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代广东的考察,历史事实考证是不同的_按察使论文

根据清代广东的考察,历史事实考证是不同的_按察使论文

清代广东按察使史实考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按察使论文,史实论文,广东论文,清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09)01-0139-08

顺治六年,始设广东按察使,宣统二年又改提法使。清承明制,按察使(提法使)统管一省刑名,与布政使同为一省要职,故《清史稿》虽未入表,然省志职官表则不可或缺。大陆学者钱实甫所编《清代职官年表》及台湾学者魏秀梅编《清季职官表》,皆有按察使表,所载按察使任职离职情况,主要依据《清实录》,辅以志传等。但《清实录》虽系官书,依据档案所编,仍有不少问题或错误,至于王先谦、朱寿朋相续各编《东华续录》,因出自个人之手,与《清实录》记载也有歧异之处,各省方志职官年表多仅记按察使籍贯、出身及到任年分,缺漏和错误之处甚多。今因参加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代按察使表》之工作,广搜有关清代广东按察使(提法使)之上谕、奏折、履历等档案及起居注册、吏科史书和志传家乘等资料,结合前辈成果,编成资料汇编,故能考异诸说,以纠谬求真。文中考校《清实录》者,钱表与魏表同《清实录》处,不再列明。所引资料之版本列于文末,以归简省。错误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1.严正矩升任广东右布政使时间。《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三,顺治十六年二月己巳(初八日,1659.2.28),升广东按察使严正矩为右布政使[1](第3册P954)。王先谦《东华续录》顺治三二同[2](第369册P445)。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三月已巳[3](P1987)。

2.余应魁姓名。《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三,顺治十六年二月乙亥(十四日,1659.3.6),升陕西关西道参政余应魁为广东按察使[1](第3册P955)。《清世祖实录》卷一三三,顺治十七年三月庚午(十五日,1660.4.24),升广东按察使余应魁为本省右布政使[1](第3册P1029)。王先谦《东华续录》顺治三四,顺治十七年三月庚午作余应奎[2](第369册P460),误。

3.李本晟任管云南左布政使事时间。《清圣祖实录》卷九,康熙二年六月己未(廿三日,1663.7.27),以广东按察使李本晟管云南左布政使事[1](第4册P151)。乾隆《云南通志》卷十八上,李本晟,蕲州人,进士,顺治十七年任左布政使[4](第569册P574)。

4.李嵩阳升任广东按察使前职官。《清圣祖实录》卷一0,康熙二年九月辛巳(十七日,1663.10.17),升陕西宁夏道李嵩阳为广东按察使[1](第4册P158)。光绪《甘肃新通志》卷五二职官志,李嵩阳,河南封丘人,顺治十八年任(分巡宁夏道)[5](P22)。鲍开茂,山东长山人,顺治十八年任(分巡西宁道)[5](P2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谓李嵩阳由西宁道迁[3](P1991),误。

5.佟养钜升任广东按察使前官职。《清圣祖实录》卷一七,康熙四年十二月壬子(初一日,1666.1.5),升广东岭西道佟养钜为广东按察使[1](第4册P254)。王先谦《东华续录》康熙五,同日佟养矩由岭东道迁[2](第369册P522)。当从《清圣祖实录》。

6.胡戴仁升任广东按察使前职官、升任湖北布政使时间。《清圣祖实录》卷一0四,康熙二十一年八月甲午(十九日,1682.9.20),升湖广粮储道胡戴仁为广东按察使[1](第5册P53)。王先谦《东华续录》康熙三十,作八月庚寅(十三日,1692.9.23)[2](第370册P107)。当从《清圣祖实录》。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谓胡戴仁由湘粮道迁按察使[3](P2001),误。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五年六月甲寅(初二日,1686.7.21),九卿会推湖北布政使王定国病故员缺,以广东按察使胡戴仁拟正,湖南按察使范时秀拟陪……上曰:“胡戴仁既众称其优,著升补布政使。”[6](第2册P1499)《清圣祖实录》卷一二六,作六月乙卯(初三日,1686.7.22)[1](第5册P345)。当从《康熙起居注》。

