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多元时代下的道德教育推崇尊重个体、尊重多元,这对高校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带来了困惑。本文在对威廉·贝内特的 《美德书》 进行探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与思考,提出在多元时代下高校德育所应坚持的具体要求:倡扬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提供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发挥身边成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来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美德书;德育;高校
一、多元时代下的德育危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社会已经从一个价值观较为单一、社会较为封闭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多种价值观共生共存的时代。随着多元价值观的不断相互碰撞,以塑造个人道德品质为任务的德育进而进入了混乱和困惑的局面。这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表现地尤为突出。当下的高校主体逐渐从95后向00后过渡,他们个性强、见多识广、接受新事物快,然而多元的价值观同时冲击着其思想,出现个人主义强、对集体漠视、对人生迷茫等不良品质。当教师倡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可能被学生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驳回;当教师提倡“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时,可能被学生以“消费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驳;当教师主张“勇敢”的品质时,可能被学生以“生命高于一切”怀疑。在多元价值的视域下,道德更像被刻上了私人的印章,成为“个人的道德”,只要不违背法律都可以成为道德的选择。到底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使人陷入了迷惘和困惑。
二、《美德书》中的德育思想
《美德书》体现了多元时代浪潮下对德育的审慎思考,对德育本真的坚持,以及对德育发展道路的追寻,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所在。总的来看,整本书的内容框架简单明了,就是以十种美德划分成十条线索展开,同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从而达到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效果。
(一)倡导共同美德标准
无法否认多元的价值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其一旦离开人类共同的美德标准,出现多元标准,便会对道德带来毁灭性结果。基于此,《美德书》追人类道德之源,守人类道德之本,坚信人类存在共同的价值标准。同时威廉.贝内特在书中提到由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诚实、信仰、忠诚九大美德构成的基本美德标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定性,即使存在着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巨大的伦理差异,也充分肯定了人类基本美德的存在以及人类道德存在的不变的标准,引导人们向善和坚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至于不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泥沼。
(二)强调以道德对象为中心
之所以将一种德育思想称之为真正的德育思想,是因为其紧密联系客观变化着的实际,同时充分尊重道德当事人的主体性,从而大大提升道德教育的效能。毕竟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生活在变,教育对象更是在变,所以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必须变。因此,威廉.贝内特在《美德书》中主张用故事之变,来适应道德对象之变。在了解把握道德对象真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创作和改编许多新奇的小故事来吸引教育对象的目光,再加入伊索、莎士比亚、柏拉图以及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由浅入深地形象地对美德作深入的探索,让教育对象形成自己的文本理解,进而领悟道德价值。可以说,威廉.贝内特索所想表达的更多的是在强调重视道德对象的真实需求,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倡导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从而促使教育对象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重视榜样感染作用
威廉.贝内特认为促成道德当事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力量不是源于道德反思或是道德推理,而是来自于道德感染,通过道德感染获得道德知识和养成良好品质,进而内化为个体的一部分。威廉.贝内特所推崇的“感染”包括阅读榜样故事形成自己的文本理解;模仿道德榜样的行为和受到他人时常的行为监督;在学校营造的文明、道德的环境中学习关爱、帮助、自重、尊重等道德价值;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的道德舆论氛围,共同提高德育效果。但与此同时,反对采用两难故事法,反对道德推理,认为这不仅不会有助于道德主体良好品质的形成,反而容易使那些心智还不成熟的主体产生道德混乱、彷徨的局面。
三、对多元时代下我国高校德育的若干启示
(一)倡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倡扬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的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广大大学生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此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主流,其的倡导进一步有利于促成大学生由信任转为信念和忠诚,并使一国的精神灵魂得到传续。
(二)提供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课堂上教师采取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作用甚微。也许学生为了学分,为了得到令人满意的成绩,他们机械地将知识点都记住。但一旦考试过后,所记的内容就会被丢弃,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他们仍用自己一贯的思维和方式去处理问题。我们无法否认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但如果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只会导致高校道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何谈道德情感的陶冶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如果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建立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内心需要的基础之上,就生活问题展开积极主动地探讨来取代抽象死板的道德知识学习,让学生可以更轻松,更主动地去感受,去探讨,去思考各种问题,那么道德教育就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内化的效果。
(三)发挥身边成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大学时期属于人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而大学生的绝大部分道德教育仍然是在学校里面完成的。优秀的教师和其他道德楷模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大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表达自我主张和要求个性发展的大学生们尽管很想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事情和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由于经验不足等不少限制因素的存在,让其还是很愿意去听从成年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那些有着榜样作用并且践行自身赞同的行为标准的成年人。总而言之,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们,他们本身还是很愿意向自己认可的成年人学习,但让他们感到不满的是受他人的控制与支配。他们不希望他们的自由和个性发展受到约束。因此,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一点:那些拥有榜样示范作用的人的行为和态度具有感染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向其靠近。而道德的提升更多的是感染而来。对于处于学生时期的人来说,德高望重,善解人意的老师是他们所尊重,所认可的。因此,这种类型的老师自然而然地担负起示范与引导的重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威廉.贝内特著,何吉贤译.美德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苏霍姆林斯基语,转引自崔相录.德育新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3]罗伯特.纳什著,李菲译.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陈曦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道德论文; 德育论文; 美德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价值论文; 威廉论文; 高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