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对汉语时间隐喻理解的影响_具身认知论文

压力感对汉语使用者时间隐喻理解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使用者论文,压力论文,时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研究背景

      利用空间构筑时间概念几乎是所有语言共有的隐喻。Clark(1973)发现,时空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种模型:自我在动隐喻系统(ego moving metaphor system)和时间在动隐喻系统(time moving metaphor system)。前者意指认知主体面向未来移动,从自身运动中体会到时间先后的感觉。对于一个步行者而言,落在身后的情景是过去经历的,而出现在前面的事物,则是未来将要到达的。后者将时间比作自发移动的主体,而观察者是相对静止的。若以主体所在的时间为参照点,那么早于该点(过去)为“前”,晚于该点(未来)为“后”。汉语中也存在上述两种隐喻系统(Yu 1998;周榕2000),如“前面还有更大的困难”(自我在动隐喻)和“后面还要争取更大的胜利”(时间在动隐喻)。

      语言学和心理学利用多个实验证明了上述两种时空隐喻系统的心理真实性。McGlone & Harding(1998)首先向两组被试分别呈现自我在动隐喻(如we passed the deadline two days ago)和时间在动隐喻(如the deadline passed two days ago),而后要求被试理解一个带有歧义的时间隐喻句,如The meeting originally scheduled for next Wednesday has been moved forward two days。结果发现,接受自我在动隐喻启动刺激的被试会将测试句回答成星期五,而另一组则会回答星期一,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The metaphor congruency effect)。在此基础上,Boroditsky(2000)、Boroditsky & Ramscar(2002)进一步证明了空间思维对于时间认知的影响。例如,在回答上述歧义句时,到达目的地准备下车的旅客通常需要完成更多动作,倾向于回答星期五,而在乘车中途的旅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倾向于回答星期一,同样显示了自我在动和时间在动两种认知系统的差异。之后的研究者(Matlock et al.2011;周榕2001;刘丽虹、张积家2009)大多遵循这一思路,探讨时空隐喻对时间认知的影响。

      但上述实验无一例外的将时空隐喻作为启动材料,未能考察其他可能影响人们时间认知的因素。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认为,概念知识的表征和加工在一个统一的认知神经网络下进行,语义的理解根植于动作和知觉经验。人在表达概念时,相应的感觉运动信息会被激活,形成一种心智模拟(Barsalou 2008)。按此观点,任何引起感觉运动经验改变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产生变化。目前已有研究初步证实了这一假设。Hauser et al.(2009)发现,易怒人群比正常人群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在动的时间隐喻。根据一般经验,愤怒的情绪容易促使人们去接近目标,激发空间上的靠近动作,如“气得想去打人”。但该项实验没有说明的是,当空间经验远离目标物时,是否会导致人们使用时间在动隐喻。

      Duffy & Feist(2014)近期考察了生活方式对时间隐喻理解的影响。研究表明,英国大学生在理解时间隐喻歧义句时,倾向于采取自我在动隐喻,而行政人员更多选择时间在动隐喻。所以如此,是由于学生支付学费,是商品的购买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生活方式轻松,面临的时间压力更小。相反,行政人员由学校支付工资,必须按照合同完成工作时间,时间压力更大,生活方式紧张。但我们认为此标准并不十分可靠。由于学分和毕业压力,学生并不能完全自由地支配时间。此外,国外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还需要付出时间准备考试、兼职工作赚取学费等。虽然行政人员每天需要工作八小时,但研究者根本无法控制与知晓其上班时间内的工作量,故受试可支配时间的多少,并不一定与生活方式的松紧成正比关系,将二者视作不同生活方式代表人群的做法偏理想化。

      文献回顾表明,现有研究仅涉及部分个人因素对时间认知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具有不同压力感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uffy & Feist(2014)采取的问卷调查法,考察压力感与时间认知的关系。研究开展依据有三:首先,尚无研究探讨压力感和时间认知的关系,而压力感是现代社会人们经常感觉到的一种情绪状态(Jackson 2014),其是否会引发人们感觉运动经验的变化,进而影响时间认知值得探讨;其次,与时间灵活性不同,压力感可以通过量表加以测量,实验的生态效度可以得到提高;最后,根据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假设,对时间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须基于感觉运动的加工(Lakoff & Johnson 1999)。不同的情绪状态会激活一定的感觉运动经验,从而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可以设想,更强的压力感会促使人们采取逃离动作,这是由于所有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更愿意靠近带来愉悦感的目标,而远离可能带来损害的事物(Gray 1990)。前人研究中的“愤怒”概念主要引发人们空间靠近的知觉经验,而压力感恰好与此相反。认知主体空间上的退后意味着时间的向前,与时间在动隐喻方向一致。针对上述假设,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压力感是否会影响汉语使用者的时间隐喻认知;2)压力感引起人们感觉运动经验的变化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3)时间隐喻加工的具身认知特征。

