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会话的研究综述
刘林慧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 关于网络会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关于“QQ、微信”等网络会话的具体交际类型的研究;关于网络会话语用和语篇的研究;关于网络会话“呵呵”等一些特殊用语的研究,以及对网络会话中出现的特殊符号的研究。目前我国对网络会话研究成果的介绍还比较零散,缺乏全面系统的介绍。本文将对网络会话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关键词: 网络会话;发展;综述
网络会话是网络语言的重要方式,它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方式。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网络会话进行了研究,从历时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下文提到的四方面。
一、网络会话研究的历时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知网上共检索到五十余篇关于网络会话的文章,根据发表的年度情况和研究深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2008年之前,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关于网络会话研究的文章共9篇,研究内容或介绍这种新的交流方式,或预测其发展趋势。这个阶段的网络会话研究语料大都是英文会话,研究速度缓慢。
李先生的女儿是国内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大多数时候,都是李先生独自生活在曼哈顿。按国内一般空巢老人的状况,他该是“蜗居”在一所空旷而孤独的大房子里,自怨自艾,每天要么守着电话,要么站在家门口,数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女儿回来。
浇水时要注意,不要在阴雪天浇水,水温不要过低要在20℃左右,浇水要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浇水后的2~3天内不要是阴天,温度不要过低,防止猝倒病等病害的发生,如育苗土壤湿度过大可用干草木灰撒到苗根部土壤表面,注意不要撒到叶片上,可有效的降低表面湿度,提高温度。减少猝倒病等病害的发生。
我们看到的最早关于网络会话的文章是李凡予(2001)提出中文网络会话语言的词汇出现用语混乱及偏离现代汉语的现象。秦俊红和张德禄(2005)以英文对话为研究语料,指出了网络聊天,可以多话题并列进行,仍保持话语的连贯;结束语列比较简单,没有日常会话结束语的正式。值得一提的是,王春(2006)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话流。
一个礼拜后,粒粒回到自己的城市。开始整理照片和游记,这是她的谋生手段。雪早就化尽了,阳光从窗口探进来,很暖。整理发送完毕,粒粒打开QQ,她答应了程颐,回来之后要给他发照片。
(二)2008年-2016年,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研究网络会话的论文共有27篇,仅2008年就有9篇,研究速度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内容也从简单的网络会话特点变成具体的网络会话交际方式研究和具体的网络会话语研究。例如,张哲(2008)和韩冰(2010)论述了网络会话中的性别差异。黄锦章和田丽娜(2013)研究了网络即时文字会话在语场、语式、语旨三大语域变量方面有一系列不同的变异。王庆玲(2016)用Grice的合作原则对网络会话进行具体分析。2012年和2016年分别只出现三篇论文,关于网络会话的研究似乎陷入了疲软期。
(三)2017年-至今,重新发展阶段
近三年,网络会话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研究网络会话的文章在2018年出现10篇,研究质量也明显提高,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网络会话语用和语篇的研究,以及对网络会话特殊用语和特殊符号的研究。
QQ会话研究:公勋(2006)分析了会话的连贯一致性与会话分析理论在QQ会话中的运用。汪澜(2017)从恭维语及其回应语方面探究QQ聊天中恭维语及恭维回应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关于网络会话中使用频率高和使用范围广的特殊用语,主要集中在对“呵呵”的研究。
二、对网络会话的具体交际类型的研究
网络多人会话的整体结构话轮主要以单句和短语为主,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一)多人会话
多人会话即聊天室会话或群组聊天,主要以BBS聊天室、QQ群和微信群为代表。如:孙晓明,戴培兴(2009)和党小苗(2010)都基于聊天室,研究网络会话违背合作准则。秦德娟、袁毅敏(2009)和沈燕(2014)都提到BBS会话中话轮转换的独特性。袁险峰(2008)分析了QQ群会话的成因和语境,并对群会话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李纲、王馨平、巴志超(2018)研究论文微信群中的会话网络结构及用户交互行为。陈虹(2019)从微信群会话本身出发,分析机构身份与权力,体会会话参与各方的态度和情感,推断社会心理,解释交际互动甚至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和问题。
QQ、微博、微信等新兴交际方式的出现,使得某种方式的言语交际研究或会话分析也大量涌现。
(二)一对一会话
关于微博一对一会话的研究:向昭(2012)基于言语交际背景,研究微博言语交际的特点。卢晓静(2014)从话轮、毗邻应对、话轮转换和会话结构几个方面探讨了微博言语交际的规律。
总之,2008年是网络会话研究的分水岭,以前对网络会话研究的具体形式主要是BBS聊天室和QQ等,现在主要是微博和微信。研究内容也从归纳特点、描述现象转变为探析语义变异、语用规则等,研究语料的选取也从英文会话变为中文会话。
关于网络会话特点的研究有:肖莉(2018)以高专院校师范生为例,分析大学生网络会话的特点及对策。徐丽萍、葛荣(2008)浅析熟人间网络、手机短信语言的会话交际特点。徐赳赳(2019)指出网聊话轮是多种形式并存的新媒体话语话轮模式。
