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形势现状及成因分析_政府支出论文

美国经济形势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美国论文,现状及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概览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美国GDP的增长率在2000~2002年分别为3.75%、0.25%和2.45%。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在大量投资、宽松的信贷政策以及减税的刺激下迅速增长,GDP折合成年率增长8.2%,超过第二季度增幅3.3%的两倍,创下了1984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升幅。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远远强于华尔街的预期;此前接受道琼斯调查的经济学家普遍预期增长率为6.1%。

图1 美国2000年以来每季度的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整理汇总而得。

具体说来,近期美国经济迅速增长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第三季度显著回升。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第三季度增长6.6%,是自198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其中,耐用消费品的增长最为突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美国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分别为24.3%和26.9%,而2000~2002年的平均增长幅度只有7.2%。与个人消费支出大幅增加相对照的是美国个人收入并没有大幅增加,2003年第三季度增加了4%,而9月份仅微增0.3%。在收入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消费的大量增加显然是通过借款来实现的,这是受到美联储继续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的刺激的结果。同时,由于第三季度减税措施开始实施,消费大幅上升。

第二,美国的企业支出也呈现出明显的回升势头。美国商业部的报告显示GDP中的消费和企业支出显著回升。美国企业支出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一直在下滑,这正是美国经济2001年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美国的企业在2002年大幅增加了自身的储蓄,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净借款人转变为净储蓄者,并且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的利润来回购股票以及偿还债务。如果按照年利率计算,美国企业总开支增加了11.1%,用于购买设备和软件的开支增长了15.4%。这说明美国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增加自身的投资。美国出现企业开支增加与布什政府的第三轮减税和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政策是分不开的。第三轮减税于2003年7月1日生效,这使得消费者和小企业主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和投资。与此同时,美联储自6月底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以来,已经连续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这是美国自1958年以来联邦基金利率的最低水平,也刺激了个人投资支出。即便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十分强劲,但美联储表示有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维持低水平的利率,认为这将有助于刺激投资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三,第三季度美国出口飙升9.3%,完全扭转了200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降趋势;其中,货物贸易出口增长了7.6%,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了13.2%。与出口形势相对应的是进口仅微增0.1%,这缩小了美国的贸易赤字,对美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促进作用。

第四,科技的迅猛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从2000年美国经济下滑以来,人们(包括专业报刊)似乎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谈论“新经济”了。事实上从美国来看,新经济的作用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由新信息技术所推动的一系列经济变化,而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最为显著。

二、美国生产率和就业的变化及原因

(一)美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在2003年第二季度,美国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达到了6.8%,即使在2002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达到了4.1%。根据J.P.Morgan Chase的分析,美国在过去5年里的生产率增长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自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以年均3%的速度上涨,这几乎是1975~1995年平均水平的两倍。

1.美国劳动生产率上升是技术提高的结果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生产率开始迅速攀升。在生产率上升时,人们激烈地争论这种上升究竟是由于结构变化还是由于经济周期的作用。有些人认为生产率的增长被暂时的投资和产出的扩张所夸大并且会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减缓。自从美国经济在2000年达到顶峰以来,生产率的增长并没有像通常那样下降反而继续上升,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从1995~2000年繁荣时期的2.5%上升为3.4%。这表明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繁荣更多地是由生产力的提高所决定,而不是经济周期作用的结果。

2.IT领域投资向其他领域的外溢现象逐渐显示出来

在美国生产率提高的同时,2000年以来在IT产业部门中的投资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率的提高与在生产中使用计算机和各种软件密切相关。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IT领域的投资并不能够在购买计算机的时刻就立即对物质产品的生产产生促进作用。从历史的经验来看,19世纪末电力的应用并没有立刻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企业必须重新组织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电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才逐渐达到高峰。现在,在美国的IT产业中发生的情况与19世纪末相类似。在电脑业和软件业的投资并没有立即自动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同样需要时间才能将生产调整到充分利用IT产业发展所能够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蒸汽革命使得劳动力从家庭作坊的生产转向工厂化的生产,电力革命使企业在生产中实现集约化,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革命使得企业重新组织生产,从简单地在线购买转向更高的生产效率。然而,这种生产率的提高往往要在IT产业中投资数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3.对美国未来劳动生产率的预测