      2.实验1:压力感对时间隐喻认知的影响

      2.1 被试

      研究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法,从国内某所中学抽取高一和高三学生各30名(男、女各15名),平均年龄为16.2岁,均为汉语母语者。之所以选择高一和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整体压力普遍大于高一学生,二者又在其他指标(如年龄、教育背景等)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对60名受试进行压力访谈,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陶沙、刘霞(2004)编制的压力感问卷进行测试。在该问卷中,我们要求被试对近一个月内感受到某种压力或烦恼的次数进行评价,从1到5表示从没有到非常多,在某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体验到的压力感越强。根据调查结果,将高一学生中压力感较强的5名学生,以及高三学生中压力感较小的3名学生排除在实验之外,最终得到高一和高三有效被试各25名和27名。

      2.2 实验材料与过程

      为增加实验的对比性,问卷上的题目采用与前人相同的问题设计,表述如下:“原定于下周三的会议向前推移两天进行,请问会议周几召开?”实验通过委托学生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完成,要求受试根据直觉快速作答,不要随意更改答案。受试仅被告知实验的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如何管理时间,答案并无对错之分,不允许相互讨论,作答时也无需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所有受试完成题目以后,收回问卷,有效问卷为52份。

      2.3 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

      

      2×2四格表检验,压力感和时间隐喻的交互作用显著,

=42.34,p<0.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对于压力感大的被试而言,大部分被试(74%)倾向于回答星期一,使用的是时间在动隐喻,

=23.04,p<0.001。对于压力感小的被试而言,被试(72%)倾向于回答星期五,使用的是自我在动隐喻,

=19.36,p<0.001,与实验假设基本一致。这说明,压力感与时间可以通过隐喻建立映射,压力感较强的汉语母语者,在认知上往往执行躲避或逃离动作,故倾向于采取时间在动的认知模式。压力感较小的受试,主体移动的可能性较大,更容易采取自我在动的认知模式。虽然本实验证明了压力感会对汉语使用者时间隐喻的认知造成影响,但压力感是否通过激活相关的感觉运动经验影响时间的空间表征却无从知晓。换言之,该实验无法证明压力感激活人们有关逃离的感觉运动信息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2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3.实验2:压力感诱发事件对空间表征的影响

      3.1 被试

      两所高校共30名本科生(男13名,女17名)参加了本实验,均为汉语母语者,平均年龄为21.8岁。

      3.2 实验材料与过程

      被试被安排至一安静大教室完成问卷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要求受试在阅读完一段表述后,对时间歧义句做出回答。首先,所有调查对象被分成两组(各15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随机分配阅读一个压力感诱发事件或一个中性事件。压力感诱发事件表述如下:“原定于下周三的期末考试(本次考试成绩将会寄送给家长)向前推移两天进行”,中性事件是“原定于下周三的会议向前推移两天进行”。在相关事件阅读完毕后,两组受试被要求写出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期末考试/会议何时举行?

      2)下列何种表述更符合你的感受:①我离考试/会议越来越近;②考试/会议离我越来越近

      主试告知被试根据直觉快速作答,不要随意更改答案。答案无对错之分,只要自己觉得合理就行,不允许相互讨论。被试完成题目后,由调查者统一收回问卷,有效问卷为30份。

      3.3 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

      问题1统计结果表明,事件类型和时间隐喻的交互作用显著,

=56.46,p<0.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阅读压力感诱发事件的大部分被试(73%)回答“星期一”,倾向于使用时间在动隐喻,

=21.16,p<0.001。阅读中性事件的大部分被试(80%)回答“星期五”,倾向于使用自我在动隐喻,

=36.00,p<0.001。问题2统计结果表明,事件类型和空间经验的交互作用显著,

=60.75,p<0.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阅读压力感诱发事件受试的回答大多(67%)为“考试离我越来越近”,

=11.56,p=0.001。而阅读中性事件的受试有87%回答“我离会议越来越近”,

=54.76,p<0.001。这说明,压力感导致人们在心智中执行了相关的动作,激活了运动通道经验,证明了压力感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4.总体讨论

