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口香糖对口腔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取校内2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咀嚼木糖醇型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的过程中,分别实施唾液实验,收集其咀嚼不同时间的唾液,计算不同时间点的唾液流率、测定其各自的PH值,比较不同口香糖唾液实验中获得的唾液流率、PH值。结果 志愿者在咀嚼两种不同类型的口香糖时,除了0-2min的静息流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时间段的比较均有木糖醇型口香糖的唾液流率显著高于葡萄糖型口香糖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唾液PH值较初始PH值均显著升高,在0-2min、2-4min、4-6min三个时间段,木糖醇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咀嚼时的唾液PH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但6min后木糖醇组的唾液PH值仍在保持上升趋势,而葡萄糖组的唾液PH值开始降低,其余时间段的比较有木糖醇型口香糖显著高于葡萄糖型口香糖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咀嚼木糖醇型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都有促进唾液流率增加、PH提高的作用,相对而言,木糖醇型口香糖的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口香糖;口腔微环境;影响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hewing gum on oral microenvironment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hewing gum on oral micro environment.
Methods:the 20 volunte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xylitol chewing gum gum and glucose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 collected saliva respectively,different time chewing saliva,determining the pH value of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alivary flow rate,different time points,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gum salivary salivary flow rate,pH value.
Results:The volunteers i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hewing gum,in addition to the resting rate of 0-2min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P > 0.05),salivary flow rate were xylitol gum rest perio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lucose type chewing gum,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The pH of saliv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pH value,0-2min,2-4min,4-6min in three time period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xylitol gum and glucose gum chewing saliva pH(P > 0.05),but the 6min group after xylitol salivary pH still keep rising trend,and the pH of saliva glucose group began to decrease,the remaining tim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xylitol gum chewing gum of glucose,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Chewing xylitol chewing gum and glucose based chewing gum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saliva flow rate and the increase of PH,while xylitol chewing gum is more effective in comparison.
Key words:chewing gum;oral micro environment;influence
口腔糖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防龋食物,其组成成分中的甜味剂选择与口腔微环境之间存在一定关系[1]。糖醇是一种糖代用品,是目前使用范围逐渐增加的一种甜味剂,因不容易被口腔微生物发酵和降解,细菌无法通过其产酸,致龋性也比较低。目前,口香糖中添加的糖醇类物质主要是木糖醇。传统口香糖中则以葡萄糖以为主要甜味剂。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两种口香糖在咀嚼过程中的口腔PH值、唾液流率变化情况,分析其对口腔微环境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校内2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生9名,女生11名,其年龄在20岁到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7±1.2)岁。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志愿者均口腔健康,咬合关系正常、牙齿完整。且在参与本次研究前2周内无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排除正在接受正畸治疗、合并口腔疾病以及接受过补牙治疗的志愿者。
1.2 方法
要求志愿者于统一时间、地点参与本次研究,前研究前2h禁食,禁止吸烟、刷牙、漱口。分别取两种不同类型的口香糖称重(木糖醇型为益达薄荷味无糖口香糖,葡萄糖型为绿箭口香糖),选择重量接近的口香糖,让志愿者分别咀嚼(分次进行,第一次以木糖醇口香糖为研究对象,经一周的洗脱期后,由同一组志愿者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相同状态下以葡萄糖型口香糖为研究对象,接受唾液实验)。在围咀嚼期,通过吐取法采集志愿者的唾液标本,要求志愿者每分钟的咀嚼频率超过30次,定期对其咀嚼后的唾液进行收集(收集时间段为:02min,2-4min、4-6min、6-8min、8-10min),采集工具为玻璃漏斗,将唾液收集瓶置于-20℃的冰箱中保存。每种口腔糖实验均反复进行三次,取平均值。
对不同时间段采集到的唾液进行称重(仪器为上海精密仪器厂生产的XS204分析天平),计算志愿者咀嚼不同口香糖时的唾液流率。同时,将PH电极插入到不同唾液收集瓶中,以PH计(仪器为瑞士Mettler 生产的台式SevenEasy型PH计)对不同口腔糖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到的唾液PH值进行读数。
比较不同口香糖唾液实验中获得的唾液流率、PH值。
1.3统计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不同类型口香糖咀嚼期间的唾液流率比较
志愿者在咀嚼两种不同类型的口香糖时,除了0-2min的静息流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时间段的比较均有木糖醇型口香糖的唾液流率显著高于葡萄糖型口香糖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口香糖是一种由天然树胶(或者甘油树脂)、薄荷、糖浆、甜味剂等共同组成的一种供人嚼咬的糖类,调查发现,相当数量的人有咀嚼口香糖的习惯,特别塞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口香糖的咀嚼有清新口气,改善口腔微环境的作用[2]。其中,龋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口腔感染性疾病,研究认为,其发生、发展都与与口腔微环境中的生态失衡紧密相关,表现为口腔菌斑微生物在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含蔗糖类的食物)的代谢过程中产酸,牙菌斑pH值降低,使得牙体硬组织晶体溶解,釉质脱矿,还可能并发可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炎症[3]。而咀嚼口香糖时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对菌斑产酸的情况进行有效抑制,并发挥清洁口腔菌斑、食物残渣的作用。
本文对比了木糖醇型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咀嚼过程中的唾液流率、PH值变化情况,结果可见初始阶段,两者的差异不大,但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木糖醇型口香糖的两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葡萄糖型。唾液流率差异的原因体现在:相同条件下的木糖醇甜度高于葡萄糖,味觉刺激更强,唾液流率的增加也相对更为显著。不同类型口香糖在咀嚼过程,唾液流率均会呈现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这与口腔对口香糖调味剂适应性提高,口香糖尺寸变小引起的味觉刺激减低等有关。在唾液PH值的比较上,木糖醇型口香糖组的PH值在实验期间始终保持升高,而葡萄糖组则在6min后开始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木糖醇型口香糖的刺激强,唾液分泌量较多,相同时间段的因此在唾液PH值更高。高茜等[4]的研究还对两种口香糖咀嚼期间口腔内的细菌总数、变异链球菌含量进行了比较,也有木糖醇口香糖优于葡萄糖口香糖的情况,提示木糖醇口香糖更有利于减少口腔微生物的清除和口腔微环境的改善。
总之,咀嚼木糖醇型口香糖和葡萄糖型口香糖都有促进唾液流率增加、PH提高的作用,相对而言,木糖醇型口香糖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次实验样本量较少,是否可以全面真实的反应口香糖对于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需扩大样本量,或者增加变量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易敏,王小平,钟滨,等.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唾液流率及PH值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2,6(1):38-40.
[2]张辉伟,张风华,张峥,等.木糖醇口香糖防龋效果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1):43-45.
[3]李帝泽,陆君卓,向臻婷,等.木糖醇口香糖咀嚼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12):718-720.
[4]高茜,李华坤,黄海涛,等.两种不同类型口香糖对口腔微环境的影响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10):607-609.
论文作者:尹峥嵘1,何祥一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口香糖论文; 唾液论文; 口腔论文; 葡萄糖论文; 两种论文; 志愿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