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促进了建筑行业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一些并不具备相关施工经验的企业,盲目投资,导致项目施工质量及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在进行项目施工时,忽视工程质量与安全,违规施工,最终项目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可见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实行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监督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不管民用建筑,商业建筑及还是工业建筑项目,都必须遵循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内部管理部门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人们通常情况下只会关注到建筑的质量问题,而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事实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一个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有利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一次施工下来所要花费的材料数量是众多的,在经济和科技取得进步的情况下,材料的质量也随之上涨,按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升是必然趋势。但是观察现实来看的话,在建筑工地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还是挺高的,因此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是必然性。
1.2 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行业在实际操作中错综复杂,而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这不仅仅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能够有效的提升行业竞争力,从市场大环境趋势来看的话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的建筑市场相对还比较混淆,多数企业为了使得利益最大化而对质量监督这一块不太重视,加上执法人员的玩忽职守,进而破坏了建筑行业的整体环境。因此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为了能够使得此项工作更加有效化,发现监督过程中重点所在也是关键因素。
2.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
2.1监管不力导致建筑材料偷工减料泛滥
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收益,许多建筑商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选用廉价的劣质施工材料,也由此导致了诸多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此外,政府部门没有发挥出自身的监管作用,反而收受贿赂,包庇问题,导致一些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最终通过了审核,投入了使用。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的确定、承包商以及施工团队的确定其中涉及多个环节,不利于建筑管理参与到每一条监管线。监管不力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国家和企业的监管漏洞,在建筑材料中偷工减料,牟取暴利。
2.2施工队伍不专业造成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只能依靠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有限经验来开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建筑承包商的层层转让也导致其带领的施工队伍素质和专业度得不到保障,由此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比比皆是。
2.3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不注重工程质量
由于建筑管理者责任意识不强、玩忽职守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首先,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工程管理计划和管理条例,各项工作的责任没有划分清楚,在出现了建筑质量问题时难以追究责任人。其次,管理者由于抱有侥幸心理,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将重心放在了工程的成本节约和工期控制上,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
3.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3.1建立工程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有效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建筑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想要体现质量监督的效果就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条例、责任条款,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在出现了问题时才能严厉追究责任,这样也能够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更加尽心尽力的完成工作。除了建立硬性的工程监督管理制度,还要建立灵活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采用一定的监控模式,包括在工程建设前期头图检测机制,将违规现象扼杀在萌芽中。在工程完工期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对建筑进行“拆除改”,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资源污染。在工程建设前期投入监测机制,有利于及时揪出建筑工程中的不合格现象,进行整改,避免浪费。
3.2加强监管人员素质,规范行业市场
可以说,建筑的监督管理人员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其个人工作能力、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决定了监督管理工作能否发挥效果。如今在行业中,为收受贿赂置工程质量和安全于不顾的行为普遍存在,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需要严厉打击。因此,工程监督和管理人员需要首先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操守,拒绝不良诱惑。政府部门也需要对这一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惩处力度,规范行业行为。建筑行业由于其具备丰厚利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难免会有行业内幕。而相当事业单位的监管具有一定权威性,有足够的权力确保监管质量。为节约投资成本,一些企业采取减少建筑材料用量或使用劣质材料,缩短工期等手段,这些都会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厉打击这种行为,规范整个行业市场。
3.3利用工程档案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档案管理在行政方面体现出一种强制性,与行政职能高度融合,也是作为竣工审核与行政执法检查的资料内容。利用档案管理手段,规范工程项目质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研究。在建设施工之前,就形成建设工程档案,为项目预算、设计及招投标提供立项文件的依据。另外工程档案管理有利于规避采购低劣材料,同时也可避免“黑箱”操作,防止腐败滋生。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水泥和砖块等建筑材料必须在使用前送检,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3.4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材料的管理
在用人方面需要提高标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确保队伍中的施工人员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能够灵活的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建筑施工水平。除此之外,也应将个人的职业操守作为用人评价的标准之一,确保施工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于材料的管理需要保证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来自于正规的生产厂家,质量和规格符合建筑工程所需。购进材料后进行妥善的保管,以免材料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质量下降。
4.结语
总之,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必须要加强建筑管理和监督工作,将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行为、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等多项手段来确保建筑质量的达标。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管和整治力度,使建筑行业的市场行为逐渐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韦洁华.工程档案管理对促进工程建筑质量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2]袁立均,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相关问题的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5).
[3]王渊.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建材與装饰,2016(24):159-160.
[4]范从进.浅谈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居业,2018(02):163-164.
[5]李文明.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0)16-17.
论文作者:陈映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