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准论文,机制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2016)06-0023-05 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精神,以2007-2009年三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并将其列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教育扶贫作为一种除根性扶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因不够精准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深入探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仅必要,更显迫切。 一、教育精准扶贫概念界定 “教育精准扶贫”属于“精准扶贫”或“教育扶贫”的下位概念,至今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科学界定,而更多是简单迁移“精准扶贫”或“教育扶贫”的概念。因此,研究教育精准扶贫机制,首先需要弄清其概念,科学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解读 教育精准扶贫是相对教育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或不同贫困人口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育治贫方式。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涉及三个基本考量,首先是扶贫动机,教育精准扶贫强调“扶真贫、真扶贫”;其次是扶贫过程,教育精准扶贫包含“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三项主要内容;再次,从扶贫效果上看,教育精准扶贫强调“投入”与“产出”具备最优效能。这三个基本考量构成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面目。当然,教育精准扶贫归根结底在于提高教育扶贫效率。教育扶贫能否冠以“精准”二字,关键在于能否将有限的教育扶贫资源真正释放其应有效率。教育扶贫效率包括教育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和教育扶贫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其中,教育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教育扶贫资源分配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产生的效益,即教育扶贫达到帕累托最优,强调教育扶贫“对症下药”;而教育扶贫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则是指教育扶贫资源收益与投入之比,强调教育扶贫“药到病除”。 本文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指基于“扶真贫”理念,追求高效教育扶贫目标,利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滴灌式”教育治贫方式。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外延分析 教育精准扶贫的外延是指教育精准扶贫所涉及的内容或范畴。关于教育精准扶贫范畴的界定,不同视角可以透视不同范畴。本文从学理和实操两个视角去透视教育精准扶贫的外延。从学理上讲,教育精准扶贫必然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个方面。其中,精准识别体现为教育扶贫对象瞄准精度;精准帮扶关乎教育扶贫项目的内容与实施方式是否切实;精准管理涉及教育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教育扶贫资金精准运作以及教育扶贫成效精准考核等。从实操层面看,教育精准扶贫包括学前教育精准扶贫、义务教育精准扶贫、普通高中精准扶贫、中职教育精准扶贫以及高等教育精准扶贫等。如,甘肃省《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其教育精准扶贫包括“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兜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倾斜性实施高校招生扶贫政策”等[1];同样,贵州省出台《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教育精准扶贫包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提高普通高中、优化中职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稳定教师队伍六个方面[2]。当然,也有地区将教育扶贫划分为学历型教育扶贫和非学历型教育扶贫。 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诉求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不仅是收入贫困和资源贫困,更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因而其发展路径一直存在“扶贫、脱贫、再返贫”循环怪圈,贫困代际遗传明显。因此,要实现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教育扶贫是最佳选择。当然,教育扶贫必须精准(即教育精准扶贫)方能生效。 (一)教育扶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既定国策。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然而,国家在连片特困地区的种种努力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输血”和“造血”工程收效甚微,而且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贫困代际传递明显。究其原因,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较少瞄准该地区贫困之实质。其实,正如前文所述,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不仅是收入和资源贫困,更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本极度缺乏。教育扶贫作为除根性扶贫,不仅可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还能斩断贫困的代际遗传,是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最佳路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生产与环境部高级研究员樊胜根利用我国1970-1997年之间的省级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了不同类型的政府投入的效果,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在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大,每增加1万元的教育投资,就可使9个人脱贫,比科研投资的扶贫效果高出30%[3]。当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投入其反贫效果不尽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4]。可见,教育扶贫是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的力量源泉。教育扶贫不仅能够提升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力资本,还能有效提升该地区的社会资本,是连片特困地区拔掉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5]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的现实诉求 近年来,国家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开启了国家层面的教育扶贫工程。然而,教育扶贫一直存在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精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扶贫对象未直射至个人、扶贫方式切实性低、扶贫管理不精准等。2015年,笔者对某连片特困地区政府组织的“雨露计划”农民培训项目进行调查,发现政府提供的“雨露计划”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经常发生错位。