7.沈志礼民族与旗籍。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沈志礼,镶白旗人,(康熙)二十五年任按察使[2](第669册P699)。民国《湖北通志》卷一一五职官表九,沈志礼,满洲人,(康熙)二十年参议分守下荆南道。[8](P17)当从汉军镶白旗。

8.许嗣兴旗籍与升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钦定八旗通志》卷二0八人物志八八,许嗣兴,原名嗣印。汉军镶蓝旗人[8](第5册P3728)。民国《湖北通志》卷一一五职官表九[7](P20);乾隆《河南通志》卷三五职官六同[4](第536册P342)。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作镶黄旗人[2](第669册P699),误。

《清圣祖实录》卷二0八,康熙四十一年闰六月己酉(二十九日,1702.8.22),升湖广下荆南道许嗣兴为广东按察使[1](第6册P120)。王先谦《东华续录》康熙六九,作闰六月丁未(二十七日,1702.8.20)[2](第370册P421)。当从《清圣祖实录》。

9.黄国材升任广西布政使时间。《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八,康熙四十八年八月己酉(十一日,1709.9.14),升广东按察使黄国材为广西布政使[1](第6册P379)。王先谦《东华续录》康熙八四,作八月戊申(初十日,1709.9.13)[2](第370册P508)。当从《清圣祖实录》。

10.申奇贵旗籍与升任广东按察使时间。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申奇贵,镶黄旗人[2](第669册P699)。光绪《续云南通志稿》秩官志文职表[9](P15);乾隆《陕西通志》卷二三职官四,皆作汉军镶蓝旗[4](第552册P236)。当从汉军镶蓝旗。

《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八,康熙四十八年八月戊午(廿日,1709.9.23),升陕西神木道申奇贵为广东按察使[1](第6册P380)。王先谦《东华续录》康熙八四,作八月乙卯(十七日,1709.9.20)[2](第370册P508)。当从《清圣祖实录》。

11.朱绛籍贯与出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朱绛,山东人,由廪贡于按察使任内孔毓珣保举。已用广东布政[10](第1册P279)。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朱绛,山东单县人,贡生,(雍正)元年任按察使[2](第669册P699)。光绪《高唐州志》卷五选举一岁贡恩贡,朱绛,字子垣,永州府知府,历官广东布政使[11](P54)。据《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二年十月十五日广东按察使朱绛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山左庸愚,系原任闽浙总督臣朱弘祚之子,世受国恩,由岁贡生初仕刑曹,……蒙圣祖仁皇帝特擢广东肇高道,供职七载,复荷皇上格外洪恩,特授广东按察使[12](第3册P831)。《清代碑传全集》张贞撰《光禄大夫总督福建浙江……朱公宏祚行状》:本贯山东东昌府高唐州……葬高唐之先茔[13](P341-342)。朱绛当为山东高唐人,岁贡。山东单县属曹州府,道光《广东通志》误。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谓朱绛汉军镶白旗[3](P3151),亦误。

12.宋玮姓名。《清世宗实录》卷二八,雍正三年正月甲辰(初五日,1725.2.17),擢广东广州府知府宋玮为广东按察使[1](第7册P422)。《清世宗实录》卷五一,雍正四年十二月壬午(廿五日,1727.1.16)广东按察使宋玮患病解任[1](第7册P77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宋玮,四川人,由举人于知府任内孔毓珣、年希尧、朱绛、管源忠保举。已用广东按察[10](第2册P353)。道光《广东通志》卷四五,宋璋,四川人,举人,(雍正)三年任按察使[2](第669册P699)。宋璋误。

