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需要仪式感
□ 森 森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仪式感,仪式是内容的表达,感情交流的渠道。美国儿童家庭教育家哈特撰写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对家庭教育的仪式感充分肯定,还提出一个有趣而且容易实践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一个释放情绪和反思的地方
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在生活学习当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事情导致自身情绪的变化。父母工作不顺利,恰好这时孩子犯了错,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成了父母发泄情绪的对象。这种转移情绪的做法十分不可取,容易伤害双方的情感。
1.2.1 对照组 对患者每个月开展1次肺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包括COPD相关知识、肺康复理念,指导戒烟,给予氧疗、药物治疗,共治疗20周。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并不限制,我们有意识地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讨论。“我很生气”,“我很沮丧”…… 围绕着这些情绪展开讨论,对于不同的家庭成员所产生的情绪,我们不必加以批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情绪波动的权利,我们要学会尊重彼此。这种家庭会议刚好为孩子和父母提供了一个时间、一个地方,共同释放自身的情绪,起到反思的作用。
2017年1月,天成控股财务部门开始进行利润测算。在1月20日左右,财务总监马某岚向董事长王某生等高管汇报了2016年利润测算数据。
家庭会议,加强了彼此的信任和归属感
家,是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属。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对家庭没有归属感。我们扪心自问,你在这方面做了什么?是不停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还是不厌其烦地对孩子唠叨?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的时候,你心里委屈。当家里出事了,孩子不闻不问,你心里难受。这都是一厢情愿无底线的付出导致的结果。不是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孩子回报,这是一种道德绑架。而是让孩子明白,家庭是爱的结合,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付出是因为彼此有信任、有归属感。
家庭会议不必搞得那么严肃正式。本质上,家庭会议是一个交流情感的活动,没有人会喜欢在严肃的气氛中讨论事情。
在家庭会议上,彼此的约定让每个人得到安全感和被信任。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只是聆听,不发表任何意见。充分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权利,平等交流。会议进程中,没有责备、谩骂和批评,避免家庭会议变成批斗会。
家庭会议,仪式感的多样化
定位信息:本端IP=11x.xx.xx.5,对端IP=22x.xx.xx.115,路径接口类型=GTP path EPC,框号=0,槽位号=13,进程类型=PCP,同类进程序号=0,PLMN网元间的接口=S10;
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或者父母一方在工作上有所进步,家庭会议的策划者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惊喜。既为生活增添色彩,也能达到与孩子交流的效果。
对于事情的讨论,也可以放手让孩子来制定会议的方案,孩子来主导会议的进程,这也是孩子发声的一个渠道。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更能帮助孩子换位思考,理解更深层次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家庭的教育。好的家庭教育,需要仪式感。为了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归属感,满足家庭的需求,我们有必要恰当地增加一些仪式感,用可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扫码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