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妇幼保健院 江西九江 332500
摘要:目的 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HR-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宫颈疾病患者共有600例,时间段为2015.1.23-2018.1.23,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获得明确的诊断,其中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分别占据485例、71例、27例、13例、4例,均给予TCT+HR-HPV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进行TCT+HR-HPV检测后,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得知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97%、43.66%、74.07%、84.62%、100.00%,说明随着组织病理学级别的递增,其检测阳性率将会逐渐递增。结论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给予TCT+HR-HPV检测的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TCT;HR-HPV;筛查
宫颈癌属于较为多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据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状态。分析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十分明确,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可有效预防且治愈的癌症,已知HR-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当HR-HPV持续感染,将会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等特征,并发展至宫颈浸润癌[1]。为了对其筛查效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选择600例宫颈疾病患者,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宫颈疾病患者共有600例,时间段为2015.1.23-2018.1.23,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获得明确的诊断,其中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分别占据485例、71例、27例、13例、4例,所有患者性生活史均在3年以上,具有完整的病理资料,同时将宫颈椎切患者、子宫切除患者、急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排除。
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21岁与49岁,平均(35.23±2.14)岁,孕次1-3次,平均(1.68±0.42)次,以白带递增、性生活出血、白带异味、宫颈息肉、宫颈肥大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
1.2方法
对所有受检者均给予TCT+HR-HPV筛查,将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病情判断的金标准。
所有受检者均处于非经期阶段,受检前的48h禁止进行性生活,不存在阴道用药史,将宫颈分泌物擦拭干净。选择采集刷逆时针于宫颈口旋转5圈,保存在细胞保存液内送检,给予宫颈采样器于宫颈口内插入1-1.5cm,并用外部刷毛接触宫颈,3圈逆时针旋转,放置在样本保存液内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给予阴道镜下对宫颈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给予甲醛固定与石蜡包埋处理。
TCT:给予全自动细胞监测仪对涂片进行染色处理,等到检查得知平均细胞率在20%以上,其中炎症与正常情况表示无恶性细胞或者CIN,不典型鳞状细胞内病变包括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与ASCUS,另外,鳞状上皮内病变包括HSIL与LSIL。
HR-HPV:选择第二代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给予45min的65℃水浴标本后进行变性解链,将RNA探针置入,之后进行60min的孵育(65℃),并给予杂交反应,之后将其转至捕获板内进行离心处理,连续60min,移除捕获板的液体并拍干,将检测试剂加入,连续进行45min的25℃孵育,之后再移除捕获板的检测试剂。给予洗涤液清洗捕获6次微孔板后拍干,将底物试剂加入,并连续15min孵育(25℃),给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读数,若阳性结果表示检测值在1.0pg/ml以上。
1.3观察指标
分析TCT+HR-HPV检测的阳性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检测阳性率用百分比、率表示,若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给予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表1 TCT+HR-HPV检测阳性率分析[n(%)]
下表1知晓,对所有受检者给予TCT+HR-HPV检测后,得知随着病变程度的递增,其检测阳性率将会逐渐递增。
3 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每年递增率达到2%-3%之间,导致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该类肿瘤可有效预防与治愈,其中一项危险因素为HR-HPV病毒长期感染,且HPV病毒感染将会引发患者的宫颈高级别病变[2]。
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式包括病原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包括巴氏染色、TCT,其中TCT属于一项宫颈防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案,可对宫颈的表面与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刷取,并于细胞的保存液内浸泡,导致可均匀分散,将黏液、血液、炎症组织残迹减少,并在光镜的探查下发现早期病变的预兆,与传统的巴氏染色方式相比较,可有效避免细胞丢失率高、假阴性高等现象,将涂片的质量提高。HPV病毒检测方式属于一类病原学诊断方法,其类型可达到110余种,可归纳为高危型与低危型,本次研究选择的均为高危HPV亚型[3]。对于HPV感染的多数患者来说,通常不存在较为显著的临床现象,发展为宫颈癌的概率与HPV阴性患者来说明显更高。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对所有受检者给予TCT+HR-HPV检测后,得知随着病变级别的递增,其阳性检出率也逐渐递增。
总而言之,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给予TCT+HR-HPV检测的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陈炎添,陈青龙,熊燕等.HR-HPV DNA PCR联合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13,28(6):516-518.
[2]张桂香,周自秀,崔彭华等.高危HPV检测及随访对宫颈癌预防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64-3267.
[3]洪威阳,胡敏.HPV、TCT、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瘤变及宫颈癌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6):1272-1274.
论文作者:曹先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宫颈癌论文; 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学论文; 炎症论文; 细胞论文; 将会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