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1]2001年在《《经典释文》中的舌音初探》文中指出《经典释文》是一部专对古书音、义进行注释的着作,唐陆德明所撰,成书于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该书所录汉魏六朝至唐的音切和释义达230余家,保存了唐以前重要典籍的语音资料,是考察汉代至唐代汉语语音最重要,最丰富、最有研究价值的文献之一。 《经典释文》(以下简称《释文》) 中的反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陆氏自己制作或审定的,即那些标之于首且没有标明注音人姓氏的反切。一类是陆氏直录前人的,即那些标有注音人(汉魏六朝人)姓氏的反切。前者应该是当时实际语音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陆氏的反切构拟出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的汉语语音系统。至于陆氏所录前人的反切,则是研究汉魏六朝音以及探讨由上古到中古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珍贵资料。 本文旨在通过对《释文》中有关反切的考察,弄清舌音在《释文》中的具体情况,为舌音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清人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这一结论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至于舌音分化的具体年代,学术界的意见还不一致。《释文》舌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搞清楚这一问题。王力、邵荣芬二先生均认为《释文》中的舌音尚未分化。本文对《释文》中的舌音反切进行了穷尽式考察,得出了该书中汉魏六朝舌音反切及陆氏舌音反切的各项统计数据。根据统计和分析,本文得出了与王、邵二人不尽相同的结论,认为:在《释文》所录的汉魏六朝音中,舌音还没有分化,但已经有了分化的趋势;而在陆德明所制或审定的反切中,舌音大致已分化为舌头、舌上两类。关于后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在陆氏舌音1129条切语中,音和切共有1046条,占切语总数的92.65%;而其类隔切则只有83条,仅占总数的7.35%。从切次的角度看,陆氏舌音反切共出现5440次,其中音和切共有4784次,占总数的87.96%,类隔切共出现 656次,仅占总数的 12.04%。以上两种数据显示出,陆氏舌音反切中的两项音和切比例都远远高于类隔切比例。这说明,在陆氏的反切中舌音已经分化。 2.在陆氏的注音中常有这种现象:在对多音字注音时有时有意用舌上音给舌头音作注,或用舌头音给舌上音作注。例如:《尔雅·释训第叁》“丁丁、嘤嘤,相切直也。”陆注:“丁,猪耕反”。依陆注,“丁”,在此处的读音其声母当与“猪” 的声母相同,即同属“知”母。在陆氏反切中,“丁”字作为反切上字共出现 90次,其中 81次作端母字的反切上字,是端母字中切次数最高的反切上字,可证其读端母无疑。对“丁”字的注音特意选择“猪”字为切上字,而不用端母的切上字。这一现象说明知、彻、澄、娘和端、透、定、泥已经发生了分化。 3.在陆氏所制标准音与所采又音中,有很多字其标准音用音和切,而又音用类隔切。其中部分又音与标准音的切下字相同,二者的不同只能体现在切上字上。这表明在当时舌头、舌上音已经分开。 4.陆氏的反切与代表汉魏六朝音的徐、刘(徐指徐(?),刘指刘昌宗)诸家反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从切语的角度看,陆氏反切中的音和切比徐、刘诸家高出22.47个百分点,从切次的角度看,陆氏反切中的音和切比徐、刘诸家高出 19.42个百分点。这表明陆氏反切中的音和切比例远远高于徐、刘诸家反切。另外,《释文》中有这样一些字,所注的标准音用的是音和切,而附在其后的徐、刘诸家音用的则是类隔切,这种现象同样表明陆氏反切中舌头、舌上音已经分开。 5.《玉篇》的作者顾野王与陆氏属于同时代人,且同系吴郡人,因此《玉篇》的音系与《释文》中陆氏反切的音系应当是大体相同的。通过陆氏舌音反切与《玉篇》舌音系统的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音和切比例非常接近,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玉篇》中的舌音被证明已经分化,据此推论,陆氏反切中的舌音也已经分化。 通过对陆氏舌音的实际探讨,我们认为陆氏的舌音已经分化,共有八个声类,它们是: 1.丁类2.他类3.徒类4.乃类 5.张类6.(?)类7.直类8.女类
