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具备控制工程造价的能力。可以说,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成本的控制是一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现本文就从动态管理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指出其管理原则和控制新技巧。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控制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筑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且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逐渐同质化,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此形势下,要想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更大的核心竞争力。而成本控制就是一种最好的竞争力。若一个企业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实施动态管理,完成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就可以获得极大的优势,实现建筑企业和业主的双赢。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应用趋势
首先,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时期,面临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企业中不断涌现出跨国公司,这使得工程项目中的合作类型越来越多,所以要求在国际市场中,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这样才能与国际化的发展脚步相适应,向发展优越的西方国家学习,将动态管理的理念融入进工作中,这样我国才能与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水平看齐,建立起属于我国自主的工程管理体系。
其次,当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网络大范围普及后,这一趋势更是显得愈发明显。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运用计算机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主要的工作模式。可以说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中,这一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工程造价在网络化的影响下,会变得愈发快捷。因此,我国应当在此基础上建设更加完善的技术框架,这样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时,才能对动态管理的数据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影响动态管理的因素中,需要建立起工程量以及价格与消耗量指标等相关的数据库,在建立起上述的这些数据库以后,成本会得到明显的降低,并且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可以为动态管理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所以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只有将工程建设中的相关因素充分的考虑在内,并且发现其中存在的变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动态管理以及控制。
二、基本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最为注重的就是施工图上的预算以及施工结束后的审核,虽然仅仅对于这两方面进行监控,也可以实现对于施工成本的把握,但是很多时候会导致施工环节存留隐患。虽然最后的实际使用成本可能低于预算成本,但是如果是用偷工减料,缺少施工环节换来的,就得不偿失,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以及成本优化的目的,还会影响企业名誉。所以在建筑工程进行过程中,要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掌控,只有保证对于每一个建筑施工环节的掌控,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成本的管理效果。
2、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对于建筑施工的初始建造成本以及施工结束后的日常使用成本进行整合,保证在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都进行全方面的成本掌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会出现很多影响建筑成本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都要对于建筑成本造价进行管控,保证在整个建筑周期内都不会出现成本失控的问题。
3、全方位控制原则
在对于建筑施工进行成本以及造价管控的时候,要对于建筑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由于建筑施工是单一性的建筑施工,需要一次成型,并且要保证建筑的完整性。所以就增强了对于建筑全方位控制的需求,不能仅仅关注建筑施工中的某一个点,需要对于建筑进行整体的管理。由于建筑施工时长较长,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旦发现有偏离造价管理目标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纠正,确保整个建筑施工符合造价预期目标。
三、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新技巧
1、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及招投标等阶段,其中招投标阶段工作的好坏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招投标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的招投标工作,通过招投标可以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最佳的施工单位以及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材料及设备,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为此在招投标阶段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标底的合理确定,并在评标过程中对投标单位的各种能力如社会信誉、资质水平、资源能力、履约能力、维保服务等进行综合的评价,从中选择一个造价合理且优质的施工单位,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从源头上减少各种施工质量问题,更为施工过程中各种可能的变更减少协调工作量,通过中标单位选择的过程控制,实现成本优化控制。
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的投入最多,因此也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关键阶段。为此,在施工阶段要以合同为准则对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并认真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应认真分析、对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用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总工组织工程部技术骨干多次优化施工方案,并报建设单位,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
(2)有效控制人工、材料、机械费用,
(3)合理安排进度,加强质量管理。
(4)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现场管理。
(5)按合同约定按月及时进行中间计量,以期保证资金来源。
3、设计变更
工程实施过程中尽量做到按原设计进行施工避免变更造成造价的增加,当确实需要变更时,需按合同约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过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
4、竣工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结算,在此阶段要认真收集并整理好相关的工程结算资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结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形成最终结算额,要对工程量计算及对相应的取费标准认真审核,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供结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材料采购数量实际耗用量是否相符,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发现问题较大,要相互查明原因,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必须要认识到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当前大多数建筑项目都属于大型建筑,规模大,变数多,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选择,只有利用动态管理理论,做好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建筑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丁坚.浅析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31).
[2]卜留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与分析[J].城市建筑,2013.
[3]张海力.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探究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论文作者:孙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动态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造价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