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曹虎[1]2004年在《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模型和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求算出武威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总结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认为区内各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较大,但其地域分异规律呈现一定规律性:流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流域中下游地区,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步递减的规律,位于内陆流域上游的县区基本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高的地区,然后从上游开始,逐步向中下游地区递减,到流域下游地区的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降至最低。这种分异规律可为武威绿洲新世纪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化的科学决策依据。通过总结与思考,提出了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如下:1、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向,发展和建立以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2、要以水资源为杠杆,把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植被,中部稳定、高效的绿洲生态植被和北部荒漠生态植被结合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以绿洲为中心建立和完善“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叁位一体的防护体系,确保河西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降低污染和自然灾害危害,保护和改善绿洲生态环境。3、通过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进行观念创新,提高人口素质,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摒弃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环保型的现代生态农业,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市场化,提高林业的直接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5、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6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丝路”旅游,把旅游业培育成第叁产业的支柱产业,把武威建成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于柱英[2]2004年在《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防护林体系建设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不仅是灌区农业稳定发展的生态屏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针对武威灌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性差的现实,迫切需要建立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防护林体系。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对传统林业的创新和发展,它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实现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以可持续经营技术为重点,从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立地质量的评价分析、适宜树种的研究、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配置模式效果分析叁个大的方面入手,初步开展了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研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各土类生产力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指数,其中绿洲灌耕土生产力指数最高,为85.7,大于80,绿洲盐化灌耕土最低,为56.4,小于60;实测不同土类农田防护林林分蓄积生长量,差异较大,依据不同土地生产力指数的大小和林分现实生产力的高低,把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立地级划分为四类,为武威灌区农林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新引入试验地的叁倍体毛白杨5个系号经抗盐碱性和抗冻性分析,各系号均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中良好生长,且在盐碱化土壤中树高生长量是二白杨的1.44~3.1倍,胸径生长量为4.0~18.2倍,但几个系号只有B1008能够在研究区安全越冬,这个品系可作为武威灌区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之一。(3)经抗冻性分析,得出二白杨、新疆杨、垂柳、云杉、樟子松、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其次为国槐、侧柏,尤其是樟子松、云杉、侧柏、垂柳等耐瘠抗寒树种可在类似地区大面积进行四旁植树和营造农田防护林。(4)通过对本地常用的几个针叶树的抗旱性分析得出,樟子松抗旱性最强,证明建立樟子松农田林网是可行的。(5)通过对樟子松在武威灌区根系分布及生长调查分析表明:樟子松根系分布集中,在250cm范围内,0~20cm土壤层次中根量占调查根系总量的50~60%;樟子松生长迅速,10龄树年高生长量达60cm,粗生长量1.0cm,移栽苗木2~3年后可达到原苗圃地苗木的生长速度;樟子松适应性强,同时对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子的敏感性较强,充足的光照、水分有利于其生长,干旱、低温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减缓。(6)通过对叁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型林网的对比分析,证明叁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型林网的防风能力与纯杨树林网在同一变化曲线上,在调节林网内温、湿度等生态因子方面,满足不降低或不影响防护功能的前提条件。叁类生态经济型林网对网内作物的负面作用均低于纯杨树林带,其中在1H树高范围内枣树林带平均增产(以小麦计)8.7%,较梨苹果增产幅度高。从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分析,叁类生态经济型林网均优于纯杨树林网,是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可供选择的对象。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林业特点及防护林体系栽培实践,就适宜树种、林种的适用范围和功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的技术与途径。