王怀中[2]2009年在《《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之声类声母研究》文中认为《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是一部汇集汉魏六朝注释家对先秦经书的注音及释义的着作,是书广泛收集了汉魏六朝二百叁十余家的音切及训诂资料,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典释文》中凡是标于首位且没标明姓氏的音切均可视为陆氏的标准音,这些音切代表了南朝末至唐初(公元六世纪后期至七世纪前期)的汉语语音系统。同时,《经典释文》辑录了大量汉魏六朝人的注音资料,对这些注音进行研究,可以考订出汉魏六朝时期的语音系统,并且可以由此探求汉语语音从上古到中古发展演变的线索。对《释文》音系的系统研究者,主要有王力和邵荣芬两位先生,但二者研究方法及结论多有不同。为了弄清《经典释文》陆氏音系的具体情况,我们对《释文》陆氏音切作了穷尽式的考察,运用反切系联法、反切对比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我们的研究分叁步:第一,根据反切上字系联其声类,并对反切的各种情况作数据统计,结合其他资料理出《释文》陆氏的声母系统;第二,根据反切下字系联其韵类,对其韵类的各种情况作数据统计,理出《释文》陆氏的韵母系统;第叁,理出《释文》陆氏音系的声调系统,并列出声韵配合表。本论文为第一步的研究结果。我们利用系联法得出了《释文》陆氏音系的反切声类共40类:唇音七类:必类、普类、步类、莫类(含亡类)方类、芳类、扶类舌音八类:丁类、他类、徒类、乃类张类、勑类、直类、女类齿音十四类:子类、七类、才类、息类、似类侧类、初类、仕类、所类之类、昌类、食类、式类、市类牙音四类:古类、苦类、其类、五类喉音五类:于类、许类、户类、于类、以类半舌音一类:力类半齿音一类:如类在上古音的研究上,有“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二母归泥、照二归精、喻叁归匣”等说法,王邵二先生也认为《释文》“轻唇重唇不分、舌头舌上不分、从邪不分、船禅不分、匣云不分”。我们的考察结果有以下几点和王、邵二先生不同:1、陆氏唇音帮非组声母反切中类隔切极少,仅占总数的不到4.17%(如果从切次来看,类隔切仅占1.58%稍强);说明“非、敷、奉”已从“帮、滂、并”中分化出来。《释文》中不少材料也能证明这一点。“明、微”组反切的音和切与类隔切比例相当(分别占54.73%和45.27%),并且不少明母字的反切上字就是用微母字作反切上字,表明“明、微”尚未分化。2、舌音端知组中音和切比例超过94.51%,类隔切不到5.49%。类隔切只牵涉到少数几个反切上字。从被切字的韵摄来看,主要集中在宕、通、山、江及梗摄的某几个韵类上,且以入声字居多。此外首音后所附音切也证明“端、知”有别。泥娘组中音和切比例为94.33%,类隔切只有5.67%。类隔切只有以泥切娘的情况,并且只出现在叁个韵类尤其是效摄的肴类韵上。首音后所附音切也能证明“泥、娘”有别。我们认为舌音中,知、彻、澄、娘已经分化,只是个别字仍存在两读现象。3、齿音中,陆氏“崇、俟不分”非常明确。陆氏音中俟母字无反切上字,作为被切字仅出现了叁个,且反切上字均为崇母字。“从、邪”两母反切中类隔切比例超过12.91%,尤其是近40%的邪母反切上字为从母字作反切上字。我们认为《释文》“从、邪”虽然仍为一类,但分化的趋势已很明显。“船、禅”两母虽有近15.02%的类隔切,但从《释文·序录》可以明确看出陆氏“船、禅”有别。我们主张“船、禅分立”,其类隔切可能由于陆德明审音不细或杂入吴音造成的。4、喉音中“匣、云”两母字类隔切仅占不到0.73%。并且已有“云、以合流”的情况出现,我们主张“匣、云”分立。我们得出了《释文》陆氏音系的声母系统,共有声母39个:唇音:帮[p]、滂[p‘]、并[b]、明(微)[m]非[pf]、敷[pf‘]、奉[bv]舌音:端[t]、透[t‘]、定[d]、泥[n]知[??]、彻[??‘]、澄[??]、娘[??]齿音:精[ts]、清[ts‘]、从(邪)[dz]、心[s]庄[t∫]、初[t∫‘]、崇(俟)[d??]、生[∫]章[t??]、昌[t??‘]、船[d??]、书[??]、禅[??]牙音:见[k]、溪[k‘]、群[g]、疑[??]喉音:影[o]、晓[x]、匣[Y]、云(喻叁)[yj]、以(喻四)[j]半舌音:来[l]半齿音:日[????]在对陆氏音中类隔切的认识上,我们从陆氏音切中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语音演变的规律,并参考研究离散式音变的“词汇扩散理论”,认为:陆氏音中的类隔切在当时是一种异读现象。陆氏帮非组、端知组、船禅、匣云等声母的某些字存在着异读,这些字正处于分化的末期,既可读分化前的声母,有可读分化后的声母,在当时都得到认可。
申红义[3]2006年在《出土楚简与传世典籍异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近年出土楚简中的部分典籍与传世文献之间的异文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了各种类型的异文,从文字、音韵、词义等角度进行辨析和探讨。文中把异文从形、音、义方面分为通假异文、古今字、异体字、同义词几大类进行详细的讨论。本文集中研究了简文与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主要从音韵学角度分析通假异文之间的关系,以现有的古音学理论为通假现象的存在寻找根据。将所有的通假异文按照王力先生构拟的上古叁十韵部进行编排,对每一组通假异文,指出各自上古音所属的声母、韵部,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王力先生的上古音理论体系)。同时,根据简文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材料,对上古声母系统作了一些探讨,为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证据。本文对简文中的“古文”作了详细的梳理,依据传世典籍,用文字学理论对古今异体现象作了一些分析。在判断古今字的时候,主要以传世典籍(包括《说文解字》等字书)和出土古文字资料为依据。