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到底应教会学生什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案例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课论文,教会论文,教学案例论文,声音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加深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自己进行合理猜想,进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重视的是科学的探究方法,合理的推理过程,而不是讲究结论是否精确。培养的是学生善于处理问题、分析数据的能力。教材也不过是一种载体,我们要尽快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在课改实验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想象力,相信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成为一堂课真正的主人,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做到的。
二、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在教材中以及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善于猜想,勇于探究的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我设计了一些探究活动,来验证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活动一;让学生轻敲桌面,听到响声,再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效果有何不同;活动二:借助棉线和易拉罐制作土电话,让一人在教室内,一人在走廊内,关闭门窗,让走廊内同学轻声说话,当把棉线拉直时,教室内的同学通过易拉罐就能听到声音,而当棉线松开时,就听不到声音了。当问学生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时,由于学生课前已预习,再加上实验的验证,同学们轻而易举地回答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收到了预期效果。
可就在这时,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刚才拉开门窗时我们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关闭门窗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小了,说明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由于事出突然,我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学生,如果简单地告诉他或不告诉他都不是一种好办法。又一想:这位同学敢于怀疑,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实非常值得表扬,绝对不能挫伤他的积极性,何不借这个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互相交流,共同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位学生不盲从教材,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很值得表扬,其他同学有没有注意这一问题?你们认为声音到底能否在固体中传播?”经这么一问,刚才那些坚信固体能传声的同学也有些怀疑了。
“现在同学们不妨做一下科学家,谈谈自己的观点,以及你的理论依据和探究过程。”经这么一说,教室内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都在谈论着自己的观点。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刚才我们关上门窗,但我们仍能听到声音,只不过声音小了一些,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立即有另一同学站起来反驳:“能听到声音是因为门窗不够密封,如果密封性再好些,门窗厚度再增加些,就不会听到声音了。”
“刚才我们敲课桌听到声音响亮,并不能证明固体能够传声,因为声音也会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
“既然固体不能传声,为什么我们把耳朵贴在桌子上会听得更响亮。”
同学们沉默思考。
很快一位同学回答:“那是因为课桌整体发出声音,我们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相当于缩短了发声体和耳朵的距离。”
“隔音砖是固体,能阻隔声音,说明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隔音砖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固体。”
“电影中古代战士趴在地面上听远处有没有马队,证明固体能够传声。”
“电影中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同学们激烈地争论着。
“同学们说得很好,要想验证一下固体能否传声,必须排除气体、液体的干扰,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叫控制变量,下面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固体到底能否传声。”我这么一引导,课堂气氛更活跃了,许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取一根长的木棍,在这端敲击,看一下在另一端能否听到声音。”
“那样的话声音仍会从空气中传播,我们可以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
这时我突然注意到教室内的暖气管道,我让一同学到另一教室去,在室内听或者贴着管道听,我在这间教室用木棍敲管道、敲课桌,同那个同学能听到哪些声音。他说敲课桌没有听到,敲管道他听到了,而且把耳朵贴在管道上听到的声音大,没贴在管道上声音小。
这时一位同学发言:“他在另一教室离管道越近,听到的声音就越大,贴在管道上听到声音最大,而这几种情况离我们敲管道的点是差不多的,所以我断定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有许多同学也赞同这种看法。
“虽然我们不能排除空气的干扰,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推出结论。就好像我们可以说空气能传声,为什么很远处的声音的我们就听不到呢,那是因为声音有散失,距离越远,散失越多,声音越小。我们听不到并不是因为没有,而是我们感觉不到。”我解释着。
“那为什么我们在这边敲管道,他能听见;而我们敲课桌,他就听不到呢?”
有一同学站起来回答:“可能是声音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声音会散失很多,就好像我们敲管道,声音直接顺管道传播,而敲课桌声音先在空气中传播,又在管道中传播,声音散失的多。”
有很多同学赞同这种观点:不关门窗,外边声音直接传来,关上门窗声音先在空气中传播,后在门窗中传播,再在空气中传播,几次转换,散失很多。
“哦,我现在也明白为什么人在耳中塞上棉团会听到声音变小的原因了。”
问题终于解决了,每位同学脸上洋溢着喜悦、满足的神情。这节课后,我布置学生在课下实际做一做,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并将过程告诉我。
四、反思心得
这堂课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环节,又在这一环节上花费时间过多,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但是学生参与性很高,积极性很高,并且敢于怀疑,善于猜想,勇于探究的勇气是非常可贵的,且在这堂课中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这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首先,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盲目信从,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很值得赞扬的,教师不应简单地传授和制止,而应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敢于提出猜测和可能,并进而探究,这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究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其次,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如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猜想假设,使学生能初步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重视探究的过程和勇气,而不是强调结论是否精确。如“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介质越多,散失越多”这一结论可能正确性不高,但这是学生自己的研究结论。至于是否精确,学生会通过以后的知识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结论。毕竟探究习惯的培养,研究方法的建立才是最主要的。
再者,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能够和其他同学互相配合,共同探究,参与性很强,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更好适应社会也是很有益处的。而且这节课学生很好地把知识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也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宗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是为了创造生活,这也是学生应学会的。
教材只不过是我们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并设法使之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