。
[3]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
[4]教体艺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08〕5号)文件。
[5]《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9教体艺[2011]2号)文件。
论文作者:周妮 康宝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间论文; 年龄论文; 动作论文; 体育论文; 小学生论文; 意外伤害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