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活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炎诊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侯迎迎[1](2019)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前瞻性选取170例慢性肾脏病病人(包括CKD组和蛋白尿组)及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以肌酐升高为主的慢性肾脏病:分别对50名健康志愿者及肌酐升高为主的100例CKD患者进行检查。CKD组依据GFR分为5期,包括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分别测量各组受检者的肾脏长径、实质厚度、肾脏杨氏模量值(包括Emean、Emax及Emin),分析比较正常组与CKD组各参数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比较CKD组不同分期之间各参数是否有差异,将CKD组各参数与不同分期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正常组与CKD组肾脏杨氏模量的界值。2、以蛋白尿升高为主的慢性肾脏病:分别对50名健康志愿者及蛋白尿升高为主的7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检查。蛋白尿组依据24h尿蛋白量分为2组,即24尿蛋白≥3.5g和24尿蛋白<3.5g;分别测量各组受检者的肾脏长径、实质厚度、肾脏杨氏模量值(包括Emean、Emax及Emin),分析比较正常组与蛋白尿组各参数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比较24尿蛋白≥3.5g与24尿蛋白<3.5g两组之间各参数是否有差异。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肌酐值、24h尿蛋白量。结果1.CKD组和正常组之间的比较正常组实质厚度及肾脏长径均大于CKD组,而Emean、Emax及Emin的均值低于CKD组,两组间各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不同分期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除了CKD1、CKD2期的Emin与CKD2、CKD3期的Emax均值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长径(r=-0.667,P<0.05)、实质厚度(r=-0.677,P<0.05)与CKD分期之间呈显着负相关;Emean(r=0.969,P<0.05)、Emax(r=0.869,P<0.05)、Emin(r=0.830,P<0.05)与CKD分期之间呈显着正相关。ROC曲线结果示以Emean=2.86kPa、Emax=6.24kPa、Emin=1.69kPa作为诊断正常组与CKD组的临界值,其敏感度分别为85.36%、72.87%、80.32%,特异度分别90.47%、96.11%、86.28%。2.蛋白尿组和正常组之间的比较正常组和蛋白尿组在肾脏长径、实质厚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蛋白尿组的Emean、Emax及Emin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3.5g和<3.5g两组在肾脏长径、Emean及Emax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质厚度及Emin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与CKD组在肾脏长径、实质厚度、Emean、Emax及E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对慢性肾脏病进行定量评估,实时观察慢性肾脏病疾病的进展,提高对CKD的早期诊断。
李雪娇,樊伟,高虹,高鹏[2](2019)在《多模态超声技术在儿童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儿童肾小球疾病是起源于肾小球或主要病变位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包括多种肾脏疾病,虽然其致病因素多样,但共同的病理改变为肾实质弥漫性损害。儿童肾小球疾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单一的超声检查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及时全面的诊断。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和弹性成像等超声多模态技术的联合应用,能为儿童肾小球疾病肾实质的损害提供形态结构、血流分布灌注、功能评估等全面的诊断信息。未来,希望能提高对肾实质损害诊断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王乐乐[3](2019)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肾脏病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及正常人群肾实质杨氏模量(Young modulus,YM)值的变化,探讨SWE在CKD患者不同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价值,评估该技术能否成为CKD早期诊断及无创性监测病情进展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确诊为CKD并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的患者220例作为慢性肾脏病组,并选取同期72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Supersonic Aixplorer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各被检者右肾下极实质YM值,同一部位测量5次,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取平均值。记录正常人群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信息,同时检测CKD患者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量等指标并记录。记录CKD患者肾组织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比较在正常对照组中不同年龄组、性别、体重指数组间YM值的差异,统计学分析CKD患者YM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在CKD不同分期和CKD不同病理类型中YM的差异。结果:1.正常对照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指数组间右肾下极肾实质YM值没有差异(均P>0.05)。2.慢性肾脏病组右肾下极实质YM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CKD1期右肾下极实质YM值均低于CKD2-5期(均P<0.05)。随CKD分期进展,右肾下极实质YM值升高。4.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与右肾下极实质YM值均呈正相关(均P<0.05)。24h尿蛋白定量与右肾下极实质YM值相关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不同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间右肾下极实质Y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脏病患者的右肾下极实质YM值均低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均P<0.05)。不同分期膜性肾病患者右肾下极实质Y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膜性肾病右肾下极实质YM值均低于Ⅲ期膜性肾病和Ⅳ期膜性肾病患者(均P<0.05),而Ⅰ期和Ⅱ期膜性肾病肾实质YM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典型膜性肾病患者右肾下极实质YM值低于Ⅳ期膜性肾病患者(P<0.05)。结论:1.慢性肾脏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肾实质YM值有差异,应用SWE评估肾脏弹性可以区分和辨别慢性肾脏病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肾组织。2.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右肾下极实质YM值升高。YM值越大,肾脏弹性越差,肾功能受损越严重。利用SWE技术测量肾实质YM值,可为评估肾功能及判断CKD分期提供参考依据,对CK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3.SWE可为判断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和监测CKD病情进展提供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唐娜[4](2018)在《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对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移植肾的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特征,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能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新指标。