如表1所示,在“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方面,农民的第一期望和第二期望累计为60.36%,但政府实际提供的培训则只占25.73%,不到期望累计的一半;同样,在“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方面,农民的第一期望和第二期望累计为17.90%,而政府实际提供的培训只占2.21%。 以上现象并非个案,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扶贫欠准现象。然而,教育扶贫欠精准不仅导致有限的教育扶贫资源浪费,而且还影响贫困人口对教育扶贫的信心。因此,教育扶贫亟待走向精准,教育精准扶贫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教育扶贫的现实诉求。 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教育精准扶贫”不仅是一种战略或政策,更是一种综合理论、战略、政策和行为的完整系统。该系统包括教育扶贫主体博弈机制、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教育扶贫项目精准运行机制、教育扶贫精准考核与监督机制。构成了如图1所示的教育精准扶贫系统。 图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系统 (一)教育扶贫主体博弈机制 教育扶贫主体是指实施教育扶贫行为的组织或个人,通常包括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以及贫困人口。在我国,政府主导公共资源,主导教育扶贫工作。企业和第三部门虽然不是教育扶贫的直接责任人,但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企业和第三部门也成了我国教育扶贫主体的重要力量。此外,贫困人口作为教育扶贫的受惠者,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同样应该被纳入教育扶贫主体之中,共同构成教育扶贫主体系统。然而,这些教育扶贫主体因立场不同,利益诉求各异,不可避免地存在张力和博弈。譬如,政府组织或官员为了政绩而“设租”,企业为了逐利而“寻租”等,各主体的利益博弈不可避免地影响教育扶贫精度与实效。因此,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责权约束的教育扶贫主体体系。首先,坚持政府主导,确保教育扶贫执行力。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掌握着国家教育扶贫资源,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次,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教育扶贫,提高教育扶贫效能。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资源参与教育扶贫开发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做大教育扶贫资源这块蛋糕。企业或第三部门等社会资源并非教育扶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为了调动其参与教育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其合理的利益诉求。再次,积极将贫困人口纳入教育扶贫主体之中,充分提高教育扶贫对象的参与度,提升教育扶贫精准度。这样,教育扶贫主体就能在博弈中走向共生。 (二)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 正如前文所述,教育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其中,精准识别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前提,更是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实施瞄准精度并不令人满意,教育扶贫过程中贫困人口及其教育扶贫诉求识别不准,整个教育扶贫一直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因此,要实现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必须建立动态的教育扶贫对象识别系统,包括完善的扶贫对象人口档案、科学的扶贫对象识别程序以及动态的扶贫对象进退机制。为此,首先建立完善的教育扶贫对象人口档案。当然,鉴于建档工作量巨大,没有必要单独建立贫困人口教育档案,而是将其与贫困人口常规贫困档案合并进行,只是在贫困档案建设过程中,增长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储量和教育诉求统计。其次,设计科学的教育扶贫对象识别程序。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方法,确定真正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其贫困状况,分析其致贫原因,摸清其扶贫诉求,为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再次,建立动态的教育扶贫对象进退机制,定期重新识别和更新贫困人口信息,及时将返贫人口加入到建档立卡数据库中,并对自然消亡的贫困人口进行销号处理,促使稳定脱贫的扶贫对象及时退出。 (三)教育扶贫项目精准运行机制 教育扶贫项目精准运行是整个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心环节。连片特困地区要实现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精准设计符合贫困人口需求的教育扶贫项目,对症下药。同时,扶贫瞄准时序也需划分轻重缓急,从全面用力转为重点用力。目前,针对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瞄准偏误实际,需要重点完善和优化以下教育扶贫内容。首先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夯实人力资源基础。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贫困儿童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是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生命线。在此过程中,教育扶贫一方面要“控辍保学”,稳定受教育机会数量;另一方面,积极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高义务教育对贫困孩子及其家庭的吸引力,从而整体夯实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源基础。其次,加大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切实性,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再次,更新农民培训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农民培训项目的应有助力。长期以来,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成熟,因而对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养要求不高。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了该地区摆脱贫困的关键因素。因此,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需要做好、做强农民培训,将连片特困地区的广大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 (四)教育扶贫精准考核与监督机制 教育扶贫精准考核与监督机制是教育精准扶贫重要保障,不仅能保障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序进行,还为教育精准扶贫指明方向。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精准考核方式,聘请独立的专业力量对教育扶贫成效进行考核,考核过程中评估指标要求量化,不能量化的也需要采用操作性概念进行描述,确保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另一方面,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力、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目标任务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实行问责和约谈制度。同时,严肃查处挤占、贪污、骗取、挪用教育扶贫资金的违法违纪案件和问题,对教育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保证扶贫资金的安全。此外,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媒体等第三方监督的作用。特困地区教育精确扶贫机制探讨_精准扶贫论文
特困地区教育精确扶贫机制探讨_精准扶贫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