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鸡西市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新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鸡西市论文,新突破论文,新方法论文,新思路论文,志愿服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黑龙江省鸡西市坚持把“三贴近”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从工作思路上创新,从重点环节上突破,积极强化组织领导、打造舆论强势、培育工作亮点,有效促进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加强领导,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强化领导,层层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由团市委、教育局、工会、妇联等2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志愿服务协调领导小组。同时,组建鸡西市志愿服务总队,统一指导和管理全市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各县(市)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党群组织和行业为依托,建立志愿服务支队,各支队下设大队、分队直属队,从而迅速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网络,并将志愿服务队建设工作纳入到文明城区、文明单位创建考评之中,为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二是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召开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专题辅导和志愿服务活动培训会议,围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具体要求和主要方法,以及志愿者注册管理流程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全市各支队、分队、大队也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落实志愿服务各项任务夯实了基础。
三是强力推进,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并不定期下发《全市志愿者注册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的通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同时,市志愿服务总队与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支队、大队、分队签发活动服务项目责任书,逐项落实工作任务。2012年以来,还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经验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工作、重点培训和现场讲评等有效形式,有力地推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攀升。目前,全市各类志愿服务队已发展到390多个,注册志愿者已由年初的1.5万人上升至4.5万人。
二、舆论先行,为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1.强化新闻宣传,营造舆论强势。为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先后在《鸡西日报》、鸡西电视台开辟了“志愿服务在行动”专栏和专题,同步在《鸡西晚报》《鸡西日报·星期天版》《鸡西矿工报·边城版》和《鸡西广播电视报》等主要媒体,开设志愿服务专栏版块,连续报道志愿服务活动动态,并在广播、电视《新闻聚焦》《今日观察》等专题节目中,及时报道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反映和呼声,全市各媒体共刊播专栏、专题23篇,宣传报道志愿服务行动和反映群众呼声达100多次,形成了强大的新闻舆论声势。
2.强化社会宣传,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态势。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以各县(市)公路沿线、机关企事业单位、市区主要街路、公共场所及商服网点、公交出租车及短信平台为重点,充分利用内部网络、电子屏幕、宣传板、条幅、广告宣传栏、短信平台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及活动的意义和成效,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各县(市)、区也结合各自实际,分别通过新闻网络、宣传路牌、横幅标语及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高密度、高频率开展志愿服务宣传。通过集中声势、上下齐动、图文并茂的宣传,使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立体化宣传态势,全市志愿服务宣传教育面达到95%以上。
3.开展主题宣传,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为加快推进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9月至10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宣传贯彻《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为主题的大型志愿服务宣传实践活动,并组织了宣传一条街活动。来自教育、环卫、司法、交通、医疗、金融、通信等部门和行业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组织的2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共300余名志愿者走向街头,设立咨询台20余个,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便民服务项目达100多项,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民志愿服务,传递了社会爱心。在系列宣传活动中,注重在党员干部中统一思想,在文明单位和中小学生中提高认知度,在民间团体和群众中达成共识,在全市城乡居民中形成氛围。以此,推动了鸡西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培育亮点,引领志愿服务活动向深入发展
1.典型引领,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在组织全市志愿服务活动中,注重典型的培养和引领,从两个方面有效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一是通过典型活动引领。在全市开展了以“让城市更文明、让环境更美好”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全市三优文明城市专项志愿服务队,下设13个“爱护环境卫生、争当文明市民”志愿服务小队,集中培训621名文明引导员。志愿者统一佩戴文明志愿服务引导员的标志,每天分三个时段在各主要街区进行文明督导。各志愿服务队建立联运机制,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倡导文明系列主题活动。同时,鼓励和组织广大市民积极抓拍举报不文明行为,共同参与到文明城市建设中来。整个活动共出动志愿者2万多人次,制止不文明行为1216项,宣传文明动态,传递文明信息3万余次,接到举报信息100余条,在鸡西电视台《阿光夜话》栏目开展舆论监督达170余条,影响广泛,声势强大,效果明显,引领并促进全市志愿服务活动迈向了高潮。二是通过典型经验引领。针对全市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组织召开了全市志愿服务推进会、密山市和滴道区志愿服务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了密山市和滴道区等6个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的做法和经验,起到了典型带动和示范的作用,促进了志愿者队伍的迅速壮大,提升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整体水平。
2.立足实际,精心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的品牌。按照省文明办《关于开展“五个一百”创评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确定了创建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活动方案。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层层落实,精心组织各种各类志愿服务创评活动,涌现出市环卫局文明引领志愿服务队、教育系统雷锋志愿服务队、供电系统党员志愿服务队,医疗系统大篷车下乡服务队等10个品牌志愿服务队,为志愿服务活动增添了光彩。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推选,全市树立和培育了5个优秀志愿队、5个具有特色的优秀志愿服务品牌、5个关心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单位和5名优秀志愿者,深入宣传并积极推广优秀经验和做法,打造了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3.创新载体,有效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着力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摸索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抓好“三个结合”,即:志愿服务与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志愿服务与“三关爱”活动相结合、志愿服务与各县(市)区、各系统、各行业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志愿服务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格局中找到落脚点和生长点,从而不断培育、发展具有各阶层、各团体、各行业不同特点的活动。经过具体实践,全市性开展的“让城市更文明、让环境更美好”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引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夕阳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拇指在行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已形成了各级文明单位和各行业、各部门定期或长期开展的品牌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内涵不断延伸。目前,这些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不断拓展,也逐步成为引领社会和时代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