据估计,美国劳动生产率在未来5~10年内仍然会维持3%~4%的增长率。事实上,这种预测认为IT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将大大高于以前的科技革命。在19世纪的蒸汽时代,英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1%;在20世纪20年代电力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高峰,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3%。本文强调IT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要大于电力革命的影响是基于以下理由:(1)计算机和IT产品比以前的科技产品降价更加迅速,这使得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IT产品。在过去的10年里,计算机处理器的价格平均每年下降35%;与此对比,在1890~1920年期间,电力的价格平均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2)IT产业在经济中的渗透作用要大于以往的科技革命。它可以在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的效率:从产品的设计到会计处理、存货管理等,而电力革命所带来的效率提高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综合分析IT产业的特征,可以预见,IT产业所带来的其他产业生产率的增长仍然会继续维持5~10年。美国是第一个开发IT产业的大国,它还将继续受益。

图2 美国1990年以来失业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整理汇总而得。

(二)美国劳动市场的变化及原因

1.美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经历着几乎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在此期间,美国的失业率也从1992年的7%以上降至2000年的4%,为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随后美国的失业率持续攀升,2001年和2002年分别达到4.77%和5.78%,到2003年6月份已经上涨为6.4%,创近3年来的新高。在2003年9月,美国的制造业劳动就业人数才在年内第一次上升。9月份,美国新增加的就业人数为57000人,但仍然不到该月新增加劳动力125000人的一半,而且多为临时性工作。但这已经是美国就业形势的显著进步,毕竟总体就业人数呈现出上升局面。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雇佣临时性工人的增加往往预示着永久性工作增加的机会,这是经济复苏的迹象。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的企业一直在裁员,这使得在上一世纪90年代末期的泡沫中过多雇佣的人员离开了工作岗位。通过大量的裁员,企业的边际利润开始上升,因此有可能开始雇佣新的劳动力,才会出现总体就业形势上升的局面。

表1 个人收入和消费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年率)

2002年

2003年

 2001年

2002年

GDP增长(实际)

  0.3

 

2.4

  1.3

4.0

1.4

1.4

3.3

7.2

个人收入(名义)

  3.3

 

2.7

  5.1

2.0

2.4

3.0

3.4

4.0

工资、薪酬

2.4 

0.9

  3.2

0.8

1.3

2.5

2.0

2.3

其他劳动所得  4.8

 

7.1

  9.3

9.2

8.4

5.8

3.7

2.9

财产所得存货重估和资本调整

1.8

 

3.9

 -0.5

6.2

6.9

6.8

10.6

15.3

租金收入

 -6.0

3.3

 39.3  -22.3 -32.7  -10.8

-31.9

21.6

股息收入

  8.9

 

6.0

  6.4

6.6

6.1

6.8

7.2

6.7

利息收入

  1.3

  -1.2

4.7

-0.6

0.1

-1.9

2.1

0.2

转移  9.4

  10.0

10.1

5.0

6.5

6.7 

 7.6

5.3

-支付保险金  3.9

 

3.2

  3.3

1.8

1.5

5.4

2.2

2.6

-纳税和其他支付

  0.4

  -13.9

-5.1

-7.9  -3.2  -5.9

3.4 -32.1

=个人可支配收入

  3.8

 

5.6

  6.7

3.5

3.2

4.3

3.4

9.8

个人消费开支(实际)  2.5 3.1

  1.8

4.2

1.7

2.0

3.8

6.6

耐用品 6.0

 

7.3

  2.0

22.8  -8.2

-2.0

24.3

26.9

非耐用品

  2.0 3.2

 -0.1

1.0

5.1

6.1

1.4

7.9

服务  2.0 2.2 

2.7

2.3

2.2

0.9

1.4

2.2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目前存在劳动生产率上升与失业并存的局面。从制造业来看,美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升时生产力的利用率却下降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为81%,而目前却远远达不到这一水平。在2003年9月,美国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仅为73%。

2.美国失业率发展的预测

从就业上升的速度来看,这次就业上升要比历史上的就业上升慢。从美国2000年以来的经济衰退来看,这次衰退不是传统的衰退,而是结构性调整中面临的问题。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美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国外是这次衰退的主要原因。以前企业由于市场需求下降而进行临时性的裁员,在需求恢复时还会重新雇佣工人。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或部门面临结构性的需求下降,在衰退过后的复苏期中下降的需求不会恢复,这种企业中解雇的员工就不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原来在这些行业的工人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其他行业中寻找工作,这要比回到原来工作岗位上重新工作困难得多。这些工人的失业时间也会更长。在美国上一世纪80年代的衰退中,周期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失业大约各占一半;在1990~1991年美国的衰退中,结构性的失业占到了60%;而2001年,这种结构性的失业占到失业总数的80%。考虑到美国这一次衰退中结构调整的因素更多,就业率的恢复要比1990年需要更长的时间。

