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胰岛素基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表达调控的研究

大鼠胰岛素基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表达调控的研究

董凌燕[1]2003年在《大鼠胰岛素基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表达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营养物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对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基因及其转录调节因子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基因间的关系以及上述调节因子在糖尿病发病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分子水平检测葡萄糖、胰升糖素样肽-1(GLP-1)、瘦素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基因及其PDX-1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1)短期的高血糖可以一定程度地刺激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的表达。但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则表现为葡萄糖毒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低血糖也可以抑制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的表达,且无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2)低或正常葡萄糖浓度时,随GLP-1浓度的升高,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表达量呈钟型方式升高;高糖浓度时,随GLP-1浓度升高,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3)低糖时,随瘦素浓度逐渐升高,胰岛素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正常或高糖浓度时,低于生理浓度瘦素使胰岛素基因表达量增加,而正常或高于生理浓度的瘦素使胰岛素基因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不同浓度的瘦素在不同浓度血糖时对PDX-1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4) 低糖时,随TGF-β浓度逐渐升高,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在正常或高糖时,TGF-β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的表达。 结论 (1)长期非生理浓度血糖抑制胰岛素以及PDX-1基因的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达,提示对于各型糖尿病人控制稳定的生理血糖水平对保护自身胰岛p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门)GLPl以葡萄糖依赖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以及PDX*基因的表达,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低或正常及高于生理浓度的瘦素对胰岛日细胞胰岛素基困表达分别起刺激或抑制作用,而对PDX八基固表达无影响,提示脂肪-胰岛内分泌轴紊乱在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门)TGF干以葡萄糖依赖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以及 PDXl 基因的表达,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卜)葡萄糖、GLPJ、TGF个等通过调节转录困子PDX上的表达来调节胰岛素基固的表达,而瘦素对PDX*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

白国立[2]2017年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分泌细胞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分化为胰岛分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冻存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复苏,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将携带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的病毒液(MOI(感染复数)=50)加入细胞悬液中,混合培养4小时后,去除含有病毒的培养液,更换新鲜的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至48小时,以保证转染效果;对照组:采用不含病毒液的培养液培养48小时。然后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感染结果进行检测。对感染后15天细胞利用双硫腙(DTZ)染色观察胰岛素阳性反应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胰岛素的分泌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胰岛分泌相关基因insulin 1的表达。结果(1)实验组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病毒感染48h后,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均可检测到PDX-1的表达,对照组的细胞则无PDX-1的表达,并且感染的细胞在15d之后仍能检测到PDX-1的表达。(2)实验组出现胰岛素阳性细胞且被染成棕红色,对照组未出现胰岛素阳性细胞。(3)感染后15d,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低糖环境下分泌的胰岛素量分别为(6.98±0.72)、(6.78±0.54)ng/m L,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高糖环境下分泌的胰岛素量分别为(13.38±0.66)、(6.50±0.64)ng/m L,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胰岛分泌相关基因insulin 1的表达量多于对照组。结论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分泌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对开展胰岛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大鼠胰岛素基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表达调控的研究[D]. 董凌燕. 南京医科大学. 2003

[2].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分泌细胞中的作用[D]. 白国立. 青岛大学. 2017

标签:;  ;  ;  

大鼠胰岛素基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表达调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