本文整理了简帛典籍中存在的一部分同义词、近义词、同源词,依据传统的语言材料对这些同义词、近义词、同源词的内涵和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在讨论楚简和典籍异文时,紧密结合传世文献(包括经典着作、前人注疏、字书等),尽量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例如将部分简帛典籍异文和郑注古今文作了对比,指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利用出土古文字资料对语言学上的某些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马君花[4]2008年在《《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胡叁省《资治通鉴音注》成书于1285年,是一部注释性着作,其注释中关于语音的注音材料约有76,486条,去其重复,得到8,414条音注,包括反切、直音、假借、如字、纽四声法等,反切和直音共有7,577条(反切6,214条,直音1,363条)。本论题主要的研究材料是反切和直音。通过反切比较,得出被注字胡叁省的反切和直音的音韵地位与《广韵》反切的音韵地位完全相同的有5,830条,不同的有1,747条;与《广韵》音韵地位不同但与《集韵》音韵地位相同的有754条;与《广韵》和《集韵》的音韵地位都不相同的有993条;在《广韵》和《集韵》中都没有收的被注字有9个,注音14条。胡叁省的音注与《广韵》、《集韵》音韵地位完全相同的约占到86.98%(与《广韵》相同者约占到76.94%,与《集韵》同者约占到10.04%),与《广韵》、《集韵》都不相同的占总数的13.10%。我们通过研究这些语音材料来考察宋末元初读书音的语音实际。全文共有十章内容:第一章是概述,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创作过程、着作的内容与体例及其在汉语史上的研究价值,还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被注字在《广韵》的分布情况,用以考察《资治通鉴音注》能否反映一个整体的语音系统。全书约有3,805个被注字,对照《广韵》,只有乏韵无字,其他韵里被注字的分布多寡不一,但基本上能够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第叁章是《资治通鉴音注》音系声母系统的研究。我们根据音注中的混切现象归纳出声母的类别,并结合语音演变的特点构拟出其音值,同时也分析了中古声母在该书中发生的演变及其原因,比较了这种演变与《蒙古字韵》、《中原音韵》的异同。《资治通鉴音注》音系声母系统的特点是:声母31个,全浊声母有b、v、d、?、?、?、z、g、?,一共9个;非敷合流,奉、微独立;泥娘合流,疑母有变到泥母的现象;知庄章合流为[?]组,同时知庄章与精组再次合流变为[ts]组,后者是吴方言的语音特点;从邪不分、禅船不分、禅日混同,但六者均保持音位的独立;部分影喻合流、匣云以合流,疑母有与晓匣云混的现象;疑母独立;影母独立;浊音清化的现象存在,清化的平均比例是8.24%。?第四章是《资治通鉴音注》音系韵母系统的研究。通过与中古音的音韵地位的比较,我们归纳出《资治通鉴音注》音系有23个韵部,有61个韵母。特点是:同摄同等位同开合同声调韵母合并,叁四等韵合并;重纽韵的区别特征消失;异摄的江宕、梗曾合并;蟹摄的齐祭废以及灰泰合与止摄大多数韵合并为齐微韵,其他韵组成皆来韵;支思韵产生,车遮韵产生;二等韵喉牙音开口字产生了[i]介音;韵母基本上是“二呼二等”的格局,即韵母分开合(除了唇音字),分一等和叁等;阳声韵-m、-n有混同的现象,但-m、-n、-?依旧保持叁分的格局;入声韵-p、-t、-k尾有混同的现象,也有入声韵尾脱落的现象,但-p、-t、-k尾依旧保持着叁分的格局。第五章是《资治通鉴音注》音系声调系统的研究,有八个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有浊上变去的现象,但全浊上声独立;次浊上声变去声,也有变清上的现象,但阳上调依然独立。第六章是《资治通鉴音注》音系与《蒙古字韵》、《中原音韵》音系的比较,第七章是音系性质。《资治通鉴音注》是反映宋末元初共同语读书音的文献材料,其音系是承袭了五代、宋初、南宋读书人递相传承的雅音系统,但由于地域、时代的因素,音系间或表现出吴语的方言特点。第八章将我们的研究结论与江灏的研究结论及其研究方法做了比较,指出其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第九章是同音字表,第十章是结语。还有五篇附论附于正文之后。这些问题限于篇幅和行文要求,不便于在正文中展开,故列于文后,它们是:《<资治通鉴音注>重纽韵的演变》、《<资治通鉴音注>重韵的演变》、《<资治通鉴音注>纯四等韵的演变》、《<资治通鉴音注>二等韵喉牙音开口字的介音》、《<资治通鉴音注>唇音字的合口介音》。