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69例,根据移植肾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参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建议,按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值将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正常组21例(e GFR≥90ml/min.1.73㎡)、肾功能轻度下降组25例(60≤e GFR<90ml/min.1.73㎡)、肾功能中度下降组19例(30≤e GFR<60ml/min.1.73㎡)及肾功能重度下降组4例(15≤e GFR<30ml/min.1.73㎡)。对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结合频谱多普勒测量入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技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皮质、髓质的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峰值减半时间(Peak halving time,PHT)、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研究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特点,对比分析两者的所有定量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肾功能正常组彩色多普勒参数相比,.轻度下降组的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血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中度下降组仅入肾动脉RI及段间动脉RI升高,重度下降组各级动脉PSV、EDV均降低,各级动脉RI均升高。2.与肾功能正常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比较,轻度下降组的皮质PI-A、AUC-A下降,中度下降组的皮质PI-A、AUC-A及髓质PI-B、AUC-B均下降,重度下降组的皮质RT-A、PT-A及髓质RT-B、PT-B延长,皮质PI-A、AUC-A及髓质PI-B、AUC-B下降。3..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造影的皮质PI-A、AUC-A、髓质AUC-B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高于彩色多普勒中入肾RI、段间RI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能够比多普勒超声更早发现CAN,超声造影可以比彩色多普勒更好的反映移植肾的血流灌注异常,为临床早期诊断CAN提供了无创、无肝肾毒性的新方法。
龚巧芹[5](2014)在《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首先超声诊断仪做二维超声扫查,然后再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测量段动脉的血流频谱参数,连续测量多个心动周期血流频谱,取平均值(2)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后标本送病理做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结果:2.1、病理分型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MSPGN、MN、IGAN。2.2临床分型情况:NS为34例,CGN为21例,AGN为10例。2.3、各组间肾脏的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经统计学处理,C组、D组与A组之间,C组、D组与B组之间,D组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临床分期(A、B、C、D组)与2D-US分型、CDFI分型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段动脉血流频谱: C组、D组段动脉血流频谱RI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二维超声能直观提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显示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二者结合使用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大意义。2、2D-US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理分型无实际意义,区分病理类型仍依赖肾组织病理活检。
何晓霞[6](2012)在《彩超组织动态灌注(DTPM)定量评价IgA肾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也是终末期肾衰(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复杂多样,以致于临床表现—病理分级不一致,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严重困难,故研究其疗效判别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成为当前临床医学的难点和热点。IgAN的病理改变除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外,肾血管病变在疾病演变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且成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有许多方法如肾活检、肾血管造影、MRI及CT灌注成像等均可评估肾血管病变,其中以肾活检最为可靠,但受主客观条件所限,这些方法均不能作为常规手段,为监测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进展,而进行人的活体重复性肾活检更不适宜。无创性的彩超组织动态灌注(DTPM)技术明显克服了上述技术有创损伤和不便于重复进行等缺点,而且可定量观察分析,它从血流动力学改变入手研究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反映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目的:用彩超组织动态灌注测量(DTPM)技术对各IgA肾病肾间质血管病变组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监测IgA肾病肾间质血管病变进展的可行性观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对象及方法:2010年02月-2012年02月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经免疫病理证实为原发性IgAN患者158例,所有入选病例排除急性期的IgAN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IgAN,经病理学检查参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对其肾间质血管损害程度分级后分为四组:无间质血管病变组、轻度间质血管病变组、中度间质血管病变组、重度间质血管病变组,于肾活检术前三天应用GE Vivid7彩超诊断仪采集拟诊为IgAN的患者右肾2-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视频图像,待病理确诊后回顾性收集入选病例肾穿年龄、病程、血压等临床指标,并选出其肾脏彩色动态图像运用PixelFlux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得各组DTPM技术血流灌注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ix)、平均灌注强度(Imix)、组织阻力指数(TR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各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组间DTPM技术灌注参数比较:与无间质血管病变组相比:轻度间质血管病变组Imix、Vmix值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间质血管病变组Imix及Vmix减低,TRI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间质血管病变组相比:中、重度间质血管病变组Imix、Vmix减低,TR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gAN中度间质血管病变组相比:重度组Vmix、Imix减低,T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TPM技术灌注参数与IgA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各组Imix、Vmix与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分级呈等级负相关,TRI与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分级呈正相关。3.ROC曲线分析可知:TRI. Imix及Vmix评价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良好。结论:1、DTPM技术灌注参数与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分级呈良好的等级相关,表明相关灌注参数可以较好的反映IgA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可以作为监测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进展的观测指标。2、DTPM技术灌注参数Vmix及Imix随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的加重而降低,TRI随其肾间质血管病变的加重而升高。3、ROC曲线分析表明:DTPM技术灌注参数Vmix、Imix及TRI对于评价IgA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良好。