尚清芳[3]2006年在《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如何正确分析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绿洲作为干旱区独有的地理景观,支撑着干旱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主要领域。 武威绿洲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最大的绿洲,而其凉州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甘肃省的“头号粮仓”。但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叁大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水资源最缺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因而如何促进凉州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创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衡量和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关系的尺度。然而,以往采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多的注重根据单项能值指标、从较短的时间尺度(如某一年份)来描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由于单项能值指标难以从整体上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全貌,不能更好的预测区域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对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该系统各种生态流投入、产出及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投资率和环境负载率等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能值评估。建立了1986-2005年凉州区农业系统能值分析的时间序列,弥补了静态能值分析的不足。通过一系列能值评估指标的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 20年来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和总产出能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农业投能以系统以外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为主,系统环境资源投能的绝对数也在增加,主要表现在对区域水资源的利用上;总产出能先以种植业产出能占绝对优势后逐渐变为农牧结合同时兼顾林业和渔业发展的能值产出形式。各项主要能值指标分析表明凉州区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发展在全国居于较好水平,系统远未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状态,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20年来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人均能值,能值使用强度等指标曲线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可持续发展指数、环境负载率等重要指标

吴丽丽[4]2016年在《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网络优化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进程的日益加快,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者协调发展的矛盾越发突出,生境破碎化问题的显现给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网络的稳定性。绿洲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干旱地区人类赖以生存、活动与发展的基本场所,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就相对脆弱,加之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得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内陆河断流等严峻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绿洲是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其系统地研究是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关键。生态网络思想源于19世纪,现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着效果。本文以河西走廊绿洲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界定了绿洲生态网络的概念,采用网络分析法与最小成本路径方法相结合的思路,在生态网络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分析和确定已有和潜在的生态节点及生态廊道,合理构建河西走廊地区绿洲生态网络并对其进行智能评价,提出河西走廊地区复合型生态网络框架,规划河西走廊地区理想生态网络发展方向和潜在发展区域,以期实现区域生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5-2013年期间,河西走廊各用地类型面积在不断变化,土地利用整体呈不平衡状态。其中,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耕地“涨势”最为明显达到了0.993,接近于1。研究数据表明:在过去的近30a中,土地利用转换的方向主要为其它类型用地向耕地转换;从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来看,在研究时间段内,各类型用地景观格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斑块数量的减小以及平均斑块密度的增大,说明以耕地为主的用地类型在向集约化发展,各用地类型空间连通性在加强,聚集程度在增加。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建设的开展。(2)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作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评价指标,测算出河西21市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分别对2001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智能评价,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玉门市、酒泉市、张掖市和山丹县生态环境呈倒退态势,而金塔县、阿克塞县以及古浪县则有所改良,生态环境趋好。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考量和评价机制,避免人为、片面的评价模型。(3)根据河西走廊划分的镶嵌体功能区,提取出生态功能区中具有代表性的57个生态节点,建立总长度为3635km的78条生态廊道生态功能区连接网络。研究发现河西走廊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网络闭合度α指数为0.229、网络线点率β指数为1.368、网络连接度γ指数为0.469,成本比cr指数为0.9875。评价结果指数显示,生态功能区镶嵌体生态网络距离和网络密度值均处于显着低值水平,生态网络特征性一般;从网络密度来看,道路生态廊道的网络密度值为0.1067,平均每个节点的连线数2.56;水网生态廊道的密度值为0.0989,平均每个节点的连线数为1.64。节点之间连线数量的大小反映出两个节点关系的密切程度,无论是道路生态廊道还是水网生态廊道的密度值,均低于一般的网络密度值,表明河西走廊现状生态廊道之间的关联程度偏低,生态隔离现象突出,且主要的生态节点大致分布于绿洲地区,生态系统内部连接性在衰退。(4)复合型生态网络的构建将绿洲生态网络、道路生态网络和河流生态网络进行整合,提取出关键生态节点,并模拟出潜在的生态廊道,就整体而言该网络系统节点数与连接数的宏观统计特征符合幂律分布,为无标度网络,集聚效益好、成长性强。从模拟出的潜在生态廊道分析可以看出,绿洲生态网络与现实中的道路网络和河流网络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生态断裂点。复合生态网络为今后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生态断裂点的生态建设,形成区域生态屏障保护。复合生态网络的建立,验证了在“区域”尺度下进行的绿洲生态网络研究理论上是可行的。(5)根据复合生态网络中存在的核心生态节点和潜在生态廊道,为进一步优化生态网络,提出了“以张掖绿洲为依托,以民乐-张掖绿洲为生态网络核心发展环,以玉门-酒泉-敦煌绿洲生态带、黑河流域生态带和民勤生态带为核心扩展区域”的“一心、一环、叁带”的绿洲生态网络格局框架构想。该构想以提高河西走廊生态网络连通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恶化为出发点,对于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连接度,强化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基质间的空间联系,进而维持河西走廊区域生态全局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海涛[5]2008年在《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问题是绿洲问题的核心问题。