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文化站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社区文化志愿者作为一支新生的服务力量,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广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不仅为社区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而且提高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服务水平,有助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的概况,并对当前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指出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志愿者;社区服务;队伍建设
前 言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文化志愿者组织就是产生在社区志愿服务层面,伴随着社会、社区建设的发展而产生。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目的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效能将直接影响到文化志愿服务的成效,将直接决定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如何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
文化志愿服务不仅能有效地将基层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也能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对于推动我国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繁荣发展我国城乡文化的有效途径。文化志愿者的加入,不仅能有效的实现基层文化队伍的壮大与发展,同时也能为我国群众文化团队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但从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的实际情况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整体水平差距比较明显。文化志愿者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小于美国、服务的广泛程度逊色于英国、资金来源渠道少于法国。特别在实现社区文化志愿者资源的共有、共享中表现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效能提升已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容小觑的重要内容。故而,要促进社区文化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只有在提供服务的方式和路径上下功夫并开展积极有效的社区建设,才能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目前学术界对文化志愿活动和参与社区服务的研究来看,多是集中于理论探索层面,主要着眼于社区文化志愿者发展问题和队伍建设,成果较为丰富和多元化。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大型的文化志愿活动关注较多,对社区文化志愿活动关注不足;侧重于志愿者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对志愿活动特别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研究不足,对提升服务效能的可行性研究较少,实证研究的个案较少,典型性不足。
2.当前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中存在的问题
2.1社区文化志愿者数量不足,服务水平偏低
从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的结构上看,文化志愿者多以退休的中老年居民群众为主,他们热情有余但是服务技能有限,多数情况下以互助式为主,常态化和制度化体现不明显。其服务内容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打扫卫生、组织娱乐活动、义务就业指导。此外,专业人才参与不多导致一些知识含量高、技能性强的服务项目比较欠缺。例如社区文化志愿服务中的心理疏导工作,需要较为专业的文化志愿工作者,但是在实践中,这些专业人员参与文化志愿服务较少,使得文化志愿服务多限于传统的体能型和关爱型服务,各类技能型和智能型服务少,文化志愿服务同质化、形式化现象严重。
2.2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缺失,工作机制有待健全
制度建设是提升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的核心内容,缺乏制度管理保障或者制度松散必然造成文化志愿者的招聘、培训、流动、退出程序随意性较大,管理体制缺乏统一性。一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会造成社区文化志愿者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维护,社区文化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出现明显的不对等性。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资金不足,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得不流于形式,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短期行为。
2.3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行政化色彩浓重,独立性不强
从实践来看,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与政府的关联极其密切,绝大多数是依托于政府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志愿工作的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领导。在许多区域,社区文化志愿者与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文化志愿者的工作甚至承担了部分社区的常规性工作。这就使文化志愿者缺乏自我治理性质,导致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不能表达其对社会给予志愿服务的直接意愿,被政府组织所约束和阻碍;社区文化志愿组织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优点难以实现,同时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措施
提升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是有效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科学培育,稳定队伍
利用三种渠道稳定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第一种渠道是依靠家庭和社区广泛联系群众和招募群众。第二种渠道是与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结队帮扶,按照专业或是职业性质吸收部分文化志愿者。第三种渠道是与高等院校共建,激励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志愿服务。这三种渠道虽然短期内能吸收部分文化志愿者,但是从长远来看,逐步建立起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和组织招募相结合、长期招募与临时招募相结合的招募机制是稳定队伍的根本之策。
除了拓展文化志愿者来源渠道外,还要立足于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训。在培训对象与内容上要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按需设岗,设定文化志愿服务岗位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类型,体现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差异性、特殊性以及个性,开展对特定群体的个性服务,不断充实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与受益面。按照不同文化志愿者和不同文化志愿岗位的要求来培训文化志愿者。可分阶段和分层次,新加入文化志愿者从较为简单的志愿工作做起,逐步培养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对已经有明显服务意识和宗旨,但是专业性不够强的文化志愿者,可以围绕服务重点设立培训项目,或者培育符合社区居住人群特点的特色服务项目,建立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库;在有专业素养的文化志愿者和专业需求的社区居民中实施结对帮扶制、实行双向互动服务、电话网络服务、集中服务等服务方式,体现专业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效能和职业满足感,进一步提升文化志愿者服务的实效和水平。能
3.2制度保障,规范管理
数据统筹是基础:在市域统筹视角下建立文化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建立基本数据库,改变目前文化志愿者在不同系统分别注册登记的现象,规范登记注册的机关、内容、程序,并颁发统一编号注册登记证书;还可以对文化志愿者工作、服务、成效进行评估和反馈,形成双向互动;对于有就业需求的文化志愿者可按照服务等级和反馈信息,建立职业推荐数据库,纳入实习时长,方便用人单位条件的筛选和聘用。成熟时可考虑成立社会文化志愿者指导中心,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并安排专人负责注册登记管理工作。
经费保障是关键。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主要通过政府将文化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列为公共预算为主,专款专用。以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为辅,充分利用慈善机构的资金渠道,可以探索设立文化志愿服务基金会,加强与驻区单位建立良性互动的共建关系,充分发挥辖区内单位人、财、物的优势,拓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
加强社会回报型激励。在美国,参与服务期为1年的“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项目的志愿者,期满后可以得到两个学期的奖学金9450美元,而且选择联邦职业时可以取得免试资格,美国公民参加志愿服务每年达到100小时以上将得到政府颁发的证书,作为青年就业的凭证。这里需要作出说明的是,很多人认为文化志愿者工作就应该无偿,文化志愿者就应该不求回报,我们当然反对从服务对象方面获得回报,这样就违背了“爱心奉献”的原则。但是作为给予志愿者属于社会价值认同性质的激励,则是社区和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具体方式包括给予志愿者本人或其家人在升学、就业、提职、福利上必要的优先权。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甚至可以探索在社区建立借鉴义务献血的回报机制,“志愿服务银行”,制定相应制度,即志愿者为社区及他人提供的服务折算计时,储存在“服务银行”里,将来一旦需要,可以获得社区志愿机构提供的同等时间的服务。
3.3转变职能,理清关系
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与政府的高度依赖性直接制约了文化志愿者队伍的自治能力,转变政府职能,理清社区与文化志愿者的关系是建立一支独立和自治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因此,政府首先是理清其在社区的管理中承担的职责。政府在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所要扮演的角色是引导、监督、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对社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社区发展。把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当成是政府或行政机构的派出单位,让文化志愿者承担部分政府或者社区职能实际是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乏合理有效的招募、培育、激励制度表现出政府的缺位。所以政府应该降低对社区文化志愿者直接管理职能的干预,在制度保障、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激励手段上有所作为,这样才能建立和社区文化志愿者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实现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4.结束语
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是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社区居民相互了解和交流的纽带,有效开展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对于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改善社区人际关系,净化社区社会风气,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体现社会关怀,推进社区乃至全社会精神文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纪天田,苏立宁.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06)
【2】赵冰.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3】刘江红.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4】夏辛萍,胡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及其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论文作者:关紫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文化论文; 志愿者论文; 社区论文; 志愿服务论文; 效能论文; 志愿者服务论文; 城市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