      4.1 压力感与时间表征具有隐喻一致性效应

      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其本质乃是用具体的事物理解更为抽象的事物。例如,人们必须借助具体、有形和熟悉的空间关系才能实现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大量研究表明,时间隐喻的形成依赖于具体的空间经验(Boroditsky 2000;Bottini et al.2015)。空间运动方向的改变会影响时间的表征和加工,从而出现“隐喻一致性”效应。但先前实验多是直接考察人们如何将空间范畴和空间关系投射到时间范畴和时间关系上,而没有关注某些抽象概念(如压力感等)可以通过改变空间经验,间接地影响时间隐喻系统的使用。

      本研究的两个实验尝试引入压力感这一变量,考察压力感如何改变感觉运动经验,并且进一步影响人们对时间关系的推断。实验1发现,随着压力感的变化,汉语母语者会使用不同的隐喻系统对时间关系进行推断。具体表现为,较强的压力感导致人们在心智中执行远离行为,主体在空间中的倒退相当于时间的往前,促使被试更倾向于采取时间在动隐喻系统。与此不同的是,当压力感较弱时,人们往往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从事各种活动,体现的是自我在动趋势,因此在时间关系的理解上,也倾向于采取自我在动的空间隐喻,从而证明了压力感可以通过空间与时间发生作用。实验2进一步指出,人们能够借用可以直接感知的空间概念理解压力感。压力感诱发事件激活了被试头脑中相关的空间意象图式,促使其做出逃离动作,并且对被试的时间表征产生影响,说明压力感的空间隐喻表征具有心理现实性。

      综合两个实验来看,当中的两个研究对象——压力感和时间——看似不具有直接联系,但二者实则具有空间关系这一共同的体验基础。Lakoff & Johnson(1980)指出,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基本特征。我们需要借助身体经验,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概念系统的跨域映射,形成抽象概念的隐喻表征。一般而言,人类的认知是由空间域向时间域,以及其它抽象认知域辐射的,这就是人类对整个物质和非物质世界的认知过(李恒2014)。目前已有实验表明,空间意象图式会对权势(Zanolie et al.2012)、宗教(Meier et al.2007)等诸多抽象概念产生影响。本文为上述发现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当人群具有较强的压力感时,主体相关的身体经验会被激活,并引发有关逃离的感觉运动经验,导致人们在心智层面实施远离动作,其方向与时间在动隐喻趋向一致,因此更多受试采取时间在动隐喻系统对时间概念进行表征和加工,从而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

      4.2 概念隐喻的具身认知特征

      具身认知观下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身体与外部世界形成互动,各种空间关系反复作用于身体,并由此构成了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认知来源于具身化的细节,即具有各种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Lakoff & Johnson 1999)。本研究也为压力感和时间隐喻的具身认知性提供了证据。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的空间或者时间等启动条件,都与受试的时间隐喻系统具有直接联系。本文进一步提出,认知主体可以利用直接感受得到的空间关系,将其作为具身认知的桥梁,同时实现对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抽象概念(压力感和时间)的理解。周榕(2001)认为,空间是人类生活早期最早发展起来的能力。为了生存需要,人类不得不四处移动,正是这种向四周的移动,提供了空间方位感,形成了空间的表征。人类的认知结构中充斥着大量空间隐喻,即存在着空间意象图式向抽象领域映射的机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趋利使生物习得更强的生存能力,避害使得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空间上的靠近通常被用于映射抽象经验的积极领域,例如,“她的美丽对我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反之,空间上的远离则被用来形成抽象经验消极领域的隐喻表征。例如,“我和他的感情越来越疏远”。当预先储存的感觉运动信息被激活时,就会形成对感觉运动经验的模拟。

      具身认知主义认为,概念是人类利用身体和世界进行互动而产生,并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够被理解(Lakoff & Johnson 1999;Barsalou 2008)。认知主体以身体经验的方式记录、储存以及提取概念知识,这就意味着感觉运动系统很大程度上也是概念加工系统。感觉、运动和心理表征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管辖主观经验和感觉运动经验的神经元是相同的。神经元的模拟功能导致个体在进行概念加工时,身体感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Feldman 2006)。实验2发现,当被试阅读完毕压力感诱发事件后,会在概念层面自动诱发产出远离动作。这表明,直接的情绪表征和社会线索可以引导注意力自动转移至隐含的空间位置方向,即压力感引起人们感觉运动经验的变化具有心理现实性。这同时说明,空间图式与概念表征有内在关联,抽象概念(如压力感)可以通过隐喻映射机制影响空间运动特征。

