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论文_刘子扬

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论文_刘子扬

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桥梁工程中桥梁桩基极为关键,桥梁桩基由于深埋在地表下,而且多数施工区域地下水较高,因此桩基的质量一直都较难控制,况且桩基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施工人员对每个建筑物的勘察报告进行仔细分析,选择一个最优化的基础方案。本文仅就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引言

桥梁桩基施工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桥梁工程中桥梁桩基极为关键,桥梁桩基由于深埋在地表下,而且多数施工区域地下水较高,因此桩基的质量一都较难控制,况且桩基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

一、桥梁桩基施工钻孔技术及质量控制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场地平整、夯实:钻孔桩施工场地平整分两部分进行,原地面标高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采取山皮石填筑、压路机碾压密实,并满足填高要求。在其他墩位填筑山皮石,保证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确保钻进中不产生位移或沉陷。

(二)根据测量放线桩位引设护桩:全站仪精确放样出钻孔桩的准确位置,由桩基施工现场负责人根据桩位引出“十”字形护桩,护桩顶标高必须高出护筒顶标高。

(三)护筒制作及安装要求:护筒采用6mm厚钢板焊筒,内径比桩径大40cm,护筒出浆口高出四周地面;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四)泥浆池开挖防护及泥浆制备要求:①泥浆池开挖防护:泥浆池按8×4×2规格开挖(可根据工队需要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泥浆池坑壁周围用砂袋堆码防护,泥浆池上口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并设有安全警示牌;②泥浆制备及要求:泥浆选用新鲜粘土,辅以少量的膨润土制成,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夹有黏性土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冲击钻机钻孔,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泥浆性能指标,按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确定,符合下列规定:泥浆比重:冲击钻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1.2~1.4;黏度:22~30s;含砂率:新制泥浆≯4%;胶体率:≮95%;PH值:8~11。为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其掺量经试验决定。造浆后要检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二、灌注混凝土施工技术

灌注混凝土是桥梁桩基工程的主要工序,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混凝土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搅拌完毕进行坍落度与和易性的检测,检测指标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浇筑前要进行清孔、清渣工作,同时检测孔底沉淀厚度,并设置导管,进行水密、承压等试验保证导管稳定,导管位于井孔中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混凝土时要采用溜槽以及串筒距离混凝土面2m之内来保证桩心混凝土的聚合性,相邻10m范围内不得进行钻孔作业,在混凝土浇筑6h后要进行回填,防止人员掉入孔内。灌注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要点:灌注首批混凝土时要注意其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大于1m、灌注要连续有序的进行,防止形成高压空气囊导致导管被压漏、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得超过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要掺入缓凝剂。

三、桥梁桩基施工中的检测技术

桥梁桩基施工中的检测方法的选定与分析应综合考虑勘察、设计、施工等因素,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选用、经济合理、评价正确。为保证检测结论的可靠性,可根据不同被检对象和检测要求,选用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确保基桩质量,对初期施工的基桩宜选取一定数量的基桩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包括抽芯法)进行比对分析,指导下一步的基桩检测工作。

(一)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嵌岩桩时,当桩端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相时,应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资料以及桩端同相反射波幅的相对高低来推断嵌岩质量,必要时应采取其他合适方法进行检验。

(二)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当对桩身完整性的分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超过有效检测范围的基桩,其测试信号不能明确反映桩身下部和桩端情况;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当桩长的推算值与实际桩长明显不符,且又缺乏相关资料加以解释或验证;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桩身完整性分析和评价;对于预制桩,时域曲线在接头处有明显反射,但又难以判定是断裂错位还是接桩不良。

(三)检测频率: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基桩,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基桩或特殊地质和对质量有怀疑的基桩,可适当调整、增加其检测方法、检测频率。由于无损检测不合格或不作评定而改为抽芯法检测的基桩,其数量不包括在上表所列的钻孔抽芯法的频率。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质量监督部门可对总桩数的5~10%的频率进行强制性抽检;对质量问题较多或对质量有怀疑的基桩可加大强制性抽检频率或采取各种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鉴定。

四、验收阶段的工作

4.1受检桩位的确定:受检桩位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情况和约定的检测桩数确定,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桩、对施工质量有怀疑的桩以及因施工故障处理过的桩。

4.2测桩单位的选择:选择测桩单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测桩单位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检测工作的质量,而且波及后续工程的施工。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对测桩单位的资质、信誉、测桩史、检测方案及报告样本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并提出测试的要求,选择有资质、信誉好,有技术实力的测桩单位。否则就有可能因桩基检测而延误工期。

4.3无破损检测: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28d设计强度的75%以上,或浇灌混凝土14 d后,即可通过检测。检测的桩如有严重缺陷时,应由工程技术人员指定加倍复检。施工单位安排施工进度时,必须对此加以考虑,以免影响桩的复检。

4.4混凝土的强度试验,混凝土试件养护期满后,应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报告必须归档。

五、结束语

桩基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施工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断桩等多种形态复杂的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桩的承载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因此,桩基质量检测成为桩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桩基检测工作也成为桩基工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综上所述,在桥梁的桩基施工,涉及到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基检测等,每项技术的应用都必须要严格安装标准及工程情况实施,以此为桥梁桩基施工做好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文聪.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6,(15):186+190.

[2]冯木均.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

[3]吴钰.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

[4]宋永芝.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论文作者:刘子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论文_刘子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