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孔子形象-以“师”字释义为例论文

论《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以“师”字释义为例

周 力*

(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 《论语》由于不是孔子亲自著书立说的著作,而是作为语录,被其弟子汇集成册。因此,《论语》中的逻辑性不是很强,段落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恰恰如此。但是《论语》毕竟作为孔子的言行记录,虽然表面上零散,但是其内在是一致性。但这种内在一致性,是依据孔子在《论语》中的形象。而现在出现多种解读以及争议,也是对孔子形象的看法不同所导致的。这里以“师”字释义这一主题,分析孔子在《论语》中的形象,为何会导致争议的出现。

关键词: 《论语》;师;孔子形象

《论语》作为最早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教育、伦理以及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由于《论语》内容之广泛,导致后来的研究者争议极大。教育研究者分析《论语》里的教育思想,其他部分搁置一边,容易对孔子的思想造成误解。正基于此,讨论《论语》的孔子形象是有必要的。这里以“师”字的释义为例,对《论语》的孔子形象进行说明。

一、《论语》里“师”字含义

“师”字现在是作为简体出现,繁体作为“師”。《说文解字》云:“師,二千五百爲師。从币从,四币,眾意也。”[1]“师”的本义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师”作为军事称呼时常可见。《左传》:“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其中“师”就是军队的通称。这种称呼在《论语》里也有。例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先进篇》)其中“师旅”指的是军队编制。《论语》里还有许多关于“师”的论述。“师”在《论语》出现多次,抛开军队编制含义的论述,其他地方产生许多歧义。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里,不少学者解释为“老师”。朱熹对此注释为:“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2]因此,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师”指的是老师。按照字面去理解,将“师”释为“老师”是比较符合平常的看法。然而,《论语》后面又论述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朱熹注为:“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3]那么这里的“师”解释成“老师”就与前一句产生矛盾。

前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师”解释为“老师”,那么就会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发生矛盾。“温故而知新”是成为“老师”的条件之一,相应的“三人行”也是“老师”的条件之一。两者合在一起就会发现,“老师”的概念就会模糊不清,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老师。所以,更多学者将后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里的“师”解释为“学习的地方或东西”,而这里的“师”并不是特指“老师”。虽然这样解释之后,“师”的概念相对的清晰许多,“温故而知新”成为“老师”的职业能力之一,这符合大家心目中“老师”的观念或者看法。问题在于出现“师”字的地方不止这两处,在《卫灵公篇》中“当仁不让于师”,以及《子张篇》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前一句何晏释为:”此章言行仁之急也,弟子之法,为事虽当让于师,若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也。”[4]后一句何晏认为:“孔子生知,无师所从学”。[5]显然,这两句将“师”释为“老师”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从这两句来看,第一,“师”在这里的地位和概念不仅没有得到明确规定,反而相比于现在“师’的更为普遍化以及地位更低;第二,“师”在这里变成具有一技之长或者知识的人。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第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的”师“解释为”老师“就会出现问题,对于是否做到“温故而知新”显得不重要。应该注意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出现在为政篇里。显然,在这一篇中主要探讨为政之道,所以,在这里应该指“官职”更恰当。《周礼》里“掌帅其属而耕王籍”等职责叫做“甸师”,“掌其所治乡之教“等职责叫“乡师”(《地官·司徒》)等等。显然“师”作为一种官职称呼早在春秋时期之前就出现了。那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里的“师”解释为“官职”,这样整句话解释为做到“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做官了。如此一来,《论语》里并没有给出“师”的定义或者具体的看法。整部《论语》里“师”的释义分别为:“军队编制”、“人名”、“具有一技之长或者知识的人”以及“官职”。

