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论文_崔力欣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论文_崔力欣

双鸭山市金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100

摘要:我国道路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市政道路桥梁,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直接会影响到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相关工作部门以及施工工作人员,要更加重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预防施工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保证道路交通的通畅。对市政道路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引进修复技术和新型建设理念,提高市政道路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常见病害分析

1导言

道路桥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效结合交通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工程规划设计和后续施工阶段,必须要全面分析病害的具体类型,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应标准来进行。积极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有效确保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处理意义

2.1增强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

如果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当中出现了裂缝或者是沉降等问题,在对其外形美观造成影响的同时,还使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十分不利。总的来讲,产生质量病害会使道路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所下降,从而对工程的安全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已经产生的病害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做好修复工作,进而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加其承载力。

2.2使其更好地满足车辆通行需求

一旦有剥蚀病害、裂缝以及不均匀沉降等情况发生,在对其美观造成影响的同时,还使其建设质量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承载力,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十分不利。有效结合在道路桥梁当中几种常见病害的特征,采取相对性的处理技术,可以使其得到很好的恢复,有效确保其建设质量,增强其承载力,进而满足车辆通行所需。

3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常见病害

3.1桥头破损

桥梁梁端头破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桥头破损轻则使桥梁梁端变形,改变桥梁的应力结构,破坏其稳定性,重则危害通行安全,造成人员伤亡。造成桥头破损的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当初在设计工程方案时,对桥头承载力与抗冲击性能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材料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之下的,施工时材料质量有问题势必会减弱桥梁结构部件的支撑力,等到桥梁投入使用之后,长期承载通行车辆的负荷便会出现局部破损、断裂的现象。

3.2路基下沉

道路桥梁是陆地交通的主要形式,每天要承载负荷大量的交通运输职责,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安全。如果施工存在质量隐患,施工整平不到位、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软土路基处理不当、地质勘察不充分等问题,就非常有可能造成桥梁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路面的不平整会导致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影响行车舒适度,加速车辆内部磨损,还会导致路桥与路面连接处破坏、桥梁主体结构出现裂缝,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另外,除了施工材料质量问题以外,缩量值计算的偏差、工程设计的不合理也是发生桥头破损的重要原因。

3.3钢筋腐蚀

钢筋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承重构件,也是最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可以说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的质量,但同时钢筋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质的材料。一般情况下,钢筋会被包裹在混凝土保护层中,让钢筋与混凝土相结合,不仅可以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如果平时缺乏必要的养护,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而导致钢筋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就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硫化成分等腐蚀,严重的则会出现钢筋结构断裂,对桥梁结构承载力产生消极影响。

4道路桥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探析

4.1路面裂缝处理技术

现阶段,表面修补法、注浆修补法、填充修补法等均为应用较多的路面裂缝处理技术,施工人员在选择时应依据项目和裂缝病害的实际情况。表面修补法:操作简单的表面修补法常用于处理一些较小或早期的裂缝,处理效果十分明显,其具体修补步骤为:施工人员先对裂缝进行清理,然后应用一些特殊性的黏结剂处理路面裂缝病害。注浆修补法:对于裂缝程度适当的裂缝病害,可采用向裂缝内灌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材料的方法进行处理,这些特殊材料可有效填充裂缝并将其黏接为一个整体。填充修补法:填充修补法多应用于裂缝较严重的道路桥梁病害,所用材料通常为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等具有较强加固效果的材料。

4.2地基沉降处理技术

桥梁加固法是处理地基沉降病害的主要技术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桥梁的截面面积增强其结构体系的性能,达到提高桥梁承载力的目的。处理路面不均匀沉降时,应依据其沉降程度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于沉降程度较小且没有继续沉降趋势的地基,可采用填补坑洼、修补路面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沉降程度较大且可能会继续沉降的地基,则需采用压实、置换或灌注处理等方法。若地基较软,应对其进行置换,置换过程中应保证置换土的质量。灌注处理,就是将水泥砂浆灌注于地基内,使地下软土、淤泥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固结在一起,以促进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的提高。

4.3端头破损处理技术

端头破损处理技术中,锚喷技术因其凝结速度快且强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锚喷技术的主要原理与步骤如下:借助设备的喷射力将硅胶材料喷射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浇筑、捣固等操作将硅胶草料与桥体黏结在一起。另外,硅胶材料不仅具有理想的黏结效果,还可满足桥梁对刚度、强度以及柔韧度的需求,因此,利用锚喷技术处理端头破损通常会选择硅胶作为主要处理材料。

4.4其他关键技术

除上述 3 种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还应及时对松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保护暴露在外的钢筋,及时修补混凝土并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清理干净松动、腐蚀的混凝土。为避免道路桥梁工程发生上述常见病害,施工人员还应及时清理干净表面已然疏松或腐蚀的混凝土,然后进行病害修复与处理,为施工处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将病害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至最低。2)应用防锈材料保护暴露在外的钢筋。暴露在外的钢筋容易生锈,对此,施工人员应及时将其表面的锈迹处理干净,同时应用防锈材料对钢筋表面进行处理,避免钢筋生锈而影响桥梁质量。3)修补混凝土。修补混凝土的材料包括环氧混凝土、碳纤维等,选择这些修补材料时,应以修补处的厚度为依据。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可将碳纤维添加至砂浆内。环氧混凝土一般用于修补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有时需依据病害的影响程度与具体影响部位进行二次加固处理,将碳纤维牢固粘贴于修补层即可保证加固效果。4)后期养护工作要到位。后期养护工作对道路桥梁项目十分重要,忽视这一环节会增加道路桥梁发生常见病害的概率。对此,结束施工作业后,要及时做好交通管制工作,避免人员走动或行车对刚施工完毕的桥面造成损坏。施工单位应及时制定后期养护计划,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严格管控桥面松散、坑槽、滑溜与裂痕等常见病害,一旦路桥出现异常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即安排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前往现场勘查,依据现场实际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为避免路面因磨损而缩短使用年限,可对通行车辆的轮胎以及大型货车的通行条件进行限制。

5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针对各种常见病害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养护,减少和杜绝病害问题的发生,保证道路桥梁质量,从而提升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存亚.谈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居舍,2017(35):13.

[2]颜君碧.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158+161.

[3]卢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J].居舍,2017(33):53.

[4]华昊.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20.

论文作者:崔力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论文_崔力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