      Williams et al.(2009)提出,人们可以通过隐喻的架构机制,将空间经验和感觉运动形象投射至一个缺乏直接参照原型的抽象概念。本研究进一步指出,两个在认知上本来毫无联系的抽象范畴(如压力感和时间),也可以通过同一个具体概念(空间经验)连接起来,进而发生相互作用。这是由于二者在感觉经验上的相似性,如人们都可以通过在空间中的运动来体验压力感和时间。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强调空间经验对时间隐喻加工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个体因素在时间关系推断中的影响。在对时间隐喻的理解过程中,个体还会受到生活方式、压力感等因素的影响,无意识地执行与概念有关的动作,而后才以具身模拟的形式,利用空间经验对时间进行加工。接下来,我们结合相关成果,进一步阐述上述两个离线任务中受试时间认知的加工过程。

      4.3 概念隐喻的离线和在线认知

      Lakoff & Johnson(1999)指出,人类的认知深深植根于身体经验。概念结构来源于人们与世界持续的相互作用,并且最终由身体结构塑造。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实际上是神经回路的形成。大脑将感觉运动区的激活模式投射到高级皮层区,形成初级隐喻。这种映射说明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须基于感觉运动经验的加工。在此基础上,Wilson(2002)进一步区分了在线具身(Embodied online)和离线具身(Embodied offline)。在线具身是指直接发生在真实环境中的认知加工,主要在高层认知中起核心作用。离线具身是指当认知脱离了真实的环境时,认知操作依然无法脱离在线认知编码的感觉运动信息的影响。本研究中不同压力感对时间概念加工的影响,本质上乃是一种心理模拟,属于离线认知的范畴。但神经科学研究研究表明,个体以具身模拟的形式对概念进行理解,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与概念有关的动作。换言之,具体概念的加工会引发身体运动的变化(Willems et al.2010)。如van Dam et al.(2010)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加工有关身体动作的词汇时,会迅速激活大脑中控制相关感觉运动经验的区域。这说明,人们对时间概念进行在线加工时,主要以具身模拟的形式进行。根据具身认知理论(Lakoff & Johnson 1980;Vilarroya 2014),人类祖先认识世界的起点是自己的身体,思维带有明显的“体认”特征。空间关系在身体经验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又反复作用于身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隐喻。隐喻的本质乃是通过某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类的事物,是从具体概念域到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由于经验的完形感知结构,空间关系可以用于表征时间和压力感等抽象概念,并进一步派生出多个隐喻表达式。

      从时间的空间表征来看,运动视角的变化导致人们在时间轴上对“前”“后”的不同认知。例如,在自我在动系统中,“前”被用于指示未来或稍晚发生的事件,如“面向未来”或“战争已被抛诸脑后”。相反,在时间移动系统中,“前”被用于指示过去或较早发生的事件,如“前天”或“会谈之后的晚宴”(陈燕、黄希庭2006)。从压力感的空间表征来看,人们在面对会带来较强压力感的事物时,通常会采取向后退缩的行为方式,而在压力感较小时,会执行勇往直前的动作。综合来看,这些特定的空间信息和身体运动状态,与时间和压力感之间建立了映射,成为抽象概念表征的基础成分。在实验1和实验2中,尽管被试对时间关系的判断都属于离线认知,但结果显示,具有不同压力感的汉语母语者对时间隐喻系统的选择出现了偏好。可以设想,如果被试在线加工时身体状态信息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被试在离线加工时,就不会呈现出上述变化。可能的解释是,受试在具有不同强度的压力感时,心智中会激活往前或往后的动作经验,实现对空间关系的具身模拟,从而影响其对时间隐喻系统的使用。这一结果说明,被试对时间隐喻的离线认知加工,依然需要借助在线认知时编码的感觉运动信息,二者都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特征。

      本研究以前人没有涉及的压力感作为影响因素,考察其对汉语使用者时间隐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1)压力感较强的被试倾向于采取时间在动隐喻系统推断时间关系,这是由于其在心智中通常执行逃离动作,认知主体在空间上的退后相当于时间的向前运动。压力感较弱的人群恰好与此相反;2)人们可以利用直接感受得到的空间关系,将其作为具身认知的桥梁,使不同的抽象概念(如压力感和时间)产生联系;3)压力和时间等抽象概念的离线认知加工,会受到在线加工时编码的身体运动状态信息的影响,二者都具有具身认知的特征。当然本研究属于行为实验,意在通过推论,确认压力感会影响汉语使用者对时间关系的推断。未来的研究更可以通过神经科学(脑电和脑成像)等手段,进一步考察压力感和时间隐喻的加工进程,以及相应脑区的变化情况,以求更为精确地证明二者在认知上的同一性。

标签:;  ;  ;  

重音对汉语时间隐喻理解的影响_具身认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