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呢?笔者根据平时教育实践的体会和对教学改革的探索发表一己之见。
关键词:初中学生 思想品德课程 品德培养 策略
一、结合实际,整合教材资源,提高课本资源的实效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感到学生缺乏对思想品德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思想品德讲得太空,太条条框框,理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学生对教师、教材不信服,不愿学习。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使课堂教学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把思想品德的理论观点融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样才能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与吸引力。新课程改革,教材的编写给了我们回归生活的一个契机、一个基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利用手中的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当的筛选、补充、重组,做到不唯书,不尽信书。从课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不陌生、不枯燥,让他们感觉到上思想品德就好像是在感悟人生、体味成长、了解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参与到生活化的课堂中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用环境熏陶人,用措施激励人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非常看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说:“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调动学生参与双边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情感的距离,由“传道型”改为“商讨型”,由“权威型”改为“民主型”,营造“茶馆式”的轻松氛围,要建立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同学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中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上基本的道德关系,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关系有五个层面:理想层面——舍己为人;最佳层面——利己利人;良好层面——利人不损己;基本层面——利己不损人;非道德层面——损人利己。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好的言行适时评价,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或肯定、或认同,即使只是一抹盈满笑意的眼光,或者只是一个表示赞赏的动作,也足以让学生得到满足和鼓励,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修养过程中继续保持上进的激情和冲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塑造自我高尚人格,感召初中生的健康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初中生正值花样年华,不论在身体、智力还是人格方面都处于生长和健全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他们的情感、意志都存在着不稳定性,尤其由于人格未健全,对于善、恶、高尚、卑劣等等问题都缺乏切身的体验和成熟的看法。而除了父母,老师就是他们不断学习和求教的对象,因此,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初中生的人格健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可以有力地推动初中生在人格塑造中的各种转变,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积极的合作意识等良好的品质,以自己作为模范、表率影响和感化学生,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初中生的健康人格。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锻炼学生的优秀品质
在初中思品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欣赏同学的优点,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让学生感受并欣赏自己的成长进步,营造健康的班风和学风。在教学活动中,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学习动力和方向,而且会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所以,思品课教师要以一颗仁爱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还要在学习上多给予学生帮助,及时辅导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在生活中多给予学生关心,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学生改变对教师的印象。
五、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
初中思品课主要以学校、家庭、公共生活和爱国教育为主要内容。这些教学仅依靠课本是难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求思品教师要广泛地收集各种教学资源,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初中生身心得到锻炼。此外,初中思品课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把实践活动评价和课堂评价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良性的循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初中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沙荣富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效推进初中思品教学工作[J].文理导航(旬刊),2013,(12)。
[2]李金苹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思品教学发挥成长引领作用[J].黑龙江教育,2015,(02)。
[3]丁明玲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进行责任心培养的探讨[J].读与写,2012,(07)。
论文作者:鞠洪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学生论文; 人格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初中论文; 层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