13.公元旗籍。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公元,满洲人,生员,(雍正)六年任按察使[2](第669册P699)。民国《山东通志》卷五一职官志四,作满洲正白旗人[14](第2册P1781)。乾隆《河南通志》卷三五职官六,公元,镶黄旗人,生员,雍正七年任(按察使)[4](第536册P344)。当从乾隆《河南通志》。

14.楼俨籍贯与出身。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楼俨,浙江余姚人,监生[2](第669册P700)。嘉庆《广西通志》卷四三职官三一同[2](第677册P530)。光绪《江西通志》卷一五职官表,楼俨,字敬思,一字西浦,浙江义乌籍,江南娄县人,贡生[2](第656册P372)。当从道光《广东通志》。

15.黄文炜姓名与出身。《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雍正十三年五月十八日,保和殿大学士兼管吏部、户部尚书事加六级张廷玉等谨题:为补授按察使事……黄文炜,安徽捐贡,现任甘肃肃州参政道[15](第80册P68)。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黄文炜,江南歙县人,岁贡,(雍正)八年任按察使[2](第669册P700)。当从捐贡。《清世宗实录》卷一二三,雍正十年九月戊申(廿四日,1732.11.11)解广东按察使黄文伟任[1](第8册P623)。黄文伟误。

16.耿鳞奇出身。嘉庆《广西通志》卷四五职官三三,耿鳞奇,奉天正黄旗人,监生[2](第677册P557)。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作岁贡[2](第669册P70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本人奏:臣耿鳞奇,年三十六岁,系正黄旗汉军耿景佐领下贡生[10](第14册P302-302)。当从道光《广东通志》。

17.白映棠出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白映棠,镶白旗汉军,监生,……雍正元年十二月内题补江南通州知州,四年八月内江苏按察司徐琳遵旨保举,十一月内引见,奉旨补授山西汾州府知府[10](第1册P14)。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作副榜[2](第669册P700)。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十二职官三同[16](P10)。乾隆《八旗通志初集》卷一二五选举,(康熙五十一年癸巳科副榜贡生)白映棠,镶白旗。汉军王殿元佐领。原任汾州府知府[17](第5册P3475)。当从副贡。

18.潘思榘升任浙江布政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第1册第816页,乾隆七年十一月初四日(己未,1742.11.30)内阁奉上谕:浙江布政使王恕病故,其员缺著广东按察使潘思榘补授[18](第1册P816)。《清高宗实录》卷一七八同[1](第11册P293)。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一六,是日以潘思榘为江西布政使[2](第372册P104),误。

19.陈高翔召京与张嗣昌任广东按察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辛酉(1744.1.26)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陈高翔不胜繁剧之任,著来京候旨。其员缺著张嗣昌补授[18](第1册P890)。《清高宗实录》卷二0六,作十二月庚申(十一日,1744.1.25)[1](第11册P656);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一八同[2](第372册P126)。当从《乾隆朝上谕档》。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二月初十日己未(1744.1.24)[3](P2050),误。

20.张嗣昌因病解任时间。《清高宗实录》卷二五一,乾隆十年十月丙寅(廿八日,1745.11.21)谕:据两广总督策楞奏。按察使张嗣昌现在患病,著解任调理[1](第12册P243)。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二二同[2](第372册P158)。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谓张嗣昌九月病免[9](P2050)。误。

21.汪德馨革职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十七年三月初四日(乙丑,1752.4.17)内阁奉上谕:广东巡抚苏昌参奏按察使汪德馨勒派属员供应,收受书役规礼、船户贿赂,违例贪营等款……汪德馨著革职[18](第2册P595)。《清高宗实录》卷四一0同[1](第14册P370)。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三五,作三月戊辰(初七日,1752.4.20)[2](第372册P390),误。

22.赫昇额升任广东按察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十八日(庚辰,1762.7.9)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赫舁额补授[18](第3册P897)。《清高宗实录》卷六六三同[1](第17册P417)。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闰五月己卯(十七日,1762.7.8)[3](P2067),误。