但是考虑到美国明年将要进行的总统大选,时间因素对布什的连任非常不利。布什和现任政府要想在明年的选举中获胜就必须缓解目前的就业状况,力争将失业率从现在的6%下降到5%左右,这意味着布什政府平均每个月要创造大约25万个就业机会,显然是很大的难题。

三、美国个人收入与消费的概况与变动趋势

在美国的国民支出中,消费占据了约2/3的比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2003年前两季度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均出现显著增长,主要应归功于布什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和美联储低利率所提供的宽松的融资环境。

(一)人收入概况

美国的个人收入由劳动报酬(包括工资、薪酬和其他劳动收入),财产、租金和利息股息等资本收益项,以及转移支付三大块构成,1990~2000年比例分别为61%、26%和13%;扣除社会保险金和税收,以及少量的利息支付和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约为总收入的83%。2003年第二、三季度,美国个人收入分别增长了3.4%和4%,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增长了3.4%和9.8%,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和减税是这轮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个人收入稳步增长,主要是政府增加了对个人的转移支付。2002年以来,政府大幅提高了转移支付,仅政府失业救济和老弱病残者转移支付一项,个人收入在2002年就比2001年增加了665亿美元。2003年前三季度转移支付所得占个人收入比重从10年平均水平的13%上升到了14.3%。其他收入项中,受到经济回暖、固定资产增值等影响,财产所得和存货调整沽值比前几个季度也有大幅增长,但由于就业状况依然严峻,工资薪酬增长速度较慢,整体薪酬水平还没有恢复到2002年第二季度水准。利息和股息等收入在第二、三季度出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反映了企业赢利的改善。

2.减税政策降低了个人支付,使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个人收入的增长。除转移支付增加外,政府从2002年陆续推出的减税政策,仅2003年前三季度税金和其他支付一项就减少了1075亿美元,再加上增加的641亿转移支付,政府的财政扩张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716亿美元,是该时期可支配收入增量的90%。

(二)消费开支概况

图3 各部分消费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年率)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整理汇总而得。

美国消费开支以服务消费为主(约占总消费的58%),非耐用品和耐用品分别占总消费的30%和12%。2003年第三季度,美国个人消费开支增长率为6.6%,比第二季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主要是以汽车为主的耐用品消费和以医疗为主的服务消费带动的结果。

1.耐用消费品开支大幅增长,服务和非耐用品维持稳定增长。2003年耐用消费品连续两季度增长率超过24%.第三季度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开支对消费开支增长的贡献比例约为7:5:3(见图3)。耐用消费品的大幅增长,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财政扩张、持续低利率以及消费信贷放宽等因素,同时还反映了近期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但耐用消费品增长具有较大的波动性,难以长期支持消费开支的稳定增长,而稳定的服务消费增长率(2%)则有助于熨平消费开支的波动。

图4 消费开支构成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整理汇而得。

2.就具体消费品种看,汽车消费和医疗开支增长推动了本轮的消费扩张。在衰退期内,受到收入效应的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开支通常难以削减,因而往往会削减部分耐用品和非必要服务如医疗娱乐的支出,而在复苏期则被压抑的需求将部分得以释放。图4提供了2003年前三季度和本轮衰退期2001年前三季度的消费开支构成的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及配件等耐用品消费、医疗娱乐和其他服务消费在开支比重中明显上升,而消费者明显降低了食品和服装,以及交通电力和住房有关的服务支出的比重,能源和汽油消耗比重则维持一致水平。

3.消费物价温和上涨,消费者信心比去年有所恢复。近期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温和上涨,8月和9月均为0.3%,1~9月累计上涨2.1%。服务价格指数和非耐用品价格分别有小幅上升,但耐用品价格指数却继续下降,从年初的85.6降低到83.72,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家用电脑等高科技产品随着更新换代而进行的价格调整,以及汽车市场上清理库存降价促销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恐怖袭击、经济衰退和战争的冲击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3月伊战前滑落到1993年10月以来的最低77.6点,而在9月份和10月份已经回升到87.7和89.6点,表明消费者对于经济趋暖有相当的信心,但由于反恐战争的长期性以及国内失业等问题的困扰,消费者的信心仍未恢复到9·11袭击之前的水平。

