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具有地理位置特殊、专业范围广、安全要求高等特点。盾构施工的安全控制,作为影响地铁施工时期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盾构施工中安全风险应对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加强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的认识与管理方面研究的力度对于安全管理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盾构施工时,必须先确定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人员、设备、材料、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因素的管理,尤其是施工人员和施工方法方面的管理,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盾构机掘进参数,同时加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才能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1.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的重难点
1.1盾构施工是地铁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根据受影响对象的分类,有几种易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1)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员伤亡。
(2)因超挖或注浆问题导致地表沉降造成的建筑物倾斜、裂缝超限,地下管线破坏,道路塌陷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施工引起的交通拥堵,管线破坏引起的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等社会影响。
(4)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隧道结构本身破坏导致的安全事故。
1.2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由四个因素引起,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和管理的缺陷,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控制这四个事故因素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1.3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按照施工阶段,主要控制如下:
(1)施工准备阶段。
对盾构施工进行安全前期策划,有必要验证沿线的地质条件、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空洞和有害气体,对地质补勘资料进行详细核实,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盾构穿越的建筑物(结构)进行安全鉴定,并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编制相应的安全专项方案,准备技术支持。
(2)盾构吊装阶段。
盾构机的分段吊装尺寸大、吨位重、危险性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和起重设备、吊具索具的选择。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专项施工方案的执行,加强现场监护和监测,严格遵守吊装作业的操作规程。
(3)盾构始发、接收阶段。在盾构始发、到达施工中,最常见的风险主要有端头土体加固效果未达到要求,造成洞门围护结构破除时土体失稳,或盾构机盾体外部缝隙渗漏,严重时引起坍塌,必须核实始发、接收端是否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加固,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并在盾构掘进期间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
(4)盾构掘进阶段。
盾构掘进期间,首先要防止出土过量、喷涌、盾尾密封失效等现象,必须对邻近建筑物(结构)、地下管网进行监测,对于特殊的建筑物(结构),要对其基础以及结构形式进行调查,及时采取提前注浆、跟踪注浆加固或者强化支护等技术措施,减少地层扰动和地层损失,保证扰动范围内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安全。掘进中必须保证同步注浆及时和填充,变形较大时,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或者洞内顶管注浆。根据建筑物(结构)或地表等的监测情况,及时对掘进参数进行优化,掌握盾构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掘进推力、速度、出土量、注浆量、盾尾间隙和注浆压力,并做好详细记录用于指导和分析施工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2.1盾构机选型与配置
盾构机选型是否合理关系到项目成败,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报告、隧道线路及结构设计文件、施工环境及其保护要求、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是选型的主要依据;在保持开挖面稳定、刀盘类型、螺旋机配置、驱动形式及扭矩、推进能力、盾构机项修、折旧情况等方面,所有这些都应与选型依据紧密结合,用来对盾构机的适应性进行评审。
2.2安全技术保障及工艺标准化
盾构施工的风险控制需要完善的技术管理和工艺标准化来保障,在盾构掘进前,做好技术资料的准备,并复核工作井、洞门圈的里程、坐标和高程,验算反力架位置和安全系数,准备盾构掘进施工各类报表,专项施工方案应满足安全、质量进度和环保要求,根据方案内容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
2.3做好盾构掘进施工全过程的测量监测
根据盾构施工扰动范围、地面测量控制网、盾构始发的方式、区间长度和贯通精度,以及盾构配置的导向系统精度、人工测量仪器精度等,制定测量监测方案,进行地表隆沉测量、联系测量、管片拼装质量测量、盾构姿态测量等;为盾构掘进施工参数的设置提供准确的测量依据,经常性对盾构姿态进行复核,避免紧急纠偏时造成管片破损而引起安全风险。
2.4做好渣土控制和盾构密封管理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渣土改良,使渣土处于流塑状态,避免喷涌现象发生;计算核准出土量,避免超挖;控制盾尾间隙和管片的拼装错台,盾尾油脂及时注入,保障盾尾的密封效果;及时调整注浆压力和充盈系数,确保壁后注浆填充密实。
3.加强专职安全管理的要点控制
3.1实施目标管理
根据项目的生产规划,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完成目标,使安全生产有目的、有依据、有控制方向,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避免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事故造成的其他损失。
3.2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将符合自己企业特征的的安全管理体系深入执行到施工现场,从风险控制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由第一责任人负责、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协调各业务部门,使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也是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在组织、参与生产的同时,履行安全职责,积极采取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3.4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盾构施工技术的实施过程是盾构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相应技术人员和技能岗位人员专业水准的高低以及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盾构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实际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相应技术人员和技能岗位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安全监管工作的完善开展,实现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3.5完善安全检查体系
规范、完善安全生产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工作,及时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配备高专业水平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发挥专职安全员的监督检查及信息反馈作用,同时要突出专职安全员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其真正的职权,确保监督检查作用的发挥,带动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增强安全管理水平。
3.6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
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正确看待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进度以及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意识;利用事故教训,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宣传,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突出管理人员的作用,规范的行为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盾构施工安全控制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要以施工技术措施和工艺流程为引导,同时制定明确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制度,促进施工安全与效率的稳步提升,确保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毕永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2016.(08):204-205。
[2]仲晓慧.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8:207-208。
论文作者:王迪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盾构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注浆论文; 测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专职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