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张长征
(兰州市城关职业技术学校,甘肃 兰州730030)
【关键词】 学生;身体疾病;原因;预防方法;保健
一、学生常见的身体疾病
为了准确掌握学生常见疾病类型及发病率,我们对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患感冒、运动损伤、痛经(女)三种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而相应的其他病症则在统计中占的比例很小,没有明显的令人担忧之处。
二、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
1.感冒发病的原因。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喜爱运动是大多学生的天性,但往往由于剧烈运动后不注意调理、放松,没有及时更换衣物,导致着凉感冒。也有一部分学生平时不爱参加体育锻炼,体质弱,自身免疫力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患感冒。另外,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宿舍门窗开启少、空气不流通、卫生状况差等,容易导致细菌性感冒在同宿舍同班级乃至全校学生间传染、流行。而且这类疾病患者集中、涉及面广,其危害性更大。
2.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男女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各不相同。体质差、耍个人英雄、不按规范的动作要领做动作、课外无人指导和准备活动不足是男生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自我保护能力差,力量弱是女生损伤的主要原因,而技术难度、激烈的对抗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3.女生痛经的原因。据调查,女生痛经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但情绪紧张、烦躁、内心压力过大、身体受凉、不注意经期卫生及参加剧烈运动也会引发痛经。因此,预防痛经病不仅要对症下药,及时调理,更重要的是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兴趣浓厚的体育游戏等,以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经发作。
三、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1.预防传染。由于学生集中在教室上课,一旦有人感染流感,病菌会迅速通过空气传染开来。对此,一方面要尽快隔离传染源,及时治疗。另一方面还要在班上宣传提高个人抵抗力、免疫力的方法,使学生提高认识,防止传染病大流行。
通过课程考核找到优秀的创新创业苗子,鼓励指导其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更好培养锻炼他们,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双创人才。
4.体育保健指导。由于学生年龄结构、身体素质、疾病等因人而异,因此要视其不同情况及时调节安排教学活动内容。对患感冒的学生,安排一些运动量小、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活动,如各种球类游戏、徒手操、太极拳等,并强调活动完以后不能马上喝凉水或蹲在阴凉处,还要讲解一些患感冒应注意的常识性体育保健方法,如按摩、放松等,使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锻炼身体。
第5天,需要提供整改证明,所有的机会项和观察项必须在下午2点之前完成整改并提交证明,机会项的证明材料经检查员确认后需要扫描成电子文档,作为首次会议通知要求目录中的附件,通过刻录成DVD或以优盘的形式提交给检查员。
3.加强医务监督。医务监督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前提条件,每学期对在校生进行一至二次身体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查阅体检档案,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能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进行保健锻炼,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目的。
2.适应自然气候的急剧变化。对于因环境变化引起疾病的患者,要教育他们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晨跑。因为早晨空气新鲜、气候较低,每天坚持晨炼,可以提高适应自然温差的能力;还要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运动后的整理放松活动及衣着的及时更换,在锻炼中不断提高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免疫力,减少感冒疾病的发生。
对于痛经(女)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她们的体能发展,重视意志、兴趣的培养,尽量安排传球、投篮、掷沙包、健美操、艺术体操等强度小、兴趣高的上肢运动活动内容,消除女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心理,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同时教育她们注意经期卫生,不要使双手久置凉水,不要坐在地上或石凳上,保持正常的体温,养成干净清洁的卫生习惯。
研究采用网络在线填答问卷的方式,共收集问卷624份。其中,剔除不完整问卷3份,剔除k值为负值问卷29份,同时按照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的原则,剔除极端k值问卷19份(M=0.41,SD=1.65),极端收入值问卷12份(M=16838.86,SD=26740.90),共统计问卷561份。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3人,平均年龄33.93±8.07岁。
对于运动中易受伤的学生,首先教师要做到场地、器材要过关、要新颖、有吸引力,使学生具有兴奋感;其次,要做好准备活动,活动好关节和肌肉;然后在上课过程中纠正错误的练习方法,做好自我保护、间接保护与帮助,使学生在肌肉放松、心理放松状态下完成动作。
强身健体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组织身体状况良好的学生完成各项技术动作,更要重视见习生的保健活动安排和指导,使他们心情愉快地参与适量的体育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增强信心、早日康复。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43—01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