惠冉[7](2012)在《肾脏超声回声强度值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超声灰阶定量技术测量肾脏皮质回声强度值,定量分析肾脏疾病患者肾皮质回声强度的变化,探讨肾皮质回声强度值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超声灰阶定量技术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超声检诊在组织特性鉴别和分析上的准确率、客观性。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对17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例组)及263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行肾脏超声检查,收集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肾脏二维超声灰阶图像,采用ScnImage软件对超声灰阶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测定肾脏皮质回声强度值(Echo Intensity,EI)。病史采集,记录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记录17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血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肾活检组织病理类型。对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作病例组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与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血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收缩压各因素的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按肾脏活检组织病理分型标准从病例组中随机抽取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30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0例、IgA肾病30例、膜性肾病30例,将四组依次编号为:病例组1、病例组2、病例组3和病例组4,对上述四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病例组1、病例组2、病例组3、病例组4和正常对照组的肾皮质回声强度值。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病例组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皮质回声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主要与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负相关,与血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无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对肾皮质回声强度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是24h尿蛋白。病例组1、病例组2、病例组3、病例组4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为:病例组1、病例组2、病例组3和病例组4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两两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即四组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皮质回声均强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2与病例组1、3、4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两两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皮质回声比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患者、IgA肾病患者及膜性肾病患者增强;病例组1、病例组3和病例组4肾皮质回声强度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患者、IgA肾病患者及膜性肾病患者肾皮质回声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皮质回声较正常人增强,其肾皮质回声强度的改变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有相关关系,与血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无相关性,其中24h尿蛋白是影响肾皮质回声的独立因素。故早期肾脏病变引起肾皮质回声改变,肾皮质回声增强。通过肾皮质回声定量分析能将肾皮质回声强弱通过数值表现出来,反映出肾脏组织结构的细微变化,评价肾功能减退。EI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肾脏的慢性损害。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回声较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明显增强,而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肾皮质回声无明显差异,说明EI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变的轻重和肾脏的损害程度,肾皮质回声强度与肾脏疾病相关,对不同病变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回声强度的测定为超声组织定征的研究范畴,本研究进一步肯定了超声组织定征在临床工作中的深远意义。二维超声灰阶图像定量分析使超声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客观。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发展及超声组织定征技术的深入研究,超声回声强度的测定会不断完善,成为临床诊治工作重要、准确的检测手段。
李莉,童明辉,鲁虹霞,王小锋,陈斌娟,王媛[8](2011)在《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慢性肾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慢性肾疾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8例CKD患者和65例健康人的叶间动脉进行超声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进行血清胱抑素C(SCysC)的检测,观察早期CKD患者叶间动脉RI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肾活检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40例SCysC正常的CKD患者(A组)叶间动脉PSV、EDV、PI、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SCysC增高的CKD患者(B组)叶间动脉RI明显高于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SV、EDV均明显低于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RI正常者病变仅局限于肾小球,RI增高者病变已累及肾小管间质。结论叶间动脉RI联合SCysC是评估CKD患者肾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李莉[9](2011)在《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8例CKD患者和65例健康人的叶间动脉进行超声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进行血清胱抑素C (SCvsC)的检测,观察早期CKD患者叶间动脉RI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肾活检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40例SCvsCⅠF常的CKD患者(A组)叶间动脉PSV、EDV、PI、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p值分别为:t=0.43、p=0.675>0.05;t=1.32、p=0.207>0.05; t=0.23、p=0.819>0.05; t=0.94、p=0.361>0.05),38例SCvsC增高的CKD患者(B组)叶间动脉RI明显高于A组和正常对照组(t、p值分别为:t=5.01、p=0.000<0.05;t=6.49、p=0.000<0.05),PSV、EDV均明显低于A组和正常对照组(t、p值分别为:t=4.49、p=0.0004<0.05、t=5.03、p=0.0001<0.05;t=3.25、p=0.005<0.05、t=4.90、p=0.000<0.05):RI正常者病变仅局限于肾小球,RI增高者病变已累及肾小管间质。结论叶间动脉RI联合SCvsC是评估CKD患者肾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叶间动脉RI与肾活检病理结果有一定相关性。
