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速双源CT双能量技术检测尿酸盐结晶的应用浅析论文_包陈坚,侯珺

宁德市医院放射科 福建宁德 352100

【摘 要】目的:评价炫速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在检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结晶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28例临床已确诊为痛风且临床查体已有痛风结节的患者,以及15列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在炫速双源CT上进行双能量技术扫描手或足,并采用双能量能谱分析法中DE GOUT软件自动分析图像后,以绿色伪彩标记尿酸盐结晶,同时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根据关节有无尿酸盐结晶沉积将结果判定为阳性或阴性。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差异,来记录双能量CT是否能够显示尿酸盐结晶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28例痛风患者中的27例可显示多发骨内或骨外尿酸盐结晶,以指(趾)间关节及周围周围软组织为著,另有1例未发现尿酸盐接触,对照组未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能以绿色伪彩的形式显示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无创性。

【关键词】双能量CT;痛风; 尿酸盐结晶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technique in detection of uric acid(UA crystals in joints or periarticular structures in patients with gout.Method:A total of 28 patients underwent DECT of a painful joint and 15 control patients were included.A material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was used to identify uric acid.Two trained radiologists evaluated the dual-energy CT images and classified the examination findings as positive or negative for the presence of uric acid crystals.Result:UA deposit was observed In 27 cases of 28 patients with gout,and no UA deposit was observed in 1 cases of 28 patients with gout.No UA deposit was observed in all 15 control patients.Conclusion:DECT is a sensitive and noninvasiv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uric acid deposits in joints and periarticular soft tissues in patients suspected of having gout.

【Key words】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Gout; Uric acid crystals

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临床上诊断痛风的手段较为局限,主要依靠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以及临床表现作为诊断依据,而X线、CT及MRI也可以通过发现骨骼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钙盐沉积,对痛风石做出诊断,但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限。双源CT双能量扫描时两个球管以不同的管电压发出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进行同步螺旋扫描,由于尿酸盐结晶存在不同的能量衰减,就可以通过双能量技术准确的检测出体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及其分布范围。双源CT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在最近几年国内也有不少报道 [1-3]。本研究通过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痛风患者进行手足等关节成像,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尿酸盐结晶检测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28例临床确诊为痛风的患者为病例组(试验组),所有病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28例中22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32~71岁,平均55.6岁。选择同期到本院就诊的非痛风患者1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0~68岁,平均51岁,4例为不明原因关节疼痛患者,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1例关节骨折患者。病例组中有26例血尿酸升高,2例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病程3个月~12年不等,有16例患者在距离1个月内有痛风发作。

1.2 检查方法 由1名放射科医师在行双能量CT扫描前对每例患者手、足关节进行体检,记录双手及双足痛风结节数目及所在部位。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行CT扫描,CT扫描机采用德国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Flash),工作站采用西门子MMWP(Syngo Multi Modality)工作站。扫描方式:扫描双手时采用俯卧位,头先进。扫描双足时采用仰卧位,足先进。扫描参数:A球管电压140 KV,有效电流55 mAs,B球管电压80 KV,有效电流234 mAs。准直器64×0.6 mm,螺距0.7,球管旋转时间0.5 s/圈。

1.3 图像后处理方法 采用DE GOUT软件处理:将重建层厚0.5 mm,间隔0.5 mm,卷积核D30f的图像调入DE GOUT软件,自动分析生成有无尿酸盐结晶的彩色标记图,检测到的尿酸结晶呈绿色标记。

1.4 图像评价 评价部位为关节、周围滑膜及韧带肌腱走行区,关节腔及关节周围出现片样及点片状绿色标记区。而绿色标记区出现在皮肤、指甲及后跟等部位则不认为是尿酸盐结晶。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评价,记录双源CT检查到的每例患者双手及双足周围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病症数目。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出 试验组28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27例发现有尿酸盐结晶沉积,1例未发现有尿酸盐结晶,其中双手10例、双足17例检测到尿酸盐结晶沉积。大多数患者在足第一趾跖检测到尿酸盐结晶的沉积15例。另外有7例患者在韧带肌腱走行区检测到尿酸盐结晶沉积。对照组15例患者中均未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与病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沿海地区中海鲜加啤酒的饮食方式更加使痛风成为常见疾病之一,尽早及时的诊断痛风可减少和预防痛风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临床中诊断痛风的手段仍然较为有限,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血中尿酸增高。但是,有一部分患者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都会发展为痛风,而有一部分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其血尿酸水平任在正常范围内,这就给痛风的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痛风诊断的金标准仍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标本中发现阴性的双折射尿酸单钠结晶。但是该项检查为有创性、侵入性检查,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受到穿刺部位、滑液晶体数量的多少及术者经验的影响,另外还存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原理是:当2个球管的管电压和电流不同时(即2套球管处于不同的能级),2个球管输出的X线能量也不一样,因为X线的能量决定X线的衰减程度,当用两种不同能量级的X射线对同一组织进行扫描时,X线衰减度不同,另外,不同组织的X线衰减度也不同,此时2套采集系统进行同步螺旋扫描,通过探测器接收不同能量状态下所采集的不同密度物质的X线衰减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即为双源CT的双能量成像方法 [4]。近年来,双源CT双能量扫描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在泌尿系结石的检出及尿路梗阻评价和肾功能评定。评价中央型肺癌和肺栓塞患者灌注的异常,及肺癌功能切除性的评价、肺气肿患者减容术前计划的制定及鉴别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等[5],特别是在泌尿系结石的检出和对结石成分的区分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而应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在痛风患者体内检测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研究则也逐渐增多。

本研究分析了28例临床已证实为痛风患者双手或双足的双能量扫描技术的资料,并和15例对照者的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发现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可以通过GOUT后处理软件的彩色(绿色)编码技术直观的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的部位、范围、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方位的多平面重建、容积在现及多角度的3D重建,对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做出更直接、准确的影像诊断,能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本研究病例组中有1例未检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可能原因是痛风的早期发作,尿酸盐结晶沉积太少或是太分散,另外也有可能是CT的容积效应或是图像因移动伪影难以评价。

总之,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能以彩色编码的方式直观、准确的显示痛风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为痛风患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的检查手段,但是否能成为痛风诊断的另一“金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该技术在检测尿酸盐结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检测最小尿酸结晶范畴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炜,薛华丹,曾学军,等.双能量CT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6):645-648.

[2] 郑玲,周长圣,张龙江,等.双源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的初步经验[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2):105-107.

[3] 胡慧娟,廖美炎,田志雄等.双源CT痛风识别技术在检测尿酸盐沉积中的应用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12):1104-1104.

[4] 张龙江,卢光明.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临床研究和进展[J].现代医学成像,2008,6(5):26-29.

[5] 张龙江,卢光明.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1579-1581.

论文作者:包陈坚,侯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炫速双源CT双能量技术检测尿酸盐结晶的应用浅析论文_包陈坚,侯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