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涛 刘席玺
身份证号:42122119900403261X 身份证号:41092619870908XXXX
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环境要求日益提升,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生态学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并在实际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绿色生态理念下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生态;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雨洪管理能力愈发下降,城市内涝问题愈发严重,这种情况下,我国水利部制定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城市设计工作中,出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雨洪管理能力的需要,也可以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导向,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2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论述
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考虑各种基础设施和周边情况,科学使用现有条件;需对雨落管断接技术进行优化,围绕建筑周围绿地布置使用屋顶雨水,如雨水花园等。通过建筑绿色屋顶的使用,使雨水得到净化,提升水质,同时使汇流时间得以放缓,降低公园内涝压力;在对公园内部的绿地展开设计时,可通过多种滞留设施的使用来对其进行处理,要求布置溢流口。在进行公园设计时可降低雨水管道的布置量,若一定要使用雨水管道,须布置雨水口。从各种源头对雨水进行处理后,就将其投入到绿化及景观水体的使用中。为降低公园对水资源的使用量,景观水体应避免使用自来水作为补水水源;而应积极进行雨水积蓄利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开展雨水收集,雨水要优先投入到补充景观水体,绿化及喷洒道路方面。雨水的处理途径具体为:雨水在降落到屋面后,需要通过初期弃流,使其汇集到高位花坛及雨水桶中,之后需使其溢流汇集到低势绿地内,其中雨水桶中的雨水可以投入到绿化用水中;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可通过雨水花园、低势绿地或渗透铺装等形式使径流得到净化及消纳,其他超标准雨水需要近排入雨水管道中。为降低雨水管道内杂质含量,可把各种截留装置,如旋流沉沙或截污挂篮等悬挂于雨水口。雨水通过处理后,其中一部分可排入雨水管内,通过间接方式加以使用,其余可流入景观水体或雨水池内得到调蓄、储存,并对其进行过滤消毒处理后再集中配水,之后可投入到道路浇洒、绿化灌溉及景观水体补水方面。
3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1)对整体生态格局进行优化在对场地进行规划过程中,应密切重视对原始地区水渠和地形的保护,借助现有的GIS技术来对场地生态海绵整体生态格局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充分掌握系统的特征,使园林的景观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统一。(2)构建系统的LID—低影响开发体系将现有的海绵技术全面地使用在绿地、道路、广场、房屋等绿色基础设施方面,能有效地从源头系统化实施海绵城市方案,对雨水下渗能力、蓄积能力进行全面的提高,大大降低城市管网排水的整体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四位一体,以人为本采用场地海绵城市规划方案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市民。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从原有单一的方向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转变,以为更好地构建安全、生态的公共城市空间。
4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技术
4.1 透水性铺装方法
在使用透水性铺装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进行铺设时,材料之间应有更宽的衔接缝隙面积,从而增强缝隙透水量;(2)选择材料时,应要选择透水率更高的透水速率。缝隙透水下垫面铺装方式。在通过衔接方式铺设路面砖时,由于砖与砖之间会出现一定的缝隙,为此可将细砂、陶粒或小石子填充到其中。在该类铺装系统中,由于路面砖材料本身无透水性,只可通过砖与砖之间所预留下的缝隙来保证降水渗漏率。常见的铺装方式为植草砖铺装、面包砖铺装方式等。自透水下垫面铺装技术。由于该类铺装结构的下垫面是一个完整的块,整个铺装材料本身无缝隙,但其内部存在孔隙通道,降雨可经由孔隙透水。在降雨后,雨水可经由孔隙依次进入基层及土壤层中,若无降雨,铺装材料中的孔隙可作为连接空气及土壤之间的通道,起到透水换气作用。常见的铺装方式为透水混凝土铺装及透水沥青铺装。缝隙透水及自透水方式结合应用的下垫面铺装技术。为提升地表透水能力,同时使缝隙透水路面及透水路面的优缺点得到结合应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透水砖。由于该类透水砖材料中存在孔隙,同时在进行铺装作业时,砖与砖之间也会有适当的缝隙,通过这两种缝隙即可提升地表径流速度。在选用任何一种铺装材料时,均要求其可与透水铺装路面配合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并且由下向上其结构可分为透水垫层、透水基层、找平层、透水面层。
4.2 城市水域空间设计策略
首先实现对雨水的收集与重复利用,因而在屋面、道路与街区等不同层次设置雨水系统,将雨水引入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在屋面雨水组织方面,如果是公共建筑,通常会采用内排水的方式,将雨水立管与屋面雨水管线相互连接,如果是住宅建筑,通常会采用重力外排水方式。为了更好地收集屋面雨水,可以将公共建筑的内排水管线与雨水调蓄系统相结合,将住宅外排水与散水、草沟等相互连通,将屋面雨水通过空间场地与绿化进行吸收。海绵城市导向下,可以通过凹陷的绿地来进行雨水调蓄,需要在城市设计中合理设置凹陷深度,在植物种类、道路与绿地之间的连接处等各种因素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为了更好地发挥凹陷的雨水调蓄功能,可以将凹陷深度设置在20厘米左右,并选择具有耐涝特性的灌木与草本植物。另外,城市街区层面的海绵城市设计更加容易实现,充分利用城市街区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规划,确保雨水能够通过街区流往街区与池塘实现雨水的存储与调蓄,可以设计雨水花园等。
4.3 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是指在露天的停车场内采用一些透气性较强的铺装材料来对露天地面进行铺设,且需间隔相应的距离来进行乔木类植物的栽植,形成一个绿荫覆盖的环境,将停车空间和园林现有的空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园区内的人行横道需使用透水铺设方式来进行操作,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需使用透水沥青和透水混凝土的方式来进行操作,且透水铺设需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国家要求来进行。借助雨水花园来对雨水、地表水进行蓄积,将其用于日常园区的绿植灌溉。污水经过处理后,将其用于建筑中水供应。停车位使用植草砖透水铺装方式来进行铺设,这样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渗透,溢流的雨水能够流入下一级生物区域。在雨水收集方面,采用透水性强的铺装来对园区内的路面、广场等进行铺设,且应设置雨水蓄积池用于观赏和存水。在雨水入渗过滤方面,降雨时,借助种植的植物和沙土能有效地净化雨水,将干净的雨水涵养在地下。地面上有绿荫覆盖,为车辆遮阴,大大降低车内的温度,增强人们的舒适感。地下透水性良好,将雨水涵养到地下,有效地调节地面的温度。绿树环抱不仅能减少噪音,吸收尘土,且能提高城市的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
5 结束语
在海绵城市的导向下,城市设计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并发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交通道路、空间布局等个各个角度入手提高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与生态环保效果,同时也不能够将生态系统建设独立与城市设计单独开展,应当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徐浩. 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2] 周慧.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南宁市昆仑大道片区新区规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7.
[3] 许龙权. 基于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的大学园区规划研究[D].广州大学,2017.
[4] 范田天.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引导下住区规划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 丁兰馨. 山地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与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
论文作者:黄涛涛,刘席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雨水论文; 透水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缝隙论文; 方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