23.费元龙调任广东按察使时间。《清高宗实录》卷七一一,乾隆二十九年五月庚午(十九日,1764.6.18),调湖北按察使费元龙为广东按察使[1](第17册1936)。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五九,作五月己巳(十八日,1764.6.17)[2](第373册P93)。当从《清高宗实录》。

24.陈用敷首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及与广德两次对调。《乾隆朝上谕档》,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甲戌,1774.10.28)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陈用敷补授[18](第7册P692)。《清高宗实录》卷九六七同[1](第20册P116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八月二十四日(甲戌,1774.10.28)[3](P2079),误。

《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四日(丙辰,1776.4.2)内阁奉上谕:据熊学鹏奏,广东按察使陈用敷与伊系儿女姻亲例应回避等语。陈用敷著调补广西按察使,其广东按察使员缺即著广德调补[18](第8册P147)。《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同[1](第21册P430)。《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0154-045,缩微号011-0978,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广东按察使广德奏:为交待清楚遵例奏明事。窃奴才仰蒙圣恩调补广东按察使,于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二十日接印视事……兹奴才到任后,准前按察使陈用敷将任内办理一应卷宗……移送前来[19]《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0154-096,缩微号011-10854,乾隆四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西按察使陈用敷奏:为接收交代事。窃臣蒙恩调任广西按察使,于四十一年四月二十日到任,准署广西按察使左江道王懿德移交任内各项册籍文卷……到臣[19]。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谓此次二人对调均未到任[3](P2081),误。

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载:陈用敷,浙江海宁人,进士,(乾隆)三十九年任按察使;广德,满洲正红旗人,主事,(乾隆)四十一年任按察使;陈用敷,浙江海宁人,进士,(乾隆)四十一年任按察使;梁敦书,浙江钱塘人,举人,(乾隆)四十三年任按察使[2](第669册P701)。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广德……乾隆三十七年七月内用福建按察使。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内调广东按察使。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内调广西按察使。革[10](第2册P174)。《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0156-001,缩缩号011-1220,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新调广东按察使陈用敷奏:为接交所任恭折奏闻事。窃臣于五月二十三日接抚臣吴虎炳檄饬,因广西藩司苏尔德革职离任,所有布政使印务委臣署理,其按察使印务委驿盐道周升桓署理。臣随于二十四日接受布政使印信任事,并即移交按察使印信[19]。陈用敷应系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内谕与广德再次对调,然《清高宗实录》缺载。

广德其后到任。《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九,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己未(二十一日,1776.12.1)谕:前因刑部奏审讯周升桓不将秦廷基收禁致在寓自缢一案……广德身为臬司岂能无罪?著革职来京质讯。著吴虎炳派委妥员,将广德迅速押送进京。所有广西按察使事务,并著吴虎炳于道员内遴选一员,奏明署理。另候谕旨[1](第21册P669-670)。据《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0159-035,缩微号011-1773,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署理广西按察使右江道冯光熊奏:为交代清楚遵例奏明事。窃查广西按察使广德奉旨革职,押送赴部质讯,经抚臣吴虎炳委臣前往摘取印信,即令暂署臬司印务,当即于十一月初二日任事[19]。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未载广德革职,却谓陈用敷十月庚申(二十二日,1776.12.2)“召京(革)”[3](P2081)。显误。

25.李天培升任山西布政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丁丑,1783.11.13)内阁奉上谕:山西布政使员缺著李天培补授[18](第11册P841)。《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九一同[1](第23册P923)。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九八,作十月乙亥(十七日,1783.11.11)[2](第373册P730),误。

26.李廷扬出身及升任广东按察使时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李廷扬,直隶天津府沧州人,年三十岁,由中书科中书中式庚辰科进士[10](第18册P455)。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李廷扬,直隶沧州,清乾隆25/2/12[20](P964)。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李廷扬出身作举人[2](第669册P701),误。

