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作用及意义论文_曹海燕

邵阳成和手外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06-2016.06收治的患有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流程管理模式,比较其护理满意度、基本生命支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72.0%,相比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交接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制的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对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症状有显著的改善,进一步缓解了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护理流程管理;作用

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需要给予及时的处理,否则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发生,生理功能紊乱、甚至是休克,因此,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1],治疗,同时早期护理过程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临床护理已逐渐被先进的新型的护理措施所取代,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患有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给予自制护理流程管理,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06-2016.06收治的患有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9.5±2.3)岁,观察组采用自制的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9.3±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无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没有设置抢救小组,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自制的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包括有:①建立抢救小组:患者采用抢救小组模式进行救治,合理安排抢救小组成员的任务,使其明确自身的职责,促进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②病情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给患者采血、配血,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抢救措施,要求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抢救的措施、流程、使用药物、细节以及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③呼吸道护理: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常会发生呼吸不畅的情况,患者呼吸道常会有大量的痰液或者分泌物阻塞,造成呼吸异常,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患者进行吸氧、排痰处理,使用呼吸机、多功能监测仪等对患者的身体特征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吗,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④科室间协调护理:患者常常会有多个疾病的发生,需要多个科室进行协调,及时记录和反馈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赖感。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满意(80分以上),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以下),护理满意度为(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记录患者基本生命支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交接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记录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给予X?/t检验,采用( ±s)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若P<0.05说明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时间(6.2±1.0)min、术前准备时间(22.2±1.5)min、交接时间(10.1±2.2)min,对照组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时间(9.9±1.5)min、术前准备时间(36.5±2.7)min、交接时间(15.6±3.7)min,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是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原因很多,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2],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该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全面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损伤、及时给予止血措施,缩短患者的复苏时间,缓解其疼痛,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3]。护理流程管理重在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措施,组建抢救小组,抢救小组的成员均是经过严格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人员,根据小组成员的情况合理安排各自的职责,有利于抢救措施的顺利进行。因为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可能会有多种疾病的发生,需要及时协调相关的科室进行协助抢救,提高医院的治疗效率[4]。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患有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72.0%,相比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使用自制护理流程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交接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使用护理流程管理可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交接时间以及基本生命支持时间,促进患者身体的进一步恢复。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对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使用自制护理流程管理模式,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自制的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对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症状有显著的改善,进一步缓解了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阙纤沣,陆凤英,黄建琴等.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26(22):59-60.

[2]刘彩霞.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7):133-134.

[3]贾红梅,邓莉莉.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护理流程管理[J].医学信息,2014,5(37):99-100.

[4]李艳.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J].今日健康,2016,15(7):291.

论文作者:曹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作用及意义论文_曹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