冯钰瑾[10](2010)在《超声显像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肾穿后血肿发生概率。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A组)40例,均来自健康志愿者(病史,体检,化验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者),血肌酐<138μmol/L,男20例,女20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2.7±13.5岁。试验组根据肾功能情况,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3组。代偿组(B组):血肌酐<177μmol/L,共244例,其又分为两组。B1组:血肌酐<138μmol/L,共186例,男97例,女89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8.4±12.7岁;B2组:血肌酐138177μmol/L,共58例,男26例,女32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44.7±17.2岁。氮质血症组(C组):血肌酐178445μmol/L,共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9.2±11.8岁。尿毒症组(D组):血肌酐>445μmol/L,共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8.8±10.9岁。2检查方法: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12、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活检装置为美国产Bard活检枪,配相应16G内槽切割式活检针。受检者取侧卧位,首先做二维超声(2D-US)扫查,观察肾脏结构及实质回声,测量肾脏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再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肾脏血流分布、充盈情况并分级。应用脉冲多普勒频谱技术(PW)分别测量主肾动脉(近肾门1cm处)、段动脉阻力指数(RI)。收集右肾资料,作为研究数据。试验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所取组织做光镜病理检查诊断。术后常规即时复查,观察穿刺肾下极被膜下及肾周有无血肿,如有血肿存在,测量血肿最大面积,记录数值。3统计学处理:A、B2、C及D组右肾长径、宽径、厚径、实质厚、主肾动脉RI及段动脉RI测量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参数均采用最小显着差异t检验(LSD-t检验)。其2D-US分级及CDFI分级情况与病理类型的关系,采用秩合检验。B2、C、D组穿刺后血肿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P值均设定小于0.05水平为有显着性差异。所有统计学处理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肾炎。其中,IgA肾病可见于各种病理类型。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18例)和紫癜性肾炎(16例)多见,其次为乙肝相关性肾炎(7例)、高血压肾病(6例)等。狼疮性肾炎主要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型肾炎,部分合并膜性肾病。紫癜性肾炎主要病理类型有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3各组间肾脏的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经统计学处理,B2组与A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C组与B2组、D组与C组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 2D-US分级、CDFl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关系:肾脏结构、实质回声、肾内血流分布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发展,肾实质回声增强,肾内结构紊乱,肾实质内血流信号减少。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2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C组、D组与A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D组与B2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5 RI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主肾动脉和段动脉阻力指数(RI)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2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与B2组、D组与C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C组和D组肾动脉血流频谱收缩期上升缓慢、下降亦缓慢,血管弹性下降,RI增高,频谱呈高阻型。6 2D-US分级、CDFl分级与病理分型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肾穿后血肿发生率与临床分期的关系:B2组约6.90%、C组约12.50%、D组约16.33%,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二维超声能直观提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期,肾脏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缩小,实质回声增强,肾内结构紊乱。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显示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发现肾脏微小血管的损伤。二者结合使用对CRI患者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大意义。2 2D-US及CDFI分期对病理分型无实际意义,区分病理类型仍依赖肾脏活组织检验。3本研究肾穿后血肿发生率平均9.46%,随着CRI患者肾损伤加重,有增多的趋势,但各组间统计学处理无意义。由于肾穿刺后血肿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与CRI临床分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肾活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炎诊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活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炎诊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以肌酐升高为主的慢性肾脏病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二、以蛋白尿升高为主的慢性肾脏病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附图 |
附录B.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附录C.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D.综述 |
参考文献 |
(2)多模态超声技术在儿童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模态超声技术分类 |
1.1 常规二维超声成像技术 |
1.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技术 |
1.3 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 (color Doppler energy, CDE) 技术 |
