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900
摘要:普通外科手术是临床外科主要的手术手段,在临床治疗上的价值重大,但因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大,如果不能进行及时预防和护理的话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二切口感染是普通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分析影响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探讨预防手段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
前言
手术切口感染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不仅会降低其治疗的效果,还会降低其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因此,降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就成为了普外科医务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某院对在普外科普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和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2016 年至 2017 年期间在某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60例患者和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将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 6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在感染组的 60例患者中,有男性 32 例,女性 28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6 岁,年龄最大的 70 岁,平均为(55.43±12.67)岁。在未感染组的60 例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25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5 岁,年龄最大的72 岁,平均为(56.34±16.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所住病房的条件(是否为多人病房)、进行手术的季节(是否为夏季)、合并糖尿病的情况、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情况、从备皮至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失血量和进行手术的时间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其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 SPSS22.0 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
1.2 方法
将切口感染患者分为病例组,非感染的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计算切口感染发生率。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筛查分析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夏季手术、手术切口长度、存在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全麻、营养不良、住院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时间、手术季节、手术切口长度体质指数(BMI)、手术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是否为急诊手术、麻醉方法、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年龄≥60岁、体质指数(BMI)≥24 kg/m2、手术时间≥2 h、夏季手术、手术切口长度≥10 cm、存在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全麻、营养不良、住院时间≥10 d这些因素方而与对照组相比,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果
3.1 切口类型因素
I 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4%,Ⅱ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 6.62%,Ⅲ切口感染染发生率高达 14.20%。显示切口感染主要发生在Ⅲ型切口。I 类切口感染多属外源性感染,是由于外科手术患者自理能力较弱,通常陪护家属较多,由于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的与患者的频繁接触,其呼吸产生的气溶胶和携带的大量细菌会造成切口感染率增加。此外,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不严格,易造成器械、敷料及患者手术区皮肤的暂居菌的大量增加。Ⅱ型切口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源多为因外科手术造成的体内的感染性渗液。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普外手术中对切口应加强预防措施,手术中尽量降低手术切口长度,规范手术程序,加强无菌性操作,减少术区污染,适时使用抗生素。
3.2 年龄因素
年龄因素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方面有显著意义(P<0.05)。年龄的大与感染率的升高成正比例关系。以 60岁为分界年龄,高于60岁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的患者。≥60岁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9.36%,高于<60 岁组(感染率1.47%)。高感染率与高年龄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
年龄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在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普通外科手术中应注意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切口感染。
3.3 手术时间因素
手术时间与术后切口感染成正相关性。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越长,切口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机会越大,切口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当手术时间超过3h 者,切口感染率高达 16.23%。因此,为预防因受手术时间原因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应于手术前2h 给患者使用抗生素,将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内药物的有效浓度控制在防止感染的程度,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术中应加用抗生素 l次,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3.4 糖尿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5%,非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统计资料显示2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训一学意义。糖尿病导致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减弱,同时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生长,故糖尿病手术时易并发感染,导致切口感染概率增加。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应用胰岛素治疗,从而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高龄、急症手术、Ⅱ、Ⅲ类切口、手术时间过长、合并基础疾病等是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提高警惕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晓东,郑向群,韩宏光,等.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8):4006-4007.
[2]黄博.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2014,8(16):439-440.
论文作者:贠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时间论文; 外科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