故本文针对绿洲的研究是围绕水资源展开的。本文结构主要包括叁部分内容: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基于能值的绿洲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其中利用现状分析是基础,情景模拟是核心,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是水资源利用分析和模拟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在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分别独立采用了水资源利用过程分析、水资源利用类型分析和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水资源消费分析叁种方法,对研究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验证,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叁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均较为接近,误差不是十分显着,满足研究要求。在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中,以风沙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区域有效植被盖度的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区域生态防护标准指数,对武威和民勤绿洲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模拟,得出较低和较高生态防护情况下的生态需水量。利用IPAT模型,设定7种情景,对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利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需水,分析了武威和民勤绿洲的水资源承载情况。在绿洲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中,运用能值理论,对绿洲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武威和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区域间水资源竞争取决于竞争者的空间位置、水资源需求状况、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竞争优势要素,流域水资源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产生调节作用。(2)由于水资源竞争力的不同,武威和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显着差异:武威绿洲由于占有了石羊河流域绝大部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超采量不是很大,生态和水资源状况显着好于民勤绿洲,但仍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民勤绿洲主要靠开采地下水维持现状水资源消费,经济发展受阻,生态恶化明显。新的分析表明,民勤绿洲的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原先的估计,绿洲的生态稳定和发展问题比预计的可能更为严重。(3)利用风沙动力学原理,提出了有效植被盖度的解决方案。有效植被盖度为最大变差盖度和拐点盖度之间的阈值,存在一个变动区间。有效植被盖度是确定干旱区绿洲适宜生态规模的基础,适宜的生态规模,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程度的生态防护。(4)通过对不同情景条件下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发现稳定是武威绿洲的头等大事:如果维持现状发展速度,水资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水资源压力将以更高的速度增加,加强调控则可以抑制其增加,稳定水资源消费;而加强水资源消费控制对降低水资源需求量的效果并不是很显着。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节水措施以维持水资源消费的稳定。民勤绿洲无论在何种发展情景下,水资源压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不同情景下水资源消费量存在较为显着差异,但对水资源过度利用的影响不显着。只有采取非常规措施,才能缓解民勤绿洲面临的水资源危机。(5)武威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呈现缓慢提升的局面,但安全状况的提升并不稳定,存在反弹趋势;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状况持续快速恶化。2000年之前,武威绿洲的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主要受自然要素影响;2001年之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民勤绿洲,在2000年之前,经济产出对区域生态综合安全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001年之后,这种索取已经成为威胁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张肃斌[6]2007年在《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与恢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河西走廊光、热、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钢铁、石油化工、商品粮、制种、蔬菜基地和航天国防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河西走廊地处内陆荒漠地带,水资源缺乏,生态系统脆弱。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不当,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灾害加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河西走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查阅以往有关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和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分析总结了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症状特征:(1)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一是祁连山区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总生产力下降,森林的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一,森林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灾害大面积发生,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森林生态系统有逆向演替的趋势;草原呈荒漠型退化、毒杂草型退化、鼠害型退化和黑土滩型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二是绿洲边缘沙生植物大面积枯死,下游绿洲面积缩减。石羊河流域下游北部沿沙漠地区防风固沙林、草和农田防护林减少了近20×10~4 hm~2;黑河流域下游植被覆盖度降低,戈壁、沙漠面积扩大;疏勒河流域中游草原退化面积达8.7×10~4 hm~2,下游大面积天然植被枯死。(2)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配置不尽合理,水环境恶化。一是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缺口严重,预测2010年缺口达6.7574×10~8 m~3;二是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102%,其中石羊河流域高达154%,黑河流域达95.5%,疏勒河流域也已达76%,超过合理开发利用率;二是灌溉用水比例高达86.44%,水资源利用效益较低,生态用水严重不足;叁是中游地区用水总量增加过快,挤占了下游水资源,下游水环境恶化;(3)绿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危害严重;荒漠化监测表明,1994年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1403.2×10~4 hm~2,1999年达到1611.9×10~4 hm~2,2004达到1671.14×10~4 hm~2。