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明
身份证号:44080219830615****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稳定进步已经更好地带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目前人们对于居住的房屋要求也不断提升。建筑领域需要重点提高房屋的建设质量,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领域正在面临一场全新的变革,这对于行业内的冲击之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才能够建设符合人们基本居住需求的房屋,保证整体建筑的质量工作势在必行,一定要依据国家的标准进行合理施工。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基础是建筑结构的基矗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在建筑物的建造中,基础主要指基层和下层。这是一个与建筑安全相关的隐藏项目,特别是在中国,地质灾害频发,如山体滑坡、地震和泥石流都容易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实行较高标准,为建筑结构奠定基矗至于基础的建设,最着名的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塔高55米。它建于1173年,但在建造的一半后,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它逐渐向南倾斜。因此工程项目被迫停止工作。在1730年建成后,塔继续向南倾斜。经过多次修正和基础的修复,最终使这座世界有名的建筑得以留存下来。中国土地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很大:盐碱土,冻土,塌陷土地等复杂的土壤环境,还有诸如山体滑坡,泥岩等灾害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迫使我们更加关注建设项目的基础建设,以降低这些这些复杂的地质风险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中国的住房总体建筑质量很低,特别是基础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导致了许多与基础相关的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
2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
2.1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势等地理条件十分的复杂,在布局上整体出现西高东低的趋势,而且北方多平坦、南方多丘陵。既有华北平原的一马平川,又有东南丘陵的婀娜多姿。因此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地基建造的形式和使用的技术都不尽相同。以福建省为例,其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以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水热条件垂直分布的特点就使得房屋建造的相关工作也紧紧与这些特点相联系。需要在地基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地势差和防雨、防潮、防腐等相关的工作,因而地基的处理具有复杂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注意。
2.2困难性
地基处理的相关的工作是整个房屋建造工程的第一步,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基础性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地基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了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机械设备选择、工作的技术的选择的困难性。在不同的地质地理条件下,施工的方法和技术等不同,要进行因地制宜的选择。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机械作业和施工精准度方面的复杂性,地基的尺寸的要求是十分的精准的,在进行机械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就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在地上作业的时候还要注意地下管道、管线等设施,因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成为了地基处理工作的第二个难点。
2.3严重性
地基是房屋的基础,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个房屋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而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地基的重要程度非常的高。地基施工的发生产生的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人员伤亡的损失,都是十分严重的。
3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目标
3.1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地基除却需要承担建筑本身所带来的负荷外,还需要对建筑内部的装修、人员、物体等进行计算,并极大程度提高承载力,才能保持建筑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当中,一旦地基由于承载力不足造成剪切破坏,或是由于填土或建筑物荷载造成临近地基隆起等情况发生,则会影响建筑的耐久性,为了防止以上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对地基抗剪强度进行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地基的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而地基土的压缩性和压缩模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3.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
由于地基施工位置常常位于地下,而地下水对地基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地基的透水性,从而减少在基坑开挖中产生的地基渗漏和流沙管涌等情况发生。
3.4改善动力特性
地基的动力特性表现于外界压力荷载过大,或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时,砂土发生液化和地基振动下降等情况,所以需要对地基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抗震性能。
3.5改善特殊土不良特性
由于特殊土不能够为建筑基础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所以需要进行改善,比如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涨缩性。
4房屋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4.1换填型地基处理技术
换填型基地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增强地基的土质强度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技术手段,就是把施工现场结构强度较低的土质变成高硬度的土质,增强土质的稳固性,以此满足房屋建设施工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情况下,选用换填型地基处理技术时首选要选取一些抗腐蚀性较强和稳定性较高的碎石或砂石作为转换后的地基建设材料。在建设初期,施工人员要先将地基结构中较为松软的土质完全清除,换填成为抗压力较强的地基材料做地基硬化处理,以此提高地基整体承载能力及抗压强度。因换填型地基处理技术究其根本是将原来的松软地基土质进行了改变,使处理后的地基层的固结速度得到了增加,更够有效地避免因房屋上层建筑压力导致的地基变形问题。
4.2夯实技术
地基是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结构稳定及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然而,在对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因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水分,使土质结构变得十分松软,不能快速形成耦合。想要解决水分的问题,就要运用夯实技术对土质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对施工密度进行准确分析,利用夯实技术将建筑地基土层中存在的多余水分进行排出。在房屋建设时,对于土质疏松的软土层可以利用机械重锤强大冲击力的作用,将冲击力施加给软土地基层,使其地基位置下沉,从而降低土层中水分的含量,保证地基土层结构更加坚实、稳固。此外,对于地基变形下陷的问题,采用夯实技术可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有效提升软土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可以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
4.3注浆技术
现阶段我国地基注浆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第一,硅化注胶处理技术:以硅酸盐混合材料为主要建设材料,施工时将混合液倾注于地基底部,待溶液凝固后便可形成防渗透性强的结构体,提高地基强度;第二,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使用压浆泵、灌浆管等设备将已经调配好的水泥均匀倒入松散的地基中,利用填充、挤密等处理提升地基岩石颗粒的密实度,并将水分排出。以此增加地基的安全性、牢固性、抗渗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基的质量和处理技术的提升,与建筑物的质量、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息息相关,因为地基处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严重性、困难性的特点,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更好地进行处理。在进行工程之前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和处理的相关的工作,在技术的提升和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地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促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恒.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28.
[2]郑小佩.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7):84-85.
[3]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7-258.
[4]罗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170-171.
[5]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08.
论文作者:许剑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土质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