郑妞[5]2012年在《上古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揩声字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在上古声母的构拟上,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构拟复辅音解释上古的特殊揩声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前人在封输特殊谐声字时多是举例性质的,很少能封谐声字本体作系统而深入的考证。本文选取了牙喉音的特殊谐声字焉研究封象,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注重揩声层级的匾分,广泛收集了《广韵》、《集韵》、《经典释文》反映的中古音切,同时结合上古文献中的经师音注、读若、假借、异文、联绵词等内证材料系统考察了特殊谐声字在周秦两汉时期的语音面貌。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重在介绍前人的研究概沉和本文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第二章对论了如何利用谐声字研究上古声母,重在说明主谐字和被谐字在造字之初不同音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谐声系列研究上古音。第叁章到第六章从谐声系列的角度一一考证了牙喉音和章组、牙喉音和端知组、牙喉音和精庄组、牙喉音和帮非组的特殊谐声字,并封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七章从同义换读、同形字、误定声符、音燮构词、语流音变、读音类推等方面讨论了特殊谐声字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八章重点从声母和韵部特殊谐声字的相互比较、汉语音系的声韵配合规律等方面封复辅音学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通遇研究发现,有20%左右的牙喉音特殊揩声字,其读音的产生与历史音变无关,加上从揩声层级排除一些特殊谐声字后,真正的特殊谐声字数量很少,而且绝大多数的特殊谐声字其读音上古已经形成,复辅音学说在解释上古汉语的内证材料、历史语音的发展演变以及音系的声韵配合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主张这些特殊谐声字在上古富是单辅音,与中古音形成系统的对应,其读音的崖生可能是受介音、元音的影响产生了历史音变,或者是发生了例外音变的结果。
张忠堂[6]2010年在《汉语变声构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选择70对变声构词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整理材料,全面梳理了每对变声构词的历时发展过程。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概括国内外变声构词研究的现状,确定变声构词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和考辨凡例。第二章牙喉音声母变声构词。包括两个小节:(1)考辨7对k-组声母之间的变声构词,如下:期、去、几、奇、可、乔、京。(2)考辨15对k-组声母和γ-、x-、○-声母之间的变声构词,如下:解、校、虚、坏、会、繋、决、抉、括、禬、合、景、闲、减、甘。第叁章舌音声母变声构词。包括叁个小节:(1)考辨13对t-组声母之间的变声构词,如下:土、条、柱、植、置、谪、着、大、脱、彻、达、断、中。(2)考辨5对(?)-组声母之间的变声构词,如下:昭、识、属、折、勺。(3)考辨10对t-组声母和(?)-组声母交涉的变声构词,如下:注、召、手、施、释、至、说、失、质、出第四章齿音声母变声构词。考辨8对齿音(ts-组)声母之间的变声构词,如下:载1载2、穧、撮、辑、尽、井、藏。第五章唇音声母变声构词。考辨10对唇音(p-组)声母之间的变声构词,如下:卑、包1、包2、跋、背、别、奉、纺、分、辩。第六章变声构词特例及其形成原因。包括两个小节:(1)考辨2对变声构词特例,如下:臭、畜。(2)“臭”、“畜”变声构词及其相关谐声的讨论。第七章变声构词研究的若干结论。包括五个小节:(1)变声构词表现了语言的约定俗成性。(2)变声构词显示出来的词义孳乳方式。(3)变声构词显示出来的词义孳乳关系。(4)变声构词不支持上古汉语存在形态的假说。(5)变声构词透露出来的上古汉语声母信息。
邸宏香[7]2011年在《《辨音纂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辨音纂要》(1622-1624),作者不详。分上下两卷,一函四册,各以“元、亨、利、贞”命名。《辨音纂要》内容丰富,所引《广韵》、《词韵》、《章韵》、《正韵》及《中原雅音》等材料,对于汉语语音史特别是元明时期语音研究颇有价值:《辨音纂要》所引《广韵》非《宋本广韵》、所引《词韵》是学术史上已经失传很久的韵书、所引《中原雅音》为《中原音韵》一系韵书特别是对已经亡佚的《中原雅音》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辨音纂要》流传不广,大概未曾刊行,未见其他版本流传于世,目前能见到的只有一种版本,即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善本书库所藏韵书。作为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的版本价值也非同寻常。李无未、宁忌浮等学者对《辨音纂要》进行过研究,但对其复杂音系特点的研究并未深入,笔者将《辨音纂要》本身内在的结构及音系迭置情况、与相关韵书的关系、语音史及韵书史价值进行系统化深入研究,得出其迭加音系特点如下:表面上看,《辨音纂要》承袭《洪武正韵》,叁十声母,二十二个韵部,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南方读书音系统,同时还带有南方吴方言特点。