沙尘暴1950s发生5次,1960s发生8次,1970s发生13次,1980s14次,1990s23次。进入21世纪,沙尘暴次数、频度有逐年加快之势,已成为全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4)土地盐渍化严重;有盐渍化土地89.37×104 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4%,土地生产力下降;(5)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居环境不断恶化。2.总结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1)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退化。晚全新世以来,河西走廊区域气候持续干旱,致使叁大内陆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草地退化和土壤沙漠化加剧。近500年来,祁连山区气温升高,冰川面积减少,年降水量减少;1950’s后期到1990’s期间,山区气温总的趋势都是上升,造成雪线上升,冰川后退,高寒山地的湿地,湖泊的面积缩小或消失,草原退化,森林面积缩小。对祁连山七一冰川最新观测结果表明,2001/ 2002年度和2002/ 2003年度冰川物质平衡分别为-810 mm和-316 mm水当量,冰面出现显着的减薄状态,强烈反映了祁连山冰川对气候变暖过程的响应。(2)严酷的自然条件是生态系统退化的内在因素。其一,河西走廊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呈现出热量充足、昼夜和季节性温差大,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强烈,风沙频繁的温带暖湿带干旱荒漠化气候特征;其二,沙源深广和土壤贫瘠是河西走廊生态系统脆弱,土壤容易荒漠化的物质基础。其叁,风大风多是河西走廊土壤荒漠化的直接动力。第四,气候长期干旱是诱导加剧河西走廊植被退化、土壤荒漠化的主要因素。第五,水资源先天不足是荒漠化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客观因素。(3)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系统退化;一是农业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地矛盾突出;二是对林草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直接加快了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叁是水资源消耗过度,加剧了生态失衡。3.全面总结了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工程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思路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河西走廊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特征,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范围划分为南部祁连山森林草原水源涵养区、中部绿洲高效产业区、北部防风固沙荒漠治理区叁大类型,并提出了各区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相应对策。按流域划分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叁大内陆河流域,提出了以流域为单位生态恢复的重点与措施。4.研究提出风蚀荒漠化区、水蚀荒漠化区、盐渍荒漠化区生态恢复治理的模式和措施。(1)风蚀荒漠化区,位于河西走廊北部荒漠区和中部绿洲外围水分条件不足的广大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主要有建立荒漠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封沙育林育草、营造防风固沙林、设置固沙机械沙障、营造农田防护林带、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农业,保证足够的生态用水等;恢复模式:一是带、片、网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二是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恢复模式;叁是生态经济型恢复模式。(2)水蚀荒漠化区,位于祁连山海拔2 000-2 500 m以下的浅山区,恢复模式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为主,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采取调整土地利用方向、合理安排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施、法律措施,对小流域内的水土资源进行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3)盐渍荒漠化区,位于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由于长期大水漫灌、渗灌,或长期用矿化度高的地下水灌溉,造成土壤盐分聚集,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区域,一般采用以水利措施为主,结合耕作措施及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的综合治理方法。5.研究提出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科技支撑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规划和周密的作业设计,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2)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3)加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科技攻关研究;(4)加强科技支撑组织保障体系建设;(5)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监测和工程效益评价体系;(6)加强国际合作,为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争取国际援助。6.提出了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工程措施:应抓住机遇,争取国家和省财政投入,开展高效节水生态农业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祁连山区天然林保护及植被恢复工程、河西走廊叁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荒漠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农田保护性耕作生态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沙产业开发示范工程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7.提出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政策措施:(1)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2)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减缓水土资源承载压力;(3)控制人口数量增长,调整人口分布格局;(4)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5)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激发生态环境建设活力;(6)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环境资源;(7)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强化工程项目管理;(8)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减灾防灾能力;(9)加强组织领导,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不仅事关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的大事。