《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日(戊寅,1783.11.14)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李廷扬补授[18](第11册P844)。《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九一同[1](第23册P925)。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月丁丑(十九日,1783.11.13)[3](P2088),误。

27.姚棻升任江西布政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五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庚戌,1789.3.19)内阁奉上谕:刑部侍郎员缺著王昶署理,所遗江西布政使员缺著姚棻补授[18](第14册P775)。《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三同[1](第25册P903-904)。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一0九,作二月己酉(二十二日,1789.3.18)[2](第374册P141),误。

28.张朝缙升任按察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五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辛亥,1789.3.20)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张朝缙补授[18](第14册P778)。《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三[1](第25册P907);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一0九同[2](第374册P14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二月二十三日(庚戌,1789.3.19)[3](P2094),误。

29.倭什布升任广东按察使时间。《乾隆朝上谕档》,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十四日(丙子,1793.5.23)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倭什布补授[[18](第17册P304)。《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二七同[1](第27册P80)。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一一七,作四月乙亥(十三日,1793.5.22)[2](第374册P291),误。

30.庄肇奎姓名、籍贯。《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六十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庄肇奎补授[18](第18册P595)。《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嘉庆二年四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广东布政使员缺著庄肇奎补授[21](第2册P108)。《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七八同[1](第27册P751)。《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0277-005,缩微号03-018-1870,乾隆六十年八月初三日新授广东按察使庄肇奎奏:……由肇庆府擢授惠潮嘉道……兹复仰荷特恩补授广东按察使……臣于二十日由潮州起程,八月初三日至广东省城,准署臬司臣常龄将印信文卷移交到臣,……祗领任事[19]。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蒋肇奎[3](P2100-2103),误。

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庄肇奎,江南武进人,举人,(乾隆)五十九年任(惠潮嘉道)[2](第669册P703)。同书又作庄肇奎,浙江秀水人,举人,(嘉庆)二年任布政使[2](第669册P705)。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乾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庄肇奎,字星堂,号胥园。浙江秀水人,湖北知县,广东布政使[22](P686)。光绪《嘉兴府志》卷五二,庄肇奎,字星堂,祖籍常州,迁秀水,以举人授教谕……升惠潮嘉道……寻升按察使,再升布政使。卒于官[23](P24)。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乾隆十年九月二十七日庄肇奎奏,系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举人[10](第19册P630)。当从浙江秀水。

31.吴俊升任山东布政使、陈文升任广东按察使及离职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嘉庆六年四月十五日(辛酉,1801.5.27)内阁奉上谕:山东布政使员缺著吴俊补授,其所遗广东按察使员缺著陈文补授[21](第6册P133)。《清仁宗实录》卷八二,作四月壬戌(十六日,1801.5.28)[1](第29册P66)。当从《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

《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嘉庆七年七月十六日(甲申,1802.8.13)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刑名案件繁多,员缺紧要。陈文年逾七十未能经理裕如,恐有贻误,著即来京另候简用。广东按察使员缺著邱庭漋补授[21](第7册P209)。《清仁宗实录》卷一○一,七月癸巳(廿五日,1802.8.22)因广东博罗县重犯越狱等事革陈文职[1](第29册P351-35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同,但缺载召还事[3](P2107)。陈文离职时间当从《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

32.秦瀛升任浙江布政使、吴俊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嘉庆十年闰六月初二日(癸未,1805.7.27)内阁奉上谕:浙江布政使员缺著著秦瀛补授,其所遗广东按察使员缺著吴俊补授,仍用四品顶戴[21](第10册P341)。《清仁宗实录》卷一四六同[1](第29册P998)。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闰六月初一日壬午(壬午,1805.7.26)[3](P2110),误。

33.和舜武升任山东布政使、李銮宣调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嘉庆二十年二月初三日(己未,1815.3.13)内阁奉上谕:山东布政使员缺著和舜武补授。李銮宣著调补广东按察使,所遗直隶按察使员缺著盛泰补授[2](第20册P52-53)。《清仁宗实录》卷三○三同[1](第32册P19)。王先谦《东华续录》嘉庆三九,作二月戊午(初二日,1815.3.12)[2](第375册P159),误。

