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剂的症状及防治措施_玉米论文

玉米除草剂的症状及防治措施_玉米论文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及缓解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药害论文,除草剂论文,症状论文,玉米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今年玉米田杂草化除过程中,有的农户因对不同除草剂的性能、特点等了解不够,造成用药不当,引起药害。

      一、不同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玉米田常用的有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主要防除阔叶类杂草。适宜用药期为玉米4~6叶期。两种除草剂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21~36克/亩和50~60克/亩。使用过晚或浓度太大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种,常会产生药害。病状主要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侧根生长不规则。

      2.苯甲酸类除草剂。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4叶前)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土壤处理时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亩用有效成分90~100克。苗前使用药剂过量时,玉米初生根增多,向上生长减弱。苗期使用过量则玉米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部分皱缩,心叶呈葱状叶,茎秆脆弱,易倒伏折断;施用过晚,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易倒伏。

      3.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幼芽,对成株杂草无效,对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主要有甲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乙草胺。用量过大时引起玉米矮化,心叶卷曲,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4.均三氮苯类除草剂。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主要有莠去津(阿特拉津)、草净津、氰草津等。用药期为玉米苗后5叶期,药害表现为玉米叶片发黄。

      5.联吡啶类除草剂。为触杀性除草剂,无土壤残留。一般用作苗前除草或苗后定向除草。一旦药液喷溅到玉米植株上,着药部位光合作用立即停止,2~3小时后变色失绿,逐渐枯死。

      6.其他除草剂残留药害。

      二、玉米药害的预防措施

      1.前茬作物慎选除草剂。麦田除草禁用甲磺隆、绿磺隆。在使用苯磺隆、巨星等除草剂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和用量。十字花科作物选对下茬玉米无毒的除草剂。

      2.正确选用玉米田除草剂。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可选高效、低毒、广谱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如乙莠水悬浮乳剂、50%禾宝乳油或50%都阿合剂等混合药剂。苗后使用触杀性除草剂时,应在喷雾器喷头上加设防护罩,并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进行。各类除草剂严禁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

      3.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和剂量。必须根据除草剂特点,严格把握用药时期和用量。

      4.相邻地块慎用除草剂。与玉米田相邻的地块在使用除草剂时,要谨慎用药,防止药剂微粒随风扩散到玉米田伤及玉米。

      5.清洗药具。药具在用前和用后,都要认真清洗。必要时可用2%~3%的苏打水反复浸泡冲洗。

      三、玉米除草剂缓解措施

      施药一周内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药害,立即采取措施缓解药害,进行补救。

      1.土壤处理型除草剂药害。可通过中耕、连续灌水泡田排水,反复冲洗的办法缓解。并在浇水时施入一定量的石灰粉中和酸性除草剂。

      2.触杀型除草剂药害。危害较轻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快长,中耕松土,追施速效肥并浇水,叶面喷洒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以缓和病情,提高植株抗药害能力。

      3.激素类除草剂2.4-D丁酯、百草敌等药害或前茬作物除草剂残留药害。可在玉米幼苗上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如“920”、植物动力2003、绿风95、惠满丰、草木灰浸出液、1%石灰水等),进行激活,刺激玉米幼苗生长。喷药后要立即浇水,以稀释土壤中的残留药液浓度,缓解药害程度。另外,如前茬作物使用除草剂较多,土壤残留药剂可能会危及玉米,也可用活性炭包衣种子,防止药害。

      4.乙草胺、丁草胺、都尔等酰胺类除草剂药害。可使用除草剂解毒剂,如萘酐、R-28725是选择性拌种保护剂,能被种子吸收,并在根和叶内抑制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

      如玉米田药害过重,不能缓解受害程度时,可毁种或改种其他作物,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标签:;  ;  ;  ;  ;  

玉米除草剂的症状及防治措施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