应尽快编制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河西走廊沙化和盐碱化治理规划、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敦煌生态环境治理和莫高窟文物保护规划,将河西地区重点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纳入四项规划,上报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国家投资,争取社会援助,加快生态恢复与建设进度,促进河西走廊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卢爱刚[7]2003年在《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与此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水作为绿洲的生命之源,与绿洲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是关系绿洲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子。 因此,研究绿洲城市化中的水环境问题,揭示其对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绿洲水环境的影响强度、机制和规律,为克服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及其对绿洲环境的危害,为绿洲城市化的健康、稳定和合理发展以及加强绿洲生态环境建设,避免重蹈楼兰古城等悲剧的覆辙,实现绿洲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最终实现绿洲现代化,有着现实的、长远的积极意义。本文以武威绿洲为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城市化对绿洲水环境的整体影响,揭示了武威绿洲城市化对其水环境的影响机制与规律,并就绿洲城市化的最佳模式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绿洲城镇化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探讨了绿洲城镇的特点和演化规律,并提出了绿洲城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就绿洲水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在论述绿洲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水资源对绿洲城镇化的影响和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适度的城镇化有利于绿洲水资源问题的好转。 本文第叁部分以武威市绿洲为例作了实例研究。在论述武威市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从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等方面系统探讨绿洲城市化对水资源的质和量影响。 论文最后一部分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绿洲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问题,提出了武威城市生态城镇化建设构想。在论述建设绿洲生态城市意义的同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武威市生态城镇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蔺雪芹[8]2006年在《水资源约束下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武威市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典型的绿洲城市,具有西北干旱区典型的水资源与环境特征,水资源严重短缺、用水矛盾突出,城市化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本文从武威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发展现状特征出发,以期对武威市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水定发展,指导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实证调查、定量对比分析的结合,从理论、实证和对策叁个方面展开水资源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通过分析水资源约束下武威市城市发展现状特征,发现在水资源的约束下,武威城市发展表现出人口、用地规模呈总量扩张,人口“农转非”空间大、经济发展以高耗低效为主,水资源投入产出效益普遍低下等特点。 总结了水资源对干旱区绿洲城市化发展的作用规律,预测在水资源的约束下,在总需水量阈值、需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前提下,农田灌溉以每年1.07%的速度退水4.488×10~8m~3,生态需水比例不低于10%等条件的多重约束下,到2030年武威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阈值为52.10%。 分析了武威城市化所引起的生态效应,认为武威市现在处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拮抗阶段,在该阶段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特征,并建立了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预警体系。 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对策研究,以节水性、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叁效益结合、科教兴市和动态性的原则下,提出了水资源约束下武威今后城市化发展对策。

虎陈霞[9]2003年在《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景观生态学是进行宏观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进行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因此,与GIS、计算机和数学模型方法相结合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研究成为当今景观生态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和新趋势。绿洲是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干旱区景观,作为干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沃土,是该区人民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绿洲的作用在不断的加强。可见,绿洲景观是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的区域,也是生态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分。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发源于石羊河的武威绿洲是河西叁大农牧绿洲中,人口最多,农业开发历史最悠久而且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绿洲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景观变化最活跃的地区。因此,定量的描述绿洲景观的空间特性,探讨绿洲景观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便进一步了解景观结构与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绿洲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绿洲景观生态设计和荒漠化的控制以及绿洲生态环境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就景观生态学在绿洲空间格局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做了探讨。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景观生态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景观结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论文第二部分主要就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构型做了探讨。首先在分析了绿洲景观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概念,并就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及其基本构型做了系统的阐述。 