34.玉辂出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玉辂,正白旗满洲人,年40岁,由监生考取笔帖式,嘉庆二年二月内补授都察院笔帖式……二十四年闰四月内用云南布政使。道光二年六月内调江苏布政使[10](第2册P566)。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玉辂,满洲正白旗人,举人[2](第669册P706)。同治《苏州府志》卷二二公署二[24](P25);光绪《江西通志》卷十六职官表同[2](第656册P377)。民国《江苏通志稿》卷十九职官志,玉辂,满洲正白旗人。庚申(嘉庆五年)进士。道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自云南调(江苏布政使)[25](P439)。查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及乾隆、嘉庆《钦定八旗通志》选举志均无玉辂,当从监生。

35.廉敬出身。光绪《畿辅通志》卷三十,廉敬,满洲镶黄旗人,廪生[2](第629册P254)。光绪《江西通志》卷十六,廉敬,满洲人,廪生[2](第656册P383)。道光《广东通志》卷四四,廉敬出身作举人[2](第669册P706)。当从廪生。

36.富呢扬阿、乌尔恭额召京陛见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九年十月初四日(乙丑,1829.10.31)内阁奉上谕:富呢扬阿、乌尔恭额俱著来京陛见,所有江西布政使、广东按察使著各该督抚委员署理[21](第34册P375)。《清宣宗实录》卷一六一同[1](第35册P490)。《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2592-038,缩微号03-188-1967,道光九年十一月初四日广东按察使乌尔恭额奏:……接准部咨,十月初四日钦奉上谕:富呢扬阿、乌尔恭额俱著来京陛见,所有江西布政使、广东按察使著各该督抚委员署理。钦此……现于十一月初四日交卸臬篆,即行束装,拟于初七日起程北上[19]。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二十,作十月己卯(十八日,1829.11.14)[2](第375册P43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月乙丑(初十日,1829.10.31)[3](P2134),皆误。

37.程矞采升任浙江布政使、杨振麟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丙午,1832.1.30)内阁奉上谕:浙江布政使员缺著程矞采补授。广东按察使员缺著杨振麟补授[21](第36册。P580)。《清宣宗实录》卷二○三同[1](第35册P1198)。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二四,作十二月乙巳(廿七日,1832.1.29)[2](第375册P470),误。

38.王庭兰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二十年九月初五日(壬辰,1840.9.30)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王庭兰补授[21](第45册P371)。《清宣宗实录》卷三三九,作九月初四日辛卯(辛卯,1840.9.29)[1](第38册P149)。当从《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

39.徐继畲升任福建布政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二十三年四月初二日(乙亥,1843.5.1)内阁奉上谕:福建布政使员缺著徐继畲补授[21](第48册P172)。《清宣宗实录》卷三九一同[1](第38册P1019)。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四七,作四月甲戌(初一日,1843.4.30)[22](第375册P648),误。

40.黄恩彤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二十五日(乙未,1843.9.18)内阁奉上谕:广东布政使著黄恩彤补授[21](第48册P403)。《清宣宗实录》卷三九五同[1](第38册P1091)。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四八,作闰七月甲午(二十四日,1843.9.17)[2](第375册P654),误。

41.孔继尹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二十六日(丙申,1843.9.19)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员缺著孔继尹补授[21](第48册P450)[21]《清宣宗实录》卷三九五同[1](第38册P1091)[21]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四八,作闰七月甲午(二十四日,1843.9.17)[2](第375册P654),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闰七月二十五日(乙未,1843.9.18)[3](P2148),皆误。

42.赵长龄升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初四日(丙午,1848.7.4)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赵长龄补授[21](第53册P189)。《清宣宗实录》卷四五六同[1](第39册P75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月丙午(初六日,1848.11.1)[3](P2152),误。