(三)美国近期个人收入和消费的发展预测

2002年以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更多的是政府财政政策扩张的一种短期结果,但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并不能够持久,巨额财政赤字带来的压力,必将降低政府未来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平衡赤字的需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对私人收入的攫取,因此,长期看来,资本收益(利息、股息和财产租金收入)和劳动所得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源泉,而这两项主要取决于整体就业水平和企业盈利水平的彻底好转。如果当前美国财政政策能够通过刺激企业投资来实现盈利水平的好转和就业的提高,则将逐步增加个人的工资和薪酬收入,同时,企业投资利润的增加和股票市场的回升,以及低利率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将带来部分资产升值以及股息利息收入的提高,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将给予个人消费以新的动力。果真如此,则消费—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有望步入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当前美国消费者在低利率的刺激下,进行房屋投资和贷款再融资,负债率创下历史新高,而对利率见底上升的预期也将约束消费者未来的开支,加之耐用消费品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更新慢的特点,不可能进一步支持消费的持久上升,如果经济状况特别是就业没有发生根本好转,这种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将无法继续。因此,今后美国个人消费能否平稳增长,最终还是依赖于稳定和宽松的金融环境和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

四、美国的赤字财政:成就和风险

布什总统的经济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推行减税。他的第一套减税计划是在2001年6月推出的,规定10年内共减税13500亿美元,首先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2002年减税的重点是企业所得税,希望通过扩大企业投资来刺激疲软的美国经济。2003年5月,另一计划减税的重点由企业所得转向各种经营利润,股息和红利。据报道,2004年的减税方案将扩大到包括投资者、工资收入和个人储蓄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什政府强调美国社会各阶层、各集团减税的同时,联邦政府的各项开支也在迅速增加。布什就任总统以来,防务开支增加了27%,最近刚刚批准为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追加875亿美元预算拨款。此外,非军事的支出,即每年由国会批准的按程序启动的各项开支,也增加了21%。

事实进展的结果是,美国经济的疲软,各项军事行动、政府减税和更多的财政开支,使美国的联邦预算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布什政府开始执政时,联邦的预算盈余相当于GDP的2.4%,在发达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处于前列。到了2003年末,预算早已转为赤字,达到GDP的3.5%。按照非官方的公布数字,2004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4.3%。

按照布什政府的说法,这是不可避免的。本世纪以来,美国经历了经济衰退,股市震荡,还有恐怖分子袭击以及国内外的反恐军事行动,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巨额开支。此外,农业补贴、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也需要联邦政府增加拨款。如果财政政策得当,预算管理有效,经济效益应是明显的。例如2003年的减税措施,使美国的家庭在今年夏天得到200~25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他们增加了消费开支,刺激了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换言之,只要减税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就可以增加税收,再辅之以有序的预算支出管理,最后就能消除预算赤字。

美国官方试图用下列预算方案来说明目前的预算赤字并非不能够摆脱,而且是相当合理的。按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近的预计,未来10年的联邦预算赤字将达到14000亿美元,2004年财政预算赤字将达到占GDP4.3%的高峰,以后逐年下降。2012年将恢复收支平衡,甚至有些盈余。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率,当前为37%,2005年达到40%的高峰,而2013年可下降到30%,比许多发达国家还要低。但是,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都对布什政府的上述过分乐观的估计和预测表示怀疑。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财政状况的变化是可以理解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威胁。预算支出的增加和减税并行,虽然使美国的财政状况恶化,但同时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复苏。而且应该看到,这对缓和以及防止全球的经济疲软和下滑也是有利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1年和2002年世界经济仅分别增长了2.4%和3.0%,而今年的预计可能达到3.2%,但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美国的经济复苏。

从长期来看,美国预算的前景比官方预测所显示的要严峻的多。华盛顿独立的预算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美国官方对于联邦预算赤字的预计规模及其风险是大大低估了。美国到2012年不可能达到预算收支平衡,如果未来10年内预算赤字平均为GDP的3%,就很令人满意了。

预算赤字的消极经济后果会逐渐显示出来:巨额的预算赤字将使美国本来已经很低的储蓄率进一步降低。当美国经济变得宽松时,美国对美元通货的需求将挤压私人领域的投资,从而降低长期的经济增长率。美国多年来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美国过分依赖外国流入的大量投资。美国的巨额预算赤字有可能加重这些外部不平衡并引起全球动荡,甚至一次美元危机。总的说,未来数年内布什政府的巨额预算赤字是否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风险,甚至影响世界经济,是对美国政府的一次考验。