其声母系统表现出:保留全浊声母、全清音与次清音相混、轻重唇相混、精庄不分、禅日相混等特点;韵母系统表现出鱼模、豪包、萧肴、尤侯、歌戈、支齐、齐微、麻蛇、皆来;中东、江阳、庚青、真文、寒山、先天、监咸、侵寻;屋烛、觉药、质职、质物、曷黠、合业、缉立二十四部;声调系统表现出平上去入四声格局,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叁尾井然,浊上开始变为去声。《辨音纂要》的实际音系与现代吴方音有相似之处,与《洪武正韵》大同小异,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洪武正韵》有着实际语音基础,并可从中搜佚《中原雅音》的痕迹。《词韵》也可以反映出另一语音系统,《辨音纂要》整个文献具有多重音系的迭加性,无论在语言学还是在文献学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王艳红[8]2013年在《苗语双借词与苗汉关系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苗瑶语的研究,相对于藏缅语、侗台语,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而有关苗瑶语与汉语关系的探讨,就更为寥落了,少数相关的讨论,大部分都是直接着眼于寻找苗瑶语里的苗瑶语、汉语同源词,而较少系统地关注苗瑶语里的汉借词。这样的研究方式,一方面,由于未有效排除汉借词,使“同源词”可信度降低,一方面,也错失了汉借词本身可以提供的丰富的汉语史、苗瑶语史信息。有鉴于此,本文先系统研究了养蒿苗语的汉借词,分析这些汉借词相同音类的不同读音类型,划分历史层次,讨论相关苗语史、汉语史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再系统研究《苗语古音构拟》里的苗语或者苗瑶语共同词,看这些词哪些是可以依据养蒿苗语汉借词的表现,纳入汉借词行列的,哪些是不能纳入汉借词,但与汉语存在音义关系,应可判为苗汉关系词的。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讨论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前人的研究情况,以及汉借词层次的划分方法和苗汉关系词的确定原则等内容。重点是汉借词层次的划分方法,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民族汉借词的理论和汉语方言历史层次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汉借词的识别、借词层次的划分、借词借入时候的读音、层次的时间定位等6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借词层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第二章提供了本文使用到的苗语古音构拟、苗瑶语古音构拟、养蒿苗语音系、开觉苗语音系,汉语上古音系、汉语中古音系、汉语凯里话音系,重点对比了王辅世的苗语拟音和Ratliff的苗语拟音。开觉苗语是我们自己调查的材料,因此还给出了开觉苗语声母、韵母的古音来源,同时给出与养蒿苗语、大南山苗语、腊乙坪苗语的对比。第叁章总结养蒿苗语现代汉借词的语音特点。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从声调、声母、韵母叁个方面讨论养蒿苗语古汉借词的语音特点。声调方面古汉借词的特点是与汉语的四声八调系统对应,形成这种对应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借入时候汉语和苗语都是四声系统,苗语按调值相似的原则借入汉借词以后,和汉语一样发生了按声母清浊的声调分化;声母方面古汉借词相同古音来源的词语,一般都分为不同的读音类型,这些不同的读音类型有的源于苗语自身的音变,有的源于借入时间的不同,因而也提供了丰富的语音史信息。韵母方面古汉借词的表现较声母更为复杂,但一般也都能按照分析声母的模式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五章在前一章养蒿苗语汉借词讨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王辅世《构拟》的682条苗语或者苗瑶语共同词,哪些是汉借词,哪些是苗汉关系词。其次初步比较了苗语与周边语言,包括汉语、南亚语、侗台语、藏缅语身体部位词。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语。
张渭毅[9]2012年在《1900年—2006年上半年国内中古汉语语音论着目录(订补稿)》文中认为一再版说明拙着《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近一年以来,其中所收的《1900—2006年上半年国内中古汉语语音论着目录》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同行的重视,我陆续收到一些鼓励、肯定和好评的来信,也收到一些非常有益的改进建议。由于这个目录的编写周期达十八年之久,体例是逐渐完备的。1991年9月以前我所编的论文条目,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注明页码,有些论文条目的出处还有待进一步核实,有些条目失收,需要增补。