二、《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前文对《论语》里“师”的释义给出简要分析,认为《论语》里并没有具体谈如何成为“老师”。由于《论语》是语录体,篇章之间联系没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它仍然是对孔子的言行记录。虽然一个人的思想经历长时间会产生变化,但其核心的思想却不会改变。从后面关于“师”的言论来看,孔子对“师”的看法,仍然是“拥有知识和技艺的人”,没有后世将“师”注入道德修养的观点。《论语》谈的最多的“君子”和“仁”。但是,由于《论语》是孔子的言行记录,因此,孔子的形象是作为一名老师出现的。作为一名老师,如何让弟子做到“君子”以及“仁”的地步,孔子自然而然涉及到学习方法,并且透过自身的言行,也折射出一名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这样,《论语》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部关于教育的著作。这显然混淆了孔子的形象。虽然在《论语》里,孔子的形象是一名老师,但是,孔子在现实中更多地作为“官员”以及“君子”的形象出现。而孔子的人格标准是成为一名“君子”,进一步是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在《论语》里,孔子的先师形象导致对《论语》对解读产生偏差。

与发酵前荷叶上清相比,2株肠球菌发酵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上调(P<0.001)(图2A),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的清除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类似地,2株肠球菌发酵上清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上调(P<0.001),其中WEFA23荷叶发酵上清的清除率高达61.52%(图2B)。

变电站内各种设备信息数据,如设备温湿度,油位油压,运维人员的临时任务等都时刻传送到运维数据的中心,使得运维数据中心数据量巨大。在面对如此繁多的的数据大规模的访问的情景下,如果仅仅考虑变电站数据的整体性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运维人员对多QOS的需要。因此,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满足和适应多种数据需求的运维机制,不仅在可以确保运维人员的多QOS需求,实现数据资源与运维人员的最优效用,而且能够重视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系统综合性能的显著提高。结合电力运维数据的特征和在异构环境下对QOS的研究,选取可靠性、时间参数、优先级和安全性作为其约束条件,使用效用函数将QOS转换为效用值,以评价运维目标的实现程度。

如果我们将孔子的先师形象换成官员或者君子,那么《论语》里的内在一致性就要保证这一形象。儒家提倡的是“经世致用”以及“内圣外王”之学,所以弟子跟随孔子学习,就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君子”,还会学习如何治理国家,成为一名优秀的官员。现在我们将孔子的形象换成“官员”以及“君子”,重新审视前文对”师“对分析。那么就会发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将其中的“师”释为“官职”一点也不会感到突兀。孔子循循善诱,更多地是培养“君子”和“官员”,那么讲述的自然而然是如何为政和为人。孔子教导弟子“温故而知新”不是让弟子成为一名老师,而是让弟子明白历史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治理地方。这也是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的政治理想。“复周礼”一直是孔子的政治目的,孔子为了这个目的,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然而这恰恰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让这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回到“周公”时期。孔子并不是一位纯粹的教育家,他并不是为了开启民智,正如孔子所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将孔子现实的身份和形象避而不谈是不可取的,而且《论语》里的先师形象也要让位于现实身份。毕竟《论语》是语录体,里面的对话具有场景性,人物之间的形象不是表面上简单师徒关系。孔子的众多弟子,不仅生长环境不同,而且年龄、现实身份都不同。如果忽略现实身份,那么对《论语》对解读也会产生偏差。故而确立孔子在《论语》里地形象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分析过程中不会偏离,对我们解读《论语》也能提供帮助。

三、结语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有人将孔子奉为“圣人”,也有人贬斥为“腐儒”。但是孔子毕竟是一个现实的人,没有三头六臂。所以对《论语》以及孔子的看法需要放到现实情况考虑。如果对《论语》的分析和解读脱离现实情境,那么看到的也仅仅是没有生命的文字。正如孔子所言:“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对《论语》的解读不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是“听其言而观其信”。

[ 参 考 文 献 ]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73.

[2]程树德撰.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90.95.

[3]程树德,著.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43:418.

[4][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论语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6.

[5][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论语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0.

*作者简介: 周力(1994-),男,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08-0113-02

标签:;  ;  ;  ;  

论《论语》中的孔子形象-以“师”字释义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