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新桥镇中心学校 资中 641200)
所谓“反思性”数学学习,就是通过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进行数学学习,即通过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内容的反思,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把已知的知识材料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内容或思想,重构自己的理解。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可以实现自我教育,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改错纠偏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合理性水平。要使学生的反思行为习惯化,有反思习惯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会就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自觉、主动地反思。反思意识得到强化后,学生心理上就有一道“警戒线”,它随时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保持应有的警觉,一旦有可疑之点即进入反思状态。
2.为学生创设反思情境
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往往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学生看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使反思活动得以开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或实例以促进学生的反思。
3.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次、新的角度看到现实的不足。这就决定了学生至少要有下列反思技能:经验技能,它主要指学生借助经验对自身进行相对直觉的反思的能力;分析技能,它主要用于解释描述性的资料;评价技能,它常用于对探究结果的意义作出判断;策略技能,它告诉学生怎样进入行动计划 和参与计划实施,如何进行反思性分析;实践技能,它帮助学生把分析实践、目的、与手段等和良好结果统一起来;交往技能,它通过广泛讨论自己反思所得的观念 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
4.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揭短”,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甚强,反思也难从顺利进行。反思的毅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反思的“持续性”、战胜困难、忍受痛苦等的“韧劲”上,而且表现在“督促”自己自始至终盯住自身学习的不合理性上,并敢于向别人“解释”自己的不合理性。
5.建立互动的反思关系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开放的、负责的、执著的心态,同时也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 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如果有他人指点或与他人合作进行,会加深理解,反思的效果会更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让学生相互交流、 讨论的机会。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反思效果。
第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平时让学生主动反思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目标。当这一阶段结束时,通过考试或外在的考察,看一下自己的这一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如果实现了,学生就可以进行成功经验的反思,并把成功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否则,就应在老师的帮助下反思一下失败的原因,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2.课前让学生主动反思生活知识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新课程更加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多联系学生的生实际,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大量运用三角形的实物图片引出课题,接着引发学生反思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做成三角形的呢?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体会“生活即数学”。
3.课中让学生主动反思知识获取的过程,领悟学习方法
知识的得出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反思是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则更有意义。因为后者能为学生积累诸多的学习方法,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如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后,应引发学生回忆:刚才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推导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的(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当以后碰到一个新图形时,可以想办法将它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解决)可见,反思后,学生易于形成—定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课中让学生主动反思解题过程,纠正不良的解题习惯
当学生解完一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这道题我为什么会做?为什么不会做?还有其他情况吗?还有其他解法吗?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很多错误,并非是方法不得当,或是知识没掌握,而是因为某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如计算时把数字抄错,计算有理数乘法时忘记符号,解应用题不注重有无实际意义等。这些错误,即使教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叮嘱,往往还是照错不误,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本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认识不足,他们在思想上未引起“警觉”的缘故。为改观上述状况,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的错例,然后分析引起错误的原因,并研究避免错误的对策。这样做,学生本人对自己易错的地方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他们在练习时就会自觉地加以注意,从而大大减少许多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
5.课后学生自主反思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是指学生在每堂课后,对该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与反思。反思所花费的时间不必过多,这样可以促进上节课所学内容在头脑中的巩固,有利于头脑中知识结构的完善。特别是学生在一天的结束时,对这一天所学数学知识的全面的反思,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可以采取记数学日记的方式进行,教师定期批阅,既帮助学生整理了知识,又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6.让学生自主进行学后的章节、章节测试反思
一章节的内容学习完以后,反思一下:这一章都学习了什么知识,如何去应用新知识解题,与前面的知识有何联系。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只有经过这样一反思,才能举一反三,牵挂后连,熟练的掌握这一章的内容,并且与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具体做法: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下章节小结,整理一下基础知识,重难点以及重要的类型题,择其优者张贴于班上大家共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不必写小结,引导学生默想一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节节一幕幕,究竟学习哪些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反思巩固的目的。
总之,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在平日教学中慢慢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让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
论文作者: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技能论文; 所学论文; 角形论文; 内容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