1.4 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技术 |
1.5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
1.6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
1.7 超声引导肾穿刺技术 |
2 多模态超声技术的联合应用 |
3 小结 |
(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肾脏病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对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 |
2.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 |
3.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公式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 仪器与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各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
2.各组间实验室资料比较 |
3.各组间二维声像图比较 |
4.各组间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比较 |
5.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参数与血肌酐值的相关性分析 |
6.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参数与血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
7.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参数与eGFR的相关性分析 |
8.各组间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比较 |
9.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肌酐值的相关性分析 |
10.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
11.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eGFR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
2.临床评估移植肾功能的方法 |
3.超声造影剂性质 |
4.彩色多普勒国内外研究现状 |
5.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疾病的诊断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
6.本研究创新之处 |
7.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5)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2.2.1 检查方法 |
2.2.2 分级方案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病理分型情况 |
3.2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分型情况 |
3.3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右肾的大小情况 |
3.4 健康组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2D-US 及 CDFI、CDE 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
3.5 肾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表现 |
3.6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2D-US 分级、CDFl 分级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
3.7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动脉硬化病理评分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原发性肾球疾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
4.2. 超声评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的损伤程度 |
4.2.1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二维超声声像图(2D-US) |
4.2.2 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 |
4.3 2D-US 分型、CDFI、CDE 分型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彩超组织动态灌注(DTPM)定量评价IgA肾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理资料 |
2.1.3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测量数据的重复性检验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不同程度间质血管病变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
3.2 各肾间质血管病变组DTPM技术灌注参数测值结果 |
3.2.1 各IgA肾间质血管病变组DTPM技术灌注参数值差异比较 |
3.2.2 各研究对象DTPM技术灌注参数值与血管病变程度分级的相关分析 |
3.3 ROC曲线分析 |
3.4 DTPM技术灌注参数一致性和重复性评价 |
附图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肾脏超声回声强度值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回声强度和背向散射积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撰写发表论文情况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超声显像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超声显像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疗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与发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肾活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炎诊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价值[D]. 侯迎迎.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2]多模态超声技术在儿童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李雪娇,樊伟,高虹,高鹏. 医学综述, 2019(06)
- [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肾脏病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探讨[D]. 王乐乐.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4]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对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对比研究[D]. 唐娜. 暨南大学, 2018(02)
- [5]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应用[D]. 龚巧芹. 青海大学, 2014(03)
- [6]彩超组织动态灌注(DTPM)定量评价IgA肾病的研究[D]. 何晓霞. 中南大学, 2012(02)
- [7]肾脏超声回声强度值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 惠冉.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8]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慢性肾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 李莉,童明辉,鲁虹霞,王小锋,陈斌娟,王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06)
- [9]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D]. 李莉. 兰州大学, 2011(11)
- [10]超声显像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疗中的应用[D]. 冯钰瑾.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