宋兆祥[10]2008年在《中上古汉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朝语就是古代朝鲜民族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把汉字及其读音借入到自己的语言系统当中,从而形成的一套语音体系。这套借音体系是以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为基础的,同时加以改造,以适应朝鲜语的语音结构。由于汉朝语和汉语所形成地这种特殊的关系,就使得研究汉朝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综合利用谚文以前时期的汉朝语资料,特别是有关于吏读音的资料以及上古朝鲜半岛叁国地名的材料,我们能够找到汉朝语保留的有关中国上古音的线索,追寻上古音的残迹。其次,借助于汉朝语,我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中古汉语语音的研究和认识。最后,通过研究汉朝语,并与中国汉语体系相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古以前的朝鲜语。在古代朝鲜语没有相应的文字记录的历史条件之下,这对于划分朝鲜语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朝语是长期以来朝鲜语向古代汉语语音的借用。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至现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对于汉朝语的研究工作。一部分学者是通过汉朝语来研究中上古的汉语语音,还有一些学者则是从研究韩国语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汉朝语。这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学术界对汉朝语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在关于借音的起始时间、借音的性质以及借音的语音基础等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上古汉语音系说;东夷语说;马伯乐的五世纪吴音说;七八世纪说,包括中原音、长安音、江东音和江南音;有坂秀世的十世纪开封音说;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迭置说。我国着名语言学家尉迟治平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它和文学、艺术等其他社会科学不同,而与自然科学接近,讲求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所掌握的大量语言材料,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我们研究汉朝语主要使用了以下叁种材料:一、《叁国史记》中记载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叁国的古地名材料;二、日本殖民统治朝鲜时期所编的《吏读集成》一书中的吏读读音材料;叁、1447年,朝鲜学者申叔舟等人编撰的官韵——《东国正韵》的译音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我们主要使用了译音对勘法、内部拟测法、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来仔细审视了我们所占有的材料。在本文里,我们根据《切韵》和唐五代西北方言两个音系所提供的时间与空间的坐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拿《东国正韵》译音音系分别跟以上两个音系的声母、韵母系统进行全面地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我们分析了《东国正韵》译音体系的自身特征,明确了译音系统的时代和所根据的汉语方言,认清了其在中古音韵史上的价值。汉朝语的内部主要分为两个历史层次:中古汉语借音层和上古汉语借音层。《东国正韵》译音属于中古汉语借音层,其语音系统反映了7-8世纪的唐代长安方言。吏读音的绝大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中古汉语的语音,也有一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叁国史记》的地名材料所处时代较早,主要反映了上古汉语的汉朝语。鉴于汉朝语材料的复杂性,我们进行具体研究的时候,须借助于层次分析的方法,把中古和上古的汉朝语清晰地分离开来。下面简略介绍一下文章的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共18万多字。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汉朝语的研究背景、学术价值、使用的材料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并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研究汉朝语的历史,着重介绍了研究的角度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第二部分,则是利用朝鲜史书《叁国史记》记载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叁国的古地名材料,研究了上古汉语的汉朝语。