第叁部分主要就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量度及指标体系做了研究。综合论述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及其发展状况,构建了具备可操作性的绿洲景观空间格局量度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以武威绿洲为例做了实例研究。利用GIS软件进行景观制图并获取数据,并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格局指标的计算,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特有的水土条件决定了流域中部盆地的武威绿洲最适宜于农耕生产,经过两干多年的开发过程,在这里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工绿洲的同时,人类对该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向外扩展。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绿洲区,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各类景观类型比例相差不大,景观优势度小,但景观中因人为活动造成的退化景观类型如盐碱地和沙地裸地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与耕地镶嵌分布,反映了该区域生态退化趋势较为严重。目前,武威绿洲景观中的农、林、牧、居的用地面积结构比为:51.76:6.08:9.92:1.88,农业用地比重过大(水地为主),林地和草地的比重过小且分布分散,未能发挥生态屏障的作用,这种格局不利于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第五部分针对武威绿洲不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现状,依据相应的原则与原理,在进行景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对武威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做了总体指导性规划研究。 论文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在总结论文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姚泽[10]2006年在《武威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文明与发展的象征。它能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而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多样化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调查与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本文根据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园林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对武威市的105种园林绿化树种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武威市现有园林绿化树种38科,70属,105种。(2)通过植物区系分析,表明武威市园林树种区系由多种区系成分汇集而成,其中,蔷薇科(10属20种)、杨柳科(2属13种)、豆科(5属7种)、柏科(4属7种)、木犀科(5属6种)和松科(4属6种)6个科在武威市城市园林树种区系中的优势明显,共30属59种,占总科数的15.79%、总属数的42.86%、总种数的56.19%。(3)通过多指标选择,建立了武威市园林绿化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体系分为叁个层次:目标层(A):武威市园林绿化树种综合评价。准则层(B):生态适应性能、观赏性能、净化性能和生长性能。指标层(C):冠型、高矮、奇形、色调、味香、异态、耐盐碱、耐高温、耐寒冻、耐干燥、庇荫、病虫害、吸收SO_2、吸收HF、吸收CI_2、抗风性、吸滞粉尘、细菌、长高、冠幅、萌枝、疏透、寿命和萌蘖共24个具体指标。(4)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园林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为:准则层中生态适应性的权重最大,说明其在园林树种综合评价中占最重要的地位,是园林树种选择首选条件;其次为观赏性能,在园林树种选择、应用中应作为重点考虑的因子。权重最小的是生长性能,说明生长性能对园林树种评价影响最小;在指标层中,耐寒冻、耐干燥、耐高温、冠形和色调的权重明显大于其它指标,可以认为是影响武威市园林树种综合表现的重要指标,而影响较小的指标是疏透和萌蘖特性。(5)根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每个园林树种的综合指数。按综合指数大小,对参与评价的树种进行分级,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Ⅰ级:28种;Ⅱ级:53种;Ⅲ级:16种;Ⅳ级:8种。(6)根据各树种的喜光性、抗旱性、抗低温性、抗风性,对生态习性综合评级,从而对武威市园林树种的生态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7)根据园林树种的树形、叶、花、果和枝干对武威市园林树种的观赏价值进行了评级。(8)不同类型绿地的树种:公园绿地有青海云杉、油松、侧柏、落叶松、新疆杨等;防护绿地有新疆杨、小叶杨、白榆、白蜡、沙枣等;庭院绿地有青海云杉、油松、毛白杨、小叶杨等;道路绿地有樟子松、新疆杨、毛白杨、小叶杨、垂柳等;其它绿地有青海云杉、樟子松、侧柏、新疆杨等。(9)通过对武威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武威市城市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林绿化树种种类单一,常绿树种种类过少;乡土树种、特色树种利用少;重草轻树,过分强调绿化覆盖率,忽视生态效益;城市绿地结构单一,绿化模式单一。(10)针对武威市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武威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中应注重其生态学特性与立地条件原则、乡土园林绿化树种原则、整体优先原则、文化原则、可持续原则等,以及树立整体统一的观念、注重植物造景的功能,发挥不同地域园林绿化的特点、充分结合立地条件,做到适地适树、建立法律法规,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等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 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 曹虎.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2]. 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研究[D]. 于柱英.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3].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 尚清芳. 兰州大学. 2006

[4].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网络优化布局研究[D]. 吴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6

[5]. 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D]. 李海涛. 北京大学. 2008

[6].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与恢复策略研究[D]. 张肃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 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 卢爱刚.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8]. 水资源约束下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研究[D]. 蔺雪芹. 兰州大学. 2006

[9]. 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初探[D]. 虎陈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10]. 武威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适宜性评价[D]. 姚泽. 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