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图书工业回顾_知识经济论文

1998年中国图书工业回顾_知识经济论文

一九九八年中国书业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书论文,年中论文,一九九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市场大幅度滑坡

4月初在昆明举行的’98全国文艺集团订货会可谓规模空前, 但订货码洋却以不足8000万元而创下历史最低值。与前两届订货总码洋的1.1亿元(1996年)、1.2亿元(1997年)相比, 此次订货额的大幅度下降,不禁使诸多发行界人士感叹:图书市场就真的这样直线下滑了吗?

1998年,中国书市在低迷中行进。

图书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减少,房改等政策的出台,使居民消费目标转移,图书成为非生活必需品。重复出版,粗制滥造,精品难觅,也是造成书业不景气的原因之一。

柯云路推出胡万林

1998年初,身患绝症的病人纷纷涌向西安市长安县终南山医院,为的是向“盖世神医”、“当代华佗”胡万林“大师”求治。患者如此相信“神医”,与柯云路所著的《发现皇帝内经》有直接关系。

图书出版后不久,西安市警方一举取缔了胡万林非法活动的窝点,胡于警方缉拿前潜逃。几个月后,《发现皇帝内经》被有关部门勒令停止销售,几乎在同时,司马南、李力研的一部致力于批驳《发现皇帝内经》的新作《太乙宫黑幕》陆续摆上了各地的书摊。这部厚达488 页的书用犀利的笔触拆穿了胡万林、柯云路的谎言。最近,胡万林被河南商丘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书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类图书,无疑是1998年图书市场的热点之一。

世纪末的中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人们共同的话题。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则来自潜力巨大的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就是在这一时刻被人们广泛接受的。

1998年3月,北京科技出版社的《知识经济》一书,以10 余万册的发行量,揭开了出版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之后,书业掀起了“知识经济”出版热潮。《知识经济概要》、《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知识经济论》、《知识经济专家谈》、《知识经济全书》、《知识经济100问》等30 余种图书先后问世。

书业刮起隐私风

去年5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绝对隐私》一书。 随着这本书的销售看好,不久市场上就出现了《单身隐私》、《非常隐私》、《贞操隐私》、《情人现象》、《婚内婚外》、《婚之殇》等,隐私题材图书,如影相随,蔚然成风,这些图书的封面设计、版式风格、字体字号大多相似,有的连名字也要与《绝对隐私》作者安顿相近,出现了安琪、安静、安妮……而这些图书并非一家出版社推出的系列作品。某“隐私系列”作品的责任编辑坦率地承认,其编辑作品模仿了《绝对隐私》,是一种市场行为。“隐私题材”走红,是出版业的平庸和出版界某些人发财心切的必然反应。

《欲望船》开出天价

吴长缨花4 万元为自己的小说处女作《欲望船》在《羊城晚报》登一则广告。

据悉,广告刊出后,有数家出版社与吴长缨接洽。最后,今日中国出版社取得了《欲望船》的出版权。由于这部20万字的小说出版前就为公众广泛知晓,所以图书出版后,得以在全国各地顺利铺开。据悉,在文学类作品中,《欲望船》的销势要好于一般作品。

北大图书成风景

借百年华诞之际,种种有关北大的书成为1998年图书市场的一道风景。在这些书中,即有回顾北大历史,寻找精神资源的精品,也有乘机搭车,以堆砌材料为主的平庸之作。由于所出图书太多,除《北大旧事》、《北大往事》等少数作品外,没有多少书给人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网上书店既歇业又开张

’98年网上书店,一是新华书店系统第一家网上书店暂停营业,二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电子交易标准的网上书店开业。

网上购书因为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主要购书方式之一。1996年春,杭州新华书店系统创办的新华书店第一家网上书店,正式面向全球开展销售业务。一年多后的1998年夏,这家网上书店不得已退出网络,暂停营业。其主要原因是网络中还无法实行电子货币结算,用传统邮政汇款的方式,不能体现网络购物快捷便利的特点。

正当有关人士呼吁加快电子货币结算方式推行,促进中国网上书店发展之际,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电子交易标准的网上书店“上海书城”,于1998年12月30日开业。足不出户,即可购书,已不再是梦想。

“二渠道”不再受排挤

从吉林来到西安的王先生乐呵呵地坐在了“第九届全国书市”租赁的书摊前,热情地为大家介绍着新出版的图书。往常,像他这样的个体书商只能在馆外转悠,偷偷摸摸地同别人交易。王先生说:“二渠道‘浮出水面’,能进入全国书市,说明非国有图书发行业地位的显著变化。”

图书发行的主渠道和二渠道是相对于国有和非国有发行渠道而言。书市的主办机构认为,允许国有书刊经营者入市活动,目的是规范和引导非国有书刊经营者经营行为,发挥他们在市场中的积极作用。

性学图书登大堂

谈性色变,是中国特定文化形成的传统,从而导致图书市场性学书籍相对偏少,敏感的书业人士瞄准这一市场空缺,于1998年推出一系列性学图书。

性社会学专家李银河首先掀起了’98性学图书出版热潮。李银河性学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及深刻的剖析。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李银河社会学系列”一推出就引起不小反响,该系列中的《女性的情感与性》销量颇好。

由全国上百名专家编著,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吴阶平任编委会主任的性学著作《中国性学百科全书》,填补了我国性学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代表了当代性科学的水平。

一本书要销千万册

’98岁末,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的科利华集团投资1亿元,欲在3个月内销售1000万册《学习的革命》一书。消息一出,书业皆惊。

1000万册是什么概念?目前普通图书的一般印数在1万册上下, 北京某著名出版社印数在1万册以下的图书占全部图书的近50%。发行5万册,就可列入畅销书行列,发行10万册以上,可谓大火特火。唯领袖人物的选集和中小学教材及部分字典,发行才能上千万册,由上海三联书店引进出版的《学习的革命》声称要在3个月之内发行1000万册。 有人说,这是否是科利华在制造神话。

标签:;  ;  ;  ;  ;  

1998年中国图书工业回顾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