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的产生是人类智慧的创造,建筑行业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也不断适应着社会,无论是在质量、安全、适用以及美观等方面都在不断地更新优化,基础性建筑行业做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更新,建筑行业得到了更高新的技术支持,使传统的钢结构技术管理方法等得到了改善。本篇文章对钢结构工程施工做出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分析了钢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该方面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技术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业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建筑钢结构是建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钢结构比较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和木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环保节能等特点而更加具有优势。建筑从最简单的遮风避雨、提供生活工作场功能向美观、观赏性、纪念意义、标志性、等功能上延伸。
一、建筑钢结构工程
(一)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概述
钢结构施工的材料主要是钢筋和钢板。通过连接钢构件,如钢梁、柱、钢桁架等其他钢构件进行焊接、螺栓或铆钉,以此来形成建筑物。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时间较短,钢材料比钢筋混凝土等材质的重量要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数使用于大型餐厅、桥梁、体育场等场所,比较适用于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上。当下,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正处于摸索阶段,而建筑钢结构工程所应用的范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尽管如此,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得到完善与发展。
(二)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钢结构类型有轻钢结构、重工业厂房、大空间钢结构、住宅钢结构等。而建筑钢结构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螺栓与铆钉等。建筑钢结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重钢结构、轻钢结构、设备钢结构等建筑形式。建筑钢结构安装的过程如以下步骤:首先,在钢结构安装的过程中要将钢构件的预制和装配在钢平台上进行,并且要按照所规定的安装顺序,保证加工材料的质量,最后将焊接的材料运输到指定位置,考虑到现场安装技术和安装尺寸的改变等条件要求进行现场安装。此外,当钢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存现问题是时,应紧急进行有效的措施。
(三)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特征
建筑钢结构本身的质量远远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特征就是建筑钢结构的优势。因为其自身质量相对较轻,在施工中能够承受住巨大的压力,类似于博物馆的一些建筑结构,完全是靠整体结构来支撑建筑物的力量,自身具有很小的自重压力,并且拥有较强的抗震功能。此外,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常规的建筑,可以随时进行重建,而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不需要更换,钢筋混凝土不具备以上特征。建筑钢结构的施工均采用具有很好的韧性、密度、重量大、材料使用简单、无配筋和硬度的钢材质,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建筑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大大节约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步骤,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节省时间,为工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模式相比,建筑钢结构工程在施工中所使用的人力较少,因此,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工程施工的成本、运输费用、装卸成本、建筑材料成本等也会随之降低。因成本的降低,导致建筑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成本更低,更符合企业施工利益的要求。
二、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的钢材使用单一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钢材,但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的钢材使用比较单一,在与其他材料结合连接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钢结构造价低的优势不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水平亟待提高
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建筑砖混结构施工相比,钢结构施工还不完全成熟,在建筑设计方面尤为突出,目前建筑砖混结构的设计已普遍较成熟,但由于钢结构在承载、自重等方面的区别,使得目前钢结构在跨度、稳定性、质量等设计方面水平较低,设计理念也比较落后。
(三)缺乏专业人才
人才建设是每个行业发展的核心,但由于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在人才培养建设方面也比较欠缺,亟需开发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另外,建筑钢结构施工相关技术标准不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相对滞后、不完善,影响整个行业的规范化,不利于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发展。
三、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路径
(一)严格施工材料安全性能的把关
钢结构工程材料是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也是工程施工技术成本最高的,因此,为了保证施工技术安全、降低成本、控制造价,必须严格管理施工材料。一是选择材料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在设计环节要充分进行调研,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技术规范,选择高技术、高质量的钢材料。二是专门建立材料监理机构,这个机构要由专业材料人员负责,从设计阶段开始到施工阶段以致后期运营交付,提过市场调研来选择高质量的建筑钢材料。三是严格把关材料的安全性,要实行材料入库、材料施工以及材料使用周期的三级检验制度,确保钢材料使用的安全性能。
(二)正确选择钢结构工程的连接节点
连接节点是钢结构构件和构件相连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传递和平衡梁柱内力,但同时也是应力较复杂的部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和柱通过节点相连,从而形成结构,有效地承受重力、风荷载等外部载荷,其性能会直接影响着钢结构的强度、变形、内力分布等整体性能。高强度螺栓板式连接节点因其优良的功能性和经济有效性而被实际工程逐步应用。对于高层建筑钢结构,其主要连接采用刚性连接。与非刚性连接节点相比,刚性连接无支撑的影响,仅靠框架结构抵抗水平荷载,其与铰接连接、半刚性连接点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能保持被连接构件之间的连续性。且通常在对整个结构体系设计计算时将其假定为完全刚接或完全铰接,以此达到简化目的。而工程实际中,梁柱连接都具有一定柔度,并且在外部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传递一些弯矩,实际上属于半刚性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节点考虑真实情况下的半刚性非线性变形,不仅影响其连接的梁和柱的受载特性,而且对钢结构整体的性能也有影响。因此,为评估极限状况下的钢结构性能,有必要在分析中考虑连接柔性的影响。
(三)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
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关键取决于人员的施工技能,也是保障钢结构工程安全质量的关键。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现状来分析,从事一线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总体不高,其中大部分施工人员理论知识比较匮乏,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比例偏大,导致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因此,从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目标来看,一是要采取对相关人员的全面技术培训,迅速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二是施工企业要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制度的执行率;三是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施工人员工作的创造性,激发员工的潜力,保障落实钢结构工程的各项技术措施。
结束语
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兴起和推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保证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更好发展,建筑行业需要加大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抓住时代发展的给予,应对告诉发展带来的挑战,不断地推进技术管理的更新和优化,更好的发展建筑钢结构工程。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筑钢结构的施工管理技术尝试分析[J]. 赵剑波. 建材与装饰. 2017(41)
[2]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探讨[J]. 孙志强. 居舍. 2018(21)
[3]建筑钢结构的施工管理技术[J]. 牛洪涛. 科技信息. 2011(27)
论文作者:覃升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钢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钢结构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刚性论文; 节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