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迎太小学 725500
摘 要: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的宝,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都对子女痛爱有加。亲人的溺爱,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并且对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坐视不理,或者一笑了之,甚至助长了坏习气。也有孩子亲情缺失,他们缺乏正确引导,自暴自弃,再加上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心理素质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是非观念不清、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养成诸多不良行为习惯。试想,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会给他们怎样的品质?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什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所有这些让人不寒而栗。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为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 鼓励 对症辅导
一、倾注真爱,促进感情
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前提是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情的交融,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我教过的黄志豪、王瑞峰就是这样。当时我就想,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深入了解他们,经常与他们沟通,最初他们对我很排斥,我就想办法接近他们。后来我和他们关系渐渐融洽起来,和他们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他们,倾听他们的内心情感,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把我当做了朋友。我也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他们,他们就把心里话告诉我,遇到困难也找我相助。渐渐地,他们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作为教师,一定要记住,没有感情的心理辅导只会流于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要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幼小压抑的心灵得到疏导和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多加激励,促使进步
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再加上学习基础较差,很多时候教师会因为他们的落后而生气,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在学生身上发泄,轻则会给学生带来恐惧心理,重则给他们身体带来伤害。他们会因为惧怕而影响学习的效益,产生恶性循环。这样对师生都会有百害而无一益。作为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在激励中找回自信、在表扬中逐步提高。
三、引导倾诉,对应辅导
在教学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那种十分难管的学生。他们要么自我封闭,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情绪消沉,对人对事漠不关心;要么成天挑事,搞得全班鸡犬不宁。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你、喜欢你,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走进学生的心里,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把心里话倾诉出来。这样不仅学生会有一吐为快的轻松,而且能打开他的心结,让老师更多地其了解他。要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四、敢说真话,培养人格
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中,教师鼓励学生说真话十分重要。即使说错了,也可以正面引导,因为它能培养学生诚实勇敢的人格。有些学生,一贯被认为“白脸贼”,光做错事还死不承认,部分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无药可救。我却认为像这样的孩子,要通过心理疏导来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因为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活动。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没有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敢说真话,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才能升华自己的人格。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会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充满信心、努力奋斗、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要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总之,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更多的关爱,在学生心理辅导中有更深更远的探究之路,使更多的“落伍”学生,在学习前进的道路上碰到曲折与坎坷时,只要到得老师们“对症治疗”的心理辅导,那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浩 周婧 赵旭 吴伟 王群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04)。
[2]潘珊红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论文作者:张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心理辅导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会给论文; 孩子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