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音乐生态课堂的“神秘面纱”论文_刘怡

揭开音乐生态课堂的“神秘面纱”论文_刘怡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往固有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逐渐显露其弊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新的理念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变通性、灵动性和创新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学习起来也显得更加地轻松。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关键词:新理念兴趣参与创造审美体验

当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人就会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的教育也一样,当新课程实践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要抓住“人”这一最活跃最基本最具有生命力的细胞来实践。肖川先生提出的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的课堂,应该是生态课堂。用爱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着眼于儿童内涵的整体丰富,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与广阔的自由、自发的空间;引导儿童愉悦、主动、体悟、表达音乐的内容。让他们在自然健康、绿色活泼的生态教学环境中,享受着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在新课程中茁壮成长。

一、关注课堂生成,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教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把这些问题向学生提出,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小雨沙沙》的新课引导中,我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什么季节雨下得多?“谁”最喜欢小雨,为什么?带着问题,我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1)听辨伴奏音乐,感受旋律的情绪;(2)听辨歌词,感受歌词内容、情节,寻找问题的答案。几遍欣赏后,他们不仅能准确回答问题,并且学生已能轻轻哼出旋律音调,我在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播放了一段录像,使他们在回味答案的同时,再一次带着疑惑来欣赏这段录像。当他们边听、边哼、边看的同时,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一份新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语言把小雨和种子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生态课堂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教育实践中,要真正实现其价值意义,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课堂、理解课堂和改造课堂。在优化的情境之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形成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合作关系。但情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同样至关重要。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情境并且成为情境中的一分子,融入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状态时,教学便进入了一种人境融合的最高境界。例如,在歌曲《数鸭子》教学中我构建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教师扮演了鸭妈妈的角色,而学生则是一群随妈妈出来看世界的、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始终沉浸在童话世界里。随着《数鸭子》的伴奏音乐,“小鸭子”兴高采烈地哼着“嘎嘎嘎嘎嘎”的“小曲”随妈妈一路走来,熟悉歌曲旋律的这一环节被了无痕迹地解决了。在教学“认识休止符”这一知识点时,我用红灯来比喻休止符,让小鸭子们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红灯停一停,随着歌曲音乐,小鸭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遇到“红灯”时自觉地停一停,并用双手举起两盏红灯,口中还配上“叮”的声音,煞有介事的样子,个个俨然都是小交警。这是一节朴素的课,没有花哨的场景画面,没有琳琅满目的道具饰品,更没有歌曲接龙式的大拼凑,但孩子们始终“忘乎所以”地沉浸于小鸭子的角色中,在“遇到红灯停一停”的巧妙设计中休止符的学习变得如此有趣,孩子们在近乎游玩中不知不觉地便掌握了。这样的人境互动,既让人融入情境之中,也使情境因学生的加入而变活了。全体学生都陶醉在音乐之中,课堂充满了活力,其乐融融。透过这朴实无华的教学本身,我们发现:惟有在顺应孩子的天性,贴近他们的生活的情境中,音乐课堂才能让孩子毫无负担地充满乐趣地学习。音乐的魅力正是在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情境、对话过程中悄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四、走向生活,引进学习源头活水

《课程标准》强调“让音乐走进学生的生活”理念。语言来自于生活的真实,回归于真实的生活。音乐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应酬经验的基础之上,经过先预习后教学、依据学生实际决定教学计划、依据教学方案进行导学的教学过程,他们独立生成又来源于日常生活。如何维持学生生成水平的高点呢?让音乐学习日常化,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实践冲动,从而感觉学习是一种需要,运用更是一种必须,完整的音乐课堂便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如卢广月主编音乐欣赏主要介绍西方的交响乐,在组织学生欣赏之后我们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中国音乐的短文,并模拟扮演导游角色。这样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比较熟悉话题,调整他们的生活体会和践诺阅世,让他们在较为忠实的情形中感受和使用音乐进行应酬,使学习音乐学习生活化。

他们在日常生活处境里表现出满怀信心与本性,在洗耳恭听历程中蒙受诱导和冲击,在实际操作的历程中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确实是引导学生个性化语言学习、实践的源头活水。

肖川教授说:“有探索者的地方,就会有心;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音乐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吧,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生态起来吧!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愉悦,一起欣赏,一同进步!让学生成为冰心所说的“像野花一样自由生长”,像蔡志忠所说的:“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始终保持一种真实的、现实生态美,达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的境界,这是我们音乐老师的光荣的使命!

论文作者:刘怡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揭开音乐生态课堂的“神秘面纱”论文_刘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