五、美国的国际收支与汇率

2001年以来,由于经济疲软,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低利率和股市的不景气使外国资本流入减缓,美国的经常帐户情况继续恶化,美元对主要国家的汇率也大幅下降,给美国和国际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对国际经济协调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美国国际收支和汇率表现

1.美国的经常帐户逆差持续恶化,增加了国际收支调整的压力。美国经常帐户从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恶化,2002年逆差额为4808亿美元,占GDP的4.6%,2003逆差进一步扩大,第二季度逆差达1387亿美元。由于美国的服务项目和资本收入项目持续顺差,因此,经常帐户的逆差主要是贸易逆差导致的,2002年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达4180亿美元。从逆差来源看,东亚地区的中国大陆、日本、台湾地区等是主要逆差来源地。因此,美国国内对东亚地区汇率调整,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明显。

2.资本流入放缓,对外债务不断积累。美国的资本流入从2000年开始逐步下降,2002年流入下降了580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降到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由于资本流出的降幅更大(下降了1709亿美元),从而使净流入反而有所增加,对外债务不断积累。2002~2003年,因为利率降低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外国证券投资集中购买美国公司债券,而外国中央银行为管理汇率的需要,也持续购买安全性较高的美国财政部债券。截止2002年底,东亚官方外汇储备积累高达1.2万亿美元,占美国对外净负债的一半左右。

3.美元持续贬值,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安。2001年美国步入衰退以来,美元对主要国家货币均大幅下跌。与2001年1月相比,目前美元对日元和欧元已分别下跌了10%和34%;如果从美元对日元的高点(1998年144.68日元)计算的话,美元已经下跌了32%以上,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和实际加权汇率也从2001年以来下跌了16%。美元的持续贬值,引发了对于美元崩溃和全球经济走低的担忧,东亚地区对美元汇率维持相对稳定,使得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调整,引发了上述国家同东亚地区国家汇率之间的矛盾,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二)美国经常帐户赤字原因分析

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是一个长期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旺盛而储蓄不足,从而长期形成缺口,但近年来逐步恶化,也有一些周期性和外源性因素。

1.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下,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集中在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上,而进口则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90年代以来,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而一些传统制造业在利润和市场驱动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外移,寻找海外加工基地,增加了这部分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国内新兴科技产业尚未进入成熟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外需求,IT行业的泡沫破灭对生产能力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不能够形成较稳定的出口。因此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

图5 1980-2003美国经常帐户与联邦政府赤字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整理汇总而得。

2.从世界经济形势看,2000年以来美国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欧洲和日本经济疲软,日本经济长期不振,而欧洲则处在缓慢增长和停滞的边缘,都使得对国外的需求不振,难以拉动美国的出口。

3.从资金流动的观点看,较高的资本回报以及国际硬通货的低风险投资特征,增强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元资产的旺盛需求,这种资本持续流入的状况促使美元汇率曾经一度维持较高水平,从而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的经常帐户。2001年以来,美国连续降低利率,股市亦进行了深度调整,导致回报下降,国外资金流入缓慢,而消费和投资增长具有一定的惯性特征,也使得经常帐户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美国经常帐户的状况,如美国国内贸易限制,特别是对高科技产品和所谓涉及国家安全的产品的出口限制阻碍了美国的产品出口;又如农产品问题上与日本和欧盟的分歧,也降低了其削减逆差的可能。

(三)美国国际收支和美元汇率的展望

1.由于美国经常帐户逆差具有结构性因素,中短期内难以避免,因此,只能在总体上求得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鉴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近期迅速扩大,当务之急,首先是通过国内紧缩财政开支和适当的政策调整,加上国际协调,来设法扩大商品和劳务出口,缩减进口,力争将美国经常帐户逆差降低到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如相当于GDP的3%左右。

图6 1997-2003年美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

应当指出,现在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全球经济进一步转暖,将有助于美国降低其经常项目赤字,及其整个国际收支的改善。但是,如果美国坚持在世界范围内穷兵黩武,继续扩大军事开支,那么改善其国际收支,只能是一句空话。

2.美元持续温和贬值,也将有助于降低贸易逆差,但应该避免剧烈贬值给世界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巨大伤害。

