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农结合”的贵州启示
文_王廷勇
贵州“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全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以深刻启示。
“校农结合”是指通过产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以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可持续脱贫及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大转型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互利共赢的精准扶贫模式。
2017年3月,贵州“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模式在黔南产生;2017年9月,“校农结合”在贵州省教育系统全面推行;2018年2月14日,黔党发[2018]7号文《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明确要求“全力推进‘校农结合’,全省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数量达到学校食堂采购总量的40%以上”,标志着“校农结合”脱贫攻坚创新模式在全省全面推广。贵州“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带来深刻启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CA21-1、TGF-α、EGF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价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重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思想解放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贵州实施推进“校农结合”,是孙志刚书记亲自点题,是新时代省委、省政府助推产业革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创新之举,也是贵州教育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扶贫先扶智,通过教育事业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事业。同时,教育扶贫也可以利在当下。贵州目前共有各类学校食堂17890个,就餐学生达620万人,全省学校食堂每月消费的农产品达10万吨以上,这是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看似简单的“校农结合”,却能产生一条“扶贫链”:学校采购贫困地区的食材,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外出农民工因为看到商机而返乡就业,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减少,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得到保证。实践证明,全面深入开展“校农结合”,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兴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革命;有利于吸引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促进乡风文明和谐,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学校特别是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科学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更好地发挥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质量安全是底线。 “校农结合”涉及产、供、销多个环节,与食品安全、价格管理、仓储物流多领域紧密相连。安全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不仅要让学生们吃饱,更要让学生们吃好。在贵州省教育厅“校农结合”专班的监督管理之下,各地教育部门与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等部门紧密合作,对各校的饭菜质量、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资金监管等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对食品的配送、加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引进了新型冷链设施进行食材保鲜,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农产品可追溯。贫困群众要的是经济利益,学校需要的是学生的食品安全,在质量安全为底线的引领下,“校农结合”有效地平衡了贫困群众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让双方利益均不受侵害,实现进校产品质量安全,贫困群众销售途径稳定。
产销对接是出路。 “校农结合”要想让教育系统从教育扶贫进一步迈向产业扶贫,就必须遵循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做好产业培育和产销对接,否则就容易“好心办坏事”。为此,贵州省教育厅以产销对接助推产业培育,抓住了“校农结合”的“牛鼻子”,建立完善产销对接机制,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和省供销社主动协作,以学校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导向,连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流通平台。产品不愁销路,产业得到扶持;流通渠道畅通,农户学校利益得到保障。全省各地创新工作模式,形成了贞丰县“贫困户+合作社+配送中心+学校”工作模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平塘县“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工作模式,安顺市西秀区“农户+合作社+绿野芳田公司(购销平台)+学校”模式,六盘水市“党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学校”模式,贵州师范大学“食堂+政府扶贫平台(扶贫企业/合作社)+订单”产业扶贫模式,贵阳职业院校“校农结合”联盟按月提供食堂对农产品需求计划等多种创新模式。
体制机制是保障。 “校农结合”看似简单的买菜、卖菜,却涉及到教育、农业、商务、质检等多个部门,必须要形成稳定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有效推进。省委、省政府对“校农结合”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省教育厅成立了“校农结合”工作专班,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蔬菜种植专班、家禽养殖专班,省商务厅成立了农产品促销专班,3个专班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合力。作为“校农结合”的主导部门,贵州省教育厅在“校农结合”专班下设立了高等院校小组、职业院校小组、营养餐协调小组、农产品供应协调小组和工作保障小组5个小组,分别负责相关学段学校开展“校农结合”有关工作,并抽调专人负责专班工作。同时,全省各市(州)教育局、各高校也参照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做好本区域本学校的“校农结合”工作,全省教育系统织起一张紧密的工作网,提供了强大的体制机制保障。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消费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以2016年为例,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约195.56万吨,同比增长21.4%。其中,鲜奶、酸奶进口量增长明显:鲜奶进口63.41万吨,同比增长 38%,酸奶进口 2.1万吨,同比增长104.3%。另外,乳清粉、奶油、乳酪、奶粉的进口涨幅均在10%以上。近十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①数据是根据2007—2016年商务部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技术服务是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系统拥有最广泛的智力资源,不管在农技、管理、销售等方面均可以为广大贫困户提供有益的思路。从农民手中买菜、买鸡蛋固然可以帮助农民致富,但若是能让农民学会如何进行种植、管理和销售,这样的扶贫才能让贫困群众受益终身,甚至将这种智慧代代相传。在“校农结合”实践中,贵州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院校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推动高校、职业学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产业指导、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力,委派专家团队,深入各地贫困乡村,以市场需求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养殖,通过智力帮扶,规范农户种养殖技术,如限制农户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引进现代技术等,有效提升贫困农户劳动技能,实现了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效果,让贫困地区农户有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贵州大学“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销点。(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坤 / 摄)
以人为本是核心。 “校农结合”的初衷是以教育系统的巨大“内需”去掉农村市场的“库存”,既实现了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又为贵州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把教育系统力所能及的事情与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过程中,教育系统不能以“施助者”和“领导者”的姿态去告诉农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应该以“合作者”的姿态,告诉农民“我们需要什么”,农民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在当地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下从事生产劳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脱贫攻坚中的具体体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并提出以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作为指导,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产业选择。那么由谁选择产业,政府、企业、学校?都不是,选择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只有出于农民的主动选择,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农民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校农结合”中来,必须把握好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让农民种得开心、卖得出去,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规律,最终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苏佩斯主张的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由科学理论的层级系统和科学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等两部分组成。科学理论的层级系统回答了理论模型是如何连接作用于现象与理论之间的问题;科学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说明了科学理论本身是对于世界本性的探讨。
(作者系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 / 李坤)
标签:农产品论文; 内生动力论文; 产销对接论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党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