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知识经济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面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对策论文,效应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一方面它将极大地推进物质文明,但另一方面也强烈冲击着人类许多传统道德观,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乃至思维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影响,因而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未雨绸缪,我们有必要重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一)

计算机网络给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袭带来了难题。知识经济时代是网络遍及全球的时代,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信息氛围之中。作为最大的求知和受知群体之一的大学生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它的“侵袭”。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广泛的利用,但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网络被滥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国家安全等方面,形成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实际上也就更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早在60年代中期,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曾预言:信息的即索即取能创造更深层次的“民主”,计算机及网络将带来“民主的复兴”。这话虽然过于夸张,但由于我国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必然带来信息流量和流向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已有了技术与文化的“殖民主义扩张”,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通过图、文、声、像等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扬、兜售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毒化、影响青少年一代。

信息除了意味着更多的公开性外,通过电脑还可以更为巧妙地编辑和操纵信息。互连网络就像一面大墙一样,可以自由地在上面胡乱涂鸦,让全世界来阅读。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指出:“官僚主义的经理、公司精英、军事当局、安全和监督系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里的数据来制造混乱,散布神话,惊醒恐吓和控制别人。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信息源和计算机,公众对于信息的崇拜又给他们的优势地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知识经济时代冲击着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计算机网络一方面带给我们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大量快速传播的信息之中,不可避免地混杂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如“黄毒”也大量出现在电脑网络中,因而使一些大学生因看黄色光盘而遭受毒害。

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电子游戏、各种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中许多杂乱无章的信息挤占了一些大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一女大学生承认,她第一次接触因特网后,便疯狂地迷上了,放假的时候,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查找信息。而高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因迷恋各种CD和电子游戏变得身心疲惫,无心读书,荒废了学业,特别是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学生,一玩游戏,往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有的为玩游戏而逃学,上课时间传抄游戏秘技的现象。据报载,北京某高校哲学系一位同学就承认,他周围有许多同学经常上网打游戏。还有的同学为玩游戏,偷盗他人钱物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知识经济时代导致大学生新的心理困惑。大学生有的沉缅于网络之中,脱离班级与集体,从而容易陷入盲目疏懒、空洞贫乏的心理状态。有的在网络上交了不少朋友,开始沉迷于与朋友在网上聊天、打游戏,对身边的人和事物却反映淡漠,与他人“无涯若比邻”,与同学却“比邻若天涯”。有的对花花世界意乱神迷,对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却不知所措,无法安心学习而导致心理失常。

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大量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特别是支配着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但另一方面它又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现在,全国80%的重点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而学校周边以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网络教室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大学校园里,有人套用《情网》的歌词作出这样的预言:这世界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你我将生存在网中央。

(二)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住时代特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立足现实,研究新课题,探讨新对策。

一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学生只有真正掌握邓小平理论,才能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回答,才能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邓小平理论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群众,李岚清同志要求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两课”教学中,要进行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做到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更要做到真正进头脑,并作为一种立场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分析和处理接触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留下真、善、美,抛弃假、恶、丑,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理论素质,这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受教育者成长的内在本质需要。

二是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政治过硬,思想解放,道德水准高,心理素质好,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在知识结构上,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能熟练运用高科技工具,从事思想教育和研究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增强理论深度,改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才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言教不如身教”、“打铁还要本身硬”,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悟性、敏感、反映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捕捉到学生中来得快、去得快的热点、疑点。如何分析和引导,又取决于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水平。

三是要重点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信息网络的国际化趋势,面对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工具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文化和政治渗透,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更强的政治观念、政治责任感来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在政治理论教育中,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既要大力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又不回避面临的难题,让学生在认识、分析和比较中解决好社会观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都要旗帜鲜明。

四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教学和生活管理工作,渗透到各项教学管理和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要开展健康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要注意网络发展趋势和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涵;要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氛围,为日益个性化的大学生提供广泛的人际交往舞台;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使他们在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分析中自觉增强免疫能力。

知识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作为高科技密集的高校,只能积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跳出学校看教育,面向世界和未来办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从而培养更多的有思想道德素质的、有健全身心的人才。

标签:;  ;  ;  ;  ;  ;  

论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