43.新授贵州布政使沈棣辉开缺暂留广东署理按察使及病卒时间。《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咸丰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壬子,1856.5.29)内阁奉上谕:新授贵州布政使沈棣辉著开缺,作为候补布政使,暂留广东署理按察使,再行候旨简放[26](第6册P170)。《清文宗实录》卷一九六同[1](第43册P130)。王先谦《东华续录》咸丰五九,作四月辛亥(二十五日,1856.5.28)[2](第377册P482),误。

《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4115-016,微缩号278-0242,咸丰六年五月十五日(辛未,1856.6.17)兼署广东按察使督粮道王增谦奏:……新授贵州布政使广东按察使沈棣辉现在因病出缺,所有臬司纂务具奏委臣兼署,即于五月十五日据按察司经历李逢谔将臬司印信文卷呈送前来[19]。魏秀梅编《清季职官表》病卒时间作六月廿二日(丁未,1856.7.23)[27](P886),误。

44.李福泰未再任广东按察使。《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同治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已卯,1866.7.3)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督粮道)郭祥瑞补授[26](第16册P130)。《清穆宗实录》卷一七七同[1](第49册P193)。清穆宗实录》卷二一七,同治六年十一月甲戌(廿五日,1867.12.20)署广东布政使按察使郭祥瑞显违定例,见好上官,著照该部所议,降四级调用[1](第49册P843)。王先谦《东华续录》同治六七同[2](第381册P543)。郭祥瑞任免时间清楚。而《清穆宗实录》卷一八二,同治五年八月戊子(初二日,1866.9.10)以安徽布政使英翰为巡抚,调广东布政使张兆栋为安徽布政使,以广东按察使李福泰为布政使[1](第49册P266)。王先谦《东华续录》同治五八同[2](第381册P349),但均无李福泰再任广东按察使时间记载。据《清代碑传全集》方浚颐撰《广东巡抚调署广西巡抚李公神道碑》:公讳福泰,字星衢,济宁州人……(道光甲辰)成进士,以知县分发广东……同治四年正月奉旨驰赴潮州督办潮防,寻擢粤藩,仍治军事……旋因事交浙闽总督今湘阴相国查办,奉旨以道员降补。贼袭嘉应,陷之,公闻警往援。……五年正月至松口谒相国,令筹策善后事宜……寻奉旨驰赴潮州办理中外交涉事宜。是年秋复补粤藩,十一月拜福建巡抚之命[13](P933)。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卷十二李福泰传,(同治)三年正月授盐运使,四月擢按察使。四年……二月迁布政使。十二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言李福泰……粉饰,疏入,下部议处,寻降三级调用。五年二月谕……准其开复降调处分,来京另候简用。八月仍授广东布政使,十一月升福建巡抚[28](P18)。亦未言李福泰再任广东按察使之事。据《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4629-086,微缩号333-3005,同治五年十二月十九日署广东按察使补用道蒋超伯奏:……窃臣于本年十二月十六日接督臣瑞麟、抚臣蒋益澧檄知,以臬司委署藩篆,饬臣暂行署理按察使。随于十八日准署藩司郭祥瑞将臬司印信一颗并敕书文卷委员移送前来……祗领任事[19]。显然,李福泰未再任广东按察使。

45.张兆栋升任广东布政使时间。《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庚戍,1866.2.4)内阁奉上谕:张兆栋著补授广东布政使[26](第15册P584)。《清穆宗实录》卷一六三同[1](第48册P780)。《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4623-029,微缩号333-0424,同治五年三月十六日布政使衔新授广东按察使英秀奏:……窃奴才同治五年二月十八日在高廉道任内接奉……檄行,准吏部咨开,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英秀补授……当于十三日准新授广东布政使张兆栋将广东按察使印信一颗并敕书文卷委员赍送前来[19]。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谓张兆栋是日升任四川布政使[3](P2169),误。