2001年开始,美元有效汇率已经贬值15%以上,弱势美元提升了美国公司海外业务的利润,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根据J曲线效应,这种贬值带来的国际收支的改善将在一到两年内逐步显现。Fred Bergsten估计,要想使美国贸易逆差缩小到GDP的3%,美元加权汇率至少再贬值15%~20%;Ken Rogoff则预计如果要使美国贸易逆差扭转至少需要美元贬值35%,美元的中短期贬值将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贬值如过于迅速,直接后果就是国际资本大量流出美国,导致股市和汇率进一步下挫,同时,刚从通货紧缩阴影走出来的世界经济有可能再陷入泥潭,而美元剧烈贬值所带来的官方储备、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利益再分配,也必然使得国际经济纠纷更尖锐。因此,当前国际协调的重点,应是谨慎安排,防止美元过于迅速贬值给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六、美国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美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1995年以来,世界累计增长的60%来自于美国。美国国内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3.7%,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国内需求增长速度的两倍,这种旺盛的需求主要来源于美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良好的增长预期,以及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其他各国也源源不断地为美国的消费和投资提供商品和服务,并且购买美国的金融资产来支持美国的支出。其结果是,80年代以来美国持续贸易逆差,1985年美国更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演变为最大的债务国,2002年末,净对外负债比重为GDP的25%。然而,世界经济过度依赖某一个国家的需求增长,将是非常危险的。伴随着美国金融资产的供给不断累积,将降低其价值和吸引力,而如果外国投资者丧失对美元资产的兴趣,不再为其开支提供资金支持,则美国的开支链条将出现断裂,企业将降低进口,削减海外直接投资,同时也使得高度依赖美国的国家经济停滞不前。长远看来,如果美国不能够增加国内储蓄,降低国内需求,则世界也不会无止境地为其庞大的开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美国当前的情况,同上世纪80年代初期颇有相似,在经历了经济衰退后,国内存在巨额财政赤字和巨额贸易逆差(当时占GDP的3%),而国内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外移,由此产生的失业问题使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要求政府增加贸易保护条款,并且在国际上对盈余国施加货币升值压力。当时,在国内削减财政开支计划受到阻碍后,里根政府选择了后者,利用国际经济协调来试图达到削减贸易赤字的问题。1985年召开广场会议,六国联合干预汇率,并且达成了其他国家扩张国内需求,美国削减财政赤字等协议。借着美元汇率贬值,美国降低了其巨额的贸易逆差,但也拖延了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掩盖了其国内储蓄不足的根源。

应该看到,世界经济的形势在20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较好水平上,有能力扩张需求;而且当时美国对外贸易高度集中,仅日德英法等几个国家就占了美国对外贸易的40%,美国同上述国家的盟国地位便于国际协调,能够在短期内达成比较可行的协议。而目前世界经济正从经济衰退以及投资泡沫破灭中恢复。通货膨胀率低于80年代中期的水平,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美元的贬值使这些国家通货紧缩的压力更大。日本经历了失落的十年之后,其经济地位有所下降。欧洲的主导国家德国也处于经济停滞的边缘,并且由于欧洲中央银行专注于欧元区整体的整合与一体化标准的实现,欧洲区内的政策协调犹自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美国的另一个主要贸易伙伴群体东亚各国实施实际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而使当前美元贬值的分量更多落在日本和欧洲身上,也加大了各国间的摩擦。概括来说,靠美国一国经济带动世界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确实力不从心,而再度进行国际政策协调实际上也困难重重。

因此,当前解决之道在于,美国应从内部推行紧缩的财政,推行结构性调整,提高企业的活力以扩大税收基数,从而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国民储蓄,并且刺激私人的投资;在贸易政策方面,降低本国对某些出口产品的单方面限制。从外部讲,当前美元的适度贬值将有助于降低美国的贸易赤字,而其他国家在经济复苏期间,也应该适度进行扩张性的政策,刺激内需,同时降低本国经济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以使全球经济走出紧缩。目前全球的利率水平已降到了历史的低点,将有助于未来两年内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迅速崛起的大国,在构造全球制造业平台的同时,也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当前应该适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某些贸易政策的做法,从鼓励出口转向中性的贸易政策,促使企业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以此推动本国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真正提高本国产品的实际竞争力。而运用外汇储备进行政府采购,放宽私人持有外汇等措施,将在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标签:;  ;  ;  ;  ;  ;  ;  ;  ;  ;  

美国经济形势现状及成因分析_政府支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