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胡文怡

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胡文怡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滨海学校 胡文怡

摘要: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方式方法

一、革新教学理念

“培养创新,从我做起”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前,必须改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多年来,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不能改变学生在被动程式化学习中接受知识,把学生看作容器,强加灌输,被动接受,很少给学生留有想象空间,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频繁的考试,标签的分数,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并把学生引向应试教育的歧途,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全新教学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强调对个人、对社会来说,扩大了教育机会能否转变为有意义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是否能在享受这些机会以后真正学习到了有用的东西。是否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综合所学的知识、能力、技能和价值观念。”它是把教育的思想由“教”转向了“学”,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切从兴趣出发,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方法,当然针对小学生,问题应该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

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学校多媒体以动画效果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先设计一个动画,利用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割补法”、三角形面积推导方法“拼合法”,从而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应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有的说用“数方格法”,有的说用“拼合法”,有的说用“割补法”,但学生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只有“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极大小的设想,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开展合作互动学习

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启迪学生对问题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的态度和意愿,形成创新的氛围。

四、训练学习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开放性习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其解题过程多样化,结果不唯一,学生就必须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思维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正确判断。从多方面寻找可能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已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出几道练习:(1)只要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个单元考试及格率一定能达到( )%;(2)学校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 )%;(3)通过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后,我校学生用水量从原来占学校的用水量的( )%降到( )%;(4)联系生活实际,用今天学习的百分数说一句话。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又如,在数学活动课时出道思考题:从l、2、3、4、5、6、7、8、9中任意选出四个数字,再配上+、-、×、÷或括号,组成结果是24的算式。比比看,谁列的多。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做起来,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法。开放性习题的解题过程是灵活的,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他们自主思考、自由发挥,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外,最有价值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

五、开展实践活动

数学活动包括多种感官参与下的运算、交流和搜集、整理数据,数学的调查研究等,如果说“活动”是主体性的源泉,那么“再创造”应是数学活动的灵魂,这种创造并非创造人类所未知的东西,而是学生未曾学过的东西。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引入情景式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这样,探究式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才能折射出迷人的光彩,课堂才会出现互动的、主动的、和谐的情景,每个学生也能在探索中开启心智,放飞个性,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兵,韩志茹.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8.

【2】程伟.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论文作者:胡文怡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胡文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