46.郭祥瑞降调时间。《清穆宗实录》卷二一七,同治六年十一月甲戌(廿五日,1867,12,20)署广东布政使按察使郭祥瑞显违定例,见好上官,著照该部所议,降四级调用[1](第49册P843)。王先谦《东华续录》同治六七同。[2](第381册P543)。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一月二十六日(乙亥,1867.12.21)[3](P2171),误。

47.于荫霖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戊戌,1885.4.13)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于荫霖补授[29](第11册P66)。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六八同[2](第383册P710)。《清德宗实录》卷二0四,作二月丁酉(廿七日,1885.4.12)[1](第54册P900-901)。当从《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

48.额勒精额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甲寅,1891.1.28)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额勒精额补授[29](第16册P387)。《清德宗实录》卷二九二[1](第55册P890);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一0一同[2](第384册P314)。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二月十八日癸丑(癸丑,1891.1.27)[3](P2192),误。

49.张人骏、魁元分任广东布政使和按察使时间。《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戊辰,1896.1.16)内阁奉上谕:广东布政使著张人骏补授。魁元著补授广东按察使[29](第21册P482)。《清德宗实录》卷三八一同[1](第56册P982)。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一三一,作十二月丁卯(初一日,1896.1.15)[2](第384册P639)。当从《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

50.程仪洛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巳,1903.1.17)内阁奉上谕:广东按察使著程仪洛补授[20](第28册P345)。《清德宗实录》卷五一0[1](第58册P726);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一七七同[2](第385册P366)。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十二月十八日(甲辰,1903.1.16)[3](P2203),误。

51.朱寿镛调任安徽按察使、郑孝胥调任广东按察使时间。《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丁亥,1907.6.7)内阁奉上谕:朱寿镛著调补安徽按察使。广东按察使著郑孝胥调补[29](第33册P66)。《清德宗实录》卷五七二同[1](第59册P578)。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二0六,作四月戊子(廿八日,1907.6.8)[2](第385册P622),误。

52.郑孝胥因病开缺时间。《清德宗实录》卷五七六,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丁未(十八日,1907.8.26)广东按察使郑孝胥因病解职[1](第59册P633)。《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5485-011,缩微号414-2664,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初六日两江总督端方奏:为臬司因病恳请开缺……事。窃接新授广东按察使郑孝胥奏称……伏念孝胥前奉恩命督办广西边防……因病……就医……迄未就痊……断不胜臬司之重任,……仰恳天恩俯准开去广东按察使本缺。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奉朱批:郑孝胥著准其开缺。钦此[19]。当从朱批。

53.赵滨彦姓名。《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宣统元年四月初九日(丁亥,1909.5.27)内阁奉上谕:赵滨彦著补授广东按察使[29](第35册P194)。《宣统政纪》卷一二同[1](第60册P241)。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赵滨彦,现年三十四岁,系浙江归安县人,故父福建督粮道赵景贤于同治二年三月在苏州殉难……光绪……六年五月补授户部山西司主事……十五年六月遵例捐升道员[10](第5册P66)。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作赵彦滨[3](P2210-2211),误。

《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宣统二年四月二十日(癸巳,1910.5.28)内阁奉上谕:湖南布政使著赵滨彦补授[29](第36册P116)。《宣统政纪》卷三五同[1](第60册P623)。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谓是日升浙江布政使[3](P2210-2211),误。

总而言之,清代保存了许多有关按察使的珍贵史料,其中档案与官书具有权威性,志传等其他资料中,不少官员的履历与到任、署任及离任记载,与档案与官书是一致的。由于各种原因,资料不免歧误之处,这要求我们均应慎重对待,勤于考订,以为相互补充印证,方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标签:;  ;  ;  ;  ;  ;  ;  ;  ;  ;  ;  ;  ;  

根据清代广东的考察,历史事实考证是不同的_按察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