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工作中电气误操作问题探析论文_柳文芳

变电运行工作中电气误操作问题探析论文_柳文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电气误操作对电力生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恶性误操作事故,轻则引起设备损坏,重则破坏电网稳定性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在所有电力系统误操作事故中,变电站误操作所占的比例最大,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分析变电运行中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寻找其内在的变化规律,研究和探索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势在必行。

关键字: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原因;预防措施

随着用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电气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并且多数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事故发生,会使电气设备损坏,更为严重的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因此,分析电气误操作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电气操作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变电运行工作中电气误操作原因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电气调度的操作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雪天、雾天等照明度不够的不良环境因素都会对操作人员的操作产生影响,或是没办法仔细观察设备标志,或是走错间隔,使之出现失误操作,无法使电气调度正常进行,更至于带来操作阻碍。

(二)值班员自身技术因素的影响

内因决定外因,变电站值班员自身技术在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中起主导作用。当自身技术经验水平高时,对电气设备规范和安全操作系数也就越高,在对各类电气设备应用的时候也就得心应手,不会因无暇顾及手忙脚乱而产生误操作。当然对于一些技术经验水平低的值班员,由于知识匮乏无法全面理解操作技术,私自改动操作的流程就会毁坏电气设备,耽误操作时间产生错误。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值班员技术培训,保证在技术这个硬件上合格。

(三)电气设备老化因素的影响

电气设备不会年年更换,整套电气设备会长期使用也就在所难免会出现设备老化。电气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产生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值班员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使设备安全系数和稳定系数都在正常操作范围内。这种因素本是可以避免,如若心存侥幸那么电气正常操作也会变成误操作。

(四)值班人员工作态度的影响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质量,值班人员不单要具备良好技术经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值班员一定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责任心强的值班员会在工作之前把准备工作做到位,例如对设备进行检查,对在操作过程中用到的工具进行归置,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等等。因此一定要让员工树立认真负责任的做事态度,确保变电站工作的安全运行。

(五)变电站管理制度的影响

没规矩不成文,变电站管理制度是保障工作稳定安全的标杆,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值班员工作力会降低,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二、变电运行工作中电气误操作防范措施

(一)“严”字当头,抓好责任制建设和作风建设

(1)制定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变电站应当针对性的设置完善的标准化设备运行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特别是对于典型易发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变电站应当制定相应的典型误操作应急措施,从而在避免误操作发生的同时优化设备操作流程,提升变电站工作运行效率。对变电站各规章制度进行滚动优化修订固化,对其中模糊不清的地方加以注释,对繁复冗杂的地方进行精简,并定期更新其中落后过时的地方。而对于规章制度的落实,变电站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对其进行认真学习,并定期进行考核以确保其真正予以掌握和理解应用。

(2)要抓好责任制的落地。责任制落实到位是守住安全底线的重要保证。要一级抓好一级,全方位融入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落实到每个设备、每件任务、每项操作中。各级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要切切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工作的落实体现责任制的落实,以责任制的落实促进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推进,发扬“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搞好技术培训,使值班人员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

对于“三熟”来说,首先应熟悉操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系统基本原理,其次应熟悉各项操作与常见事故处理,最后应彻底熟悉本岗位具体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作业。“三能”主要指:能正确进行操作与具体分析各种运行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解决故障,能有效掌握部分常用维修技能。

(三)操作前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三对照是指:(1)操作人反复审查操作任务,运行方式,认真填写操作票;(2)模拟审查操作票;(3)准确无误的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后再进行操作。

三禁止是指:(1)禁止操作人和监护人共同动手操作,使监护职能失效;(2)禁止对不明白的运行过程盲目操作;3)禁止在操作过程中做其他与工作不相干事情,容易分散精力。

五不干是指:(1)操作任务不明确不干;(2)无操作票不干;(3)不合格操作票不干;(4)无监护人不干;(5)设备名称编号不清不干。

(四)完善相应的防误奖惩机制

对生产安全奖惩机制进行重新修订,将无误操作与零故障作为安全先进个人及单位考核的必备条件,针对多发的误操作事故分析原因,总结应对措施。对相关事故的责任人依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厉的惩处,并对长时间无误操作事故的个人或集体进行丰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防误工作中去。

(五)创造安全的电气操作环境

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知识,为电气操作人员以及电力企业的所有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另外,还要对电气操作环境进行定期的考察,并对现场的作业环境进行规范处理,以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面对事宜的工作环境,有个良好的心态。

(六)排除不良的心理因素

由于很多年龄较大的电气操作人员,认为自己工作时间久,不用特别注意操作细节,也很少发生事故,这种心理是片面的。因此,为了消除电气操作人员的不良心理,应该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以将电气误操作防患于未然。

(七)提前做好变电站危险预防控制工作

加强对变电站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到场监护制度,加强对变电站现场进行排查和治理,对现场各种危险点进行严密的管控,事先做好预测分析和防范工作,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在进行倒闸操作的前一天,管理人员都要到变电站进行检查、指导,督促运行人员做好次日的操作准备。同时,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监督网络的作用,建立运行车间安全监察值日常效机制。操作当天,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安全监察值日细则的规定,到现场对操作的正确性、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操作行为的违规情况、现场安全措施布置的合理性进行全面检查,加大对运行人员执行规程规范的督察力度,制止违规操作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将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几率降到最低,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说一千道一万,电气操作人员要将“安全”两字牢记在心上。电气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生产和人员的安全,从平时的生产入手,点点滴滴都不放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广军.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

[2]潘必均.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机电信息,2012,10.

[3]李昌华.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江汉石油科技,2010,6.

[4]高书芹.电气误操作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1(3).

论文作者:柳文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工作中电气误操作问题探析论文_柳文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