受到手头资料性质的限制,我们暂时还不能够对上古汉语汉朝语层的韵母部分,做深入系统地探索。因此,本章主要从声母的角度着手分析上古汉朝语。第叁部分研究的是吏读音。在本章里,我们介绍了吏读的源流、吏读音材料的来源和性质。在充分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吏读音。吏读音的绝大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中古汉语的语音;吏读音中,也有一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第四部分,以15世纪朝鲜颁布的官韵《东国正韵》的译音为对象,研究了《东国正韵》的性质,归纳出了译音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并将其与《切韵》音系和唐五代西北方言音系进行了比较。《东国正韵》的译音属于中古汉语借音层,其声母系统跟《切韵》音系接近,韵母系统的很多方面跟唐五代西北方言音系有某些程度的相似性,但时代比后者略微靠前,准确的定位是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反映了7-8世纪的唐代长安方言。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国内外的学者研究汉朝语贡献很多,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是把汉朝语中的上古汉语借音和中古汉语借音,按照借音的时间顺序,有层次地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分别研究。透过上古汉朝语层,我们观察到了上古汉语中复辅音声母的存在、基本声母的稳定性、中古喉音和章组声母的上古声值以及某些韵部的上古韵值;透过中古汉朝语层,我们确定了借音的时代、性质和地理范围。总之,汉朝语有着十分重要的音韵学价值,这也是我们开展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汉朝语存在着朝鲜语借入汉字音的不同时期的音系。在这些迭加起来的音系之中,上古汉语的汉字音音系是最为古老的,远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借入朝鲜语;至今,从叁国时代的古地名和部分吏读音里,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上古汉字音音系存在过的痕迹。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鲜语借入的是以北方中原音为代表的汉字音音系,这种音系与《切韵》系统是基本符合的,我们称之为中原汉字音音系。中原汉字音系主要反映在中古前期的吏读音里,叁国时代晚期的汉字地名所保留的也可能是中古汉语前期的这种汉字音系。新罗统一叁国以后,受到了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强烈而又持久地影响,借入的主要是以7-8世纪的唐代长安方言为基础的唐京雅言,我们称之为长安汉字音系。长安汉字音系为朝鲜的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所学习和掌握,完整地保留在申叔舟等人编写的《东国正韵》里,是汉朝语中的主体音系。中古后期的吏读音,也保存了这个音系部分字的读音。原来的上古汉字音系和中原汉字音系,被长安汉字音系所覆盖和代替,不再作为书面汉字的标准读音,一部分保留在朝鲜语的口语和固有词中,另外一部分则逐渐消失了。
参考文献:
[1]. 《经典释文》中的舌音初探[D]. 李秀芹. 陕西师范大学. 2001
[2]. 《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之声类声母研究[D]. 王怀中.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3]. 出土楚简与传世典籍异文研究[D]. 申红义. 四川大学. 2006
[4]. 《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D]. 马君花.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5]. 上古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D]. 郑妞. 北京大学. 2012
[6]. 汉语变声构词研究[D]. 张忠堂. 北京大学. 2010
[7]. 《辨音纂要》研究[D]. 邸宏香. 吉林大学. 2011
[8]. 苗语双借词与苗汉关系词研究[D]. 王艳红. 复旦大学. 2013
[9]. 1900年—2006年上半年国内中古汉语语音论着目录(订补稿)[J]. 张渭毅. 汉语史学报. 2012
[10]. 中上古汉朝语研究[D]. 宋兆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中古汉语论文; 经典释文论文; 汉字演变论文; 集韵论文; 词韵论文; 玉篇论文; 切韵论文; 洪武正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