人像摄影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期,表现在对于影像内涵与表达的深层次的探究;面对流行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寻找图像与人的多种表达的可能性与更为开放、对等的交流方式。数码化的普及令后期制作更为精进和突出。大多数优秀的参赛作品都倾向于创作性、艺术性,但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精品不多。作品品种略显单一,婚纱摄影维持着四平八稳、鲜艳亮丽的调子,没能取得新的突破。人体摄影热引发参评作品中人体摄影数量明显增加。
网购会话研究有:张鹏九(2017)分析了买卖会话会话结构。李慧和李经伟(2013)考察了淘宝实时交易话语的称呼语使用差异。吴萧寒(2017)认为信息的供需度在网购会话中起关键作用。
可是,油灯照明的厅堂里,人声渐渐沉寂下去,月色悄悄侵袭进来,然而并没有带头的旅客站起来,说一句“大家跟我走”,老板娘靠在她的柜台上,只是一心一意地摩玩着她皓白的手腕上的金环、银环和玉环。月亮离开了积雪的山脊,划向繁星点点的夜空,由一面铜锣变成了玉盘,寒气如针,冬夜何其漫长。
关于网络会话修正的研究有:罗忠(2018)认为网络会话者的纠错能力会影响网络会话中错误的修正和补充。李艳梅(2018)找到了网络会话语体照应修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即发话者对所指实体在受话者大脑记忆结构中的可及性程度的不正确判断。
三、关于网络会话语用和语篇的研究
微信会话研究:路丹丹(2017)从语音、词汇、语法及修辞出发,认为微信会话的口语性质显而易见。她又在(2018)对微信会话的语用特色和语体特征进行归纳。
关于网络会话语篇的研究有:梁卉(2007)对网络会话语篇的形式、结构、语义等各个系统进行分析。谢蓉蓉(2012)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网络会话语篇非常态现象进行了解析。
此外,王鹏(2016)建立了关于留学生微信聊天语料的微语料库。因此,网络会话的研究在过去主要以聊天室会话为主,现在主要以微信会话研究为主。
关于网络会话语用功能的研究有:郝玉娟(2013)从网络语境的开放性特征出发,探讨了网络交际语言中的合作原则与连贯一致原则。周芬芬、张瑶娟(2018)对微语言语会话交际中的模糊语用进行分类,阐述其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以实现微语言社会语用平衡。
四、关于网络会话特殊用语的研究
普通词汇重复表达专门词汇的已有之义也会导致一词多译,如“担保责任”的一个译名“guarantee liability”,从《元照英美法词典》中查证得知“guarantee”一词本身已经含有“保证人的责任”的含义,“liability”在此就显得有些多余,降低了术语翻译的简洁性。
卜源和苏新春(2011)首次以“呵呵”为例,分析了它在网络聊天中的语用功能。汪奎(2012)研究了网络中“呵呵”对汉语传统拟声词“呵呵”的变异,讨论了“呵呵”的建构会话结构的功能和语用意义,并运用“下一话轮证明程序”对其功能进行相互验证,这篇硕士论文当时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探讨。
此外,还有张莉囡(2015)对网络会话中的搪塞语和娄本明(2018)对网络应答词的研究。
五、对网络会话中出现的特殊符号的研究
区别于其它会话,网络会话可以用非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关注网络会话中出现的特殊符号。如:
李红娟(2016)分析了表情符号在网络会话中的人际功能。张培丽(2016)分析了微信表情符号在虚拟环境中的语用功能。张鑫(2017)对表情符号的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和功能做了解读。李高扬(2019)从口语化的交际需要、个性化的表达需求论述了微信会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乱象及规范对策。
2018年发布的8家独角兽企业全部集中在苏南自创区,分别分布在南京、无锡、苏州、镇江4个设区市;苏南自创区3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占全省高新区的97%,分别分布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4个设区市;351家瞪羚企业在苏南五市均有分布,占全省高新区的92.4%。这些企业成为苏南自创区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为苏南自创区建设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网络会话的其它研究,如:韩国学生金景熙(2016)研究了韩国汉语网络会话教育方式。马妍林(2018)分析了拒绝言语策略在网络文字会话中的使用。李兴忠(2015)分析了网络文字会话常用的隐喻策略。
六、结语
目前关于网络会话的研究虽涉及到多个领域,但仍有很多空白之处,如:对网络会话语料的研究,如何选取语料,选取什么样的语料,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网络会话预料库;对如何开始会话和结束会话的研究,在非面对面地聊天时如何开始和结束甚至比如何保持会话更重要;对网络会话中语气词和叹词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会话的研究;是否还能挖掘出新的理论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沈燕.BBS主题帖的会话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向昭.微博言语交际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路丹丹.微信语用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
[4]梁卉.网络语言的会话结构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7(01):102-103.
[5]李艳梅.网络会话语体的照应修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6]汪奎.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张鑫.微信表情符号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