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思想的形状
□童 强
读书是人类晚近才出现的现象。甚至文字书写已经出现很久,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也没有读书的必要。上古典籍少,人们重视口耳相传的知识与经验。
《国语·晋语》中记载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学读书于臼季”。这是指阅读书写的文字。春秋时代文字书写繁难,辨识不易。晋文公读了三天,也没有读过一尺。他说,还是让能读懂的人告诉我内容,这样“闻则多矣”,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晋文公一代霸主,具有很高素养阅历,但他不识字。当时接受教育的人并不都需要掌握阅读,所以《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生能够具备这些德行就非常好了,至于那些还有余力的弟子则可以学文,学文就是阅读文献。《论语·先进》曰:“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识字研读文献优秀的只有子游、子夏两人。当时所谓“学”,是把老师平日所讲的知识经验、训诫格言,都能够记诵下来,并一一实践。学习经典,身通一艺者,也是把老师背诵的内容,学会并背诵下来。通常老师是没有书的,他也是跟着他的老师背诵得来的。《三国志·贾逵传》记载:“贾逵……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贾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祖父见孙子喜欢军事游戏,说你长大之后肯定会成为将军,我教你兵法吧。爷爷也没有兵法书,完全就是口授,祖父背一段,孙子跟着背一段,日积月累就有“数万言”之多了。正是这种背诵、口耳相传的继承,经学里面才会有“家法”“师法”。这一套体制对中国的知识传承影响极大。
书籍多起来,个人的阅读能力才会体现出优势;大量的阅读培养了作者,更多的作者写出了更多的书。阅读与写作造就了伟大的纸本时代,精英就是能够写作、阅读的人,他们用话语构筑了世界,不能读写的人,既不能使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也不能感受到在这个世界的存在。这是作者和读者精英的天下。在经历了口耳相传、纸本两大传播时代之后,人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新的话语生产与传播形式诞生了,人人都成了表演者、艺术家和作者,出现了独特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表达似乎正在击溃传统的精英书写。典雅的风格过时了,汉语表达的优美与形式感已无人再提,网络文字已不在乎行文中出现的错字或者表达不当,新生代揶揄、搞笑、挪用等书写形式使得汉语经历千百年所形成的质感迅速消失。传统的细读、慢读方式跟不上随着刷屏、网页的浏览而形成的流变。
(4)做好决策气象服务还需要加大财力的投入,创新管理模式。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物质基础,保障仪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以促进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要落实基础民生建设,保证一些偏远地区也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天气预警,然后做好防范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然而,只有阅读才可能建构起经验的整体性。一个将军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领兵打仗;一个工匠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铸造铜鼎。实践者的阅历难以广泛,但其经验具体真切。学者通过阅读所知甚多,但对具体事情缺少亲历,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理工专家近于实践者,他们对某个专业领域非常了解;人文学者虽然从现代学科划分而言,也像专家一样擅长某一课题的研究,但就人文学者的本意来说,他是对整个人类经验感兴趣的人。缺乏对人类思想感情历史文化整体性了解的人文学者,可能也谈不上对某一经验现象透彻领悟。换言之,一个人文学者首先是一个更趋整体性、综合性的人。人文学者近乎显处视月,更需要通识的眼光与境界,理工专家、实践者则更像牖中窥日,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看得异常真切。当然不排除有科学家精通哲学,富有人文修养的不少例子。
伯特兰·罗素认为,现代科学不断使古代充满神秘感的知识祛魅,最终降低了科学家自身的地位,[1]但显然,科学在转化为技术并产业化后,与经济、商业的发展形成前所未有的联系,科技知识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作为古老知识传承人的人文学者,他们的知识、眼光与境界在技术具有支配性的今天逐渐失去自身原有的地位。决策者自信可以不需要这种知识。
人文学者的专业化也影响了他们的整体性眼界。现在人文学者必须像其他专业的老师一样,不停地上课、写论文、做课题,成为专业性人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才。同样是读书,但现代学者必须有明确的“专业性”目标,在上课、会议、结项等诸多截止时间的逼迫下,把有限的时间花费在能够有论文发表、著作出版、获得教学成果奖、有学术产出的阅读上。这意味着阅读性质的变化,优游涵泳式的读书在此转换为一种高效精准的操作。尽可能在一个月内翻完50本或100本书,而读一本再重要的书也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必须尽快在书中找到“有用”的部分,网络或电子检索于是成为非常重要的学术手段。在眼光与境界卖不出好价钱的时候,人文学者只好以无数C刊论文的形式提供所谓的学术命题与陈述,基本上不考虑自己本是处于距离人类经验整体性最近位置上的优势。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例数(n)及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成为一个人文学者应有大量的基础性阅读。哪些是基础性的著作,因人而异,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选择。而其数量通常是其他人、甚至非文科的学者难以想象的。人们看到人文学者家中的藏书时通常都会问:“这么多书你都看完了吗?”“没有。”“没有那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书呢?”语塞。我相信理工科专家研究某一个前沿问题,研究者所需要的基本原理总是在自己的手边,他所熟悉的领域之中或者附近。但文科的研究能依据什么明确的原理呢?没有或者所有,所有已发现或未发现的人类经验所蕴含的原理都有可能。在我们不知道“那个”原理的时候,我们会把暴露癖当作流氓、罪犯抓起来,直到我们认识到那是一种病态时才改变了态度。直到判罪是要经过审判的程序成为某种共识时,逮捕的“罪犯”才改称为“嫌疑人”。只有在一种人可以生活得更清洁的观念指引下,浴室与厕所革命才有可能发生。这可能是人文学者更需要广泛阅读、整体性阅读的重要原因。
尼采的书并不想抚慰你、讨好你,它没有虚设的满足,只有不停地刺激你、激发你、电击你,直到将你炸平。尼采说:“我是炸药。”(《瞧这个人》“为什么我是命运之神”)后来的福柯也有类似的说法:“我愿意我的书成为像手术刀、燃烧瓶或地下坑道一类的东西,我但愿它们在被用过之后就像爆竹一样燃为灰烬。”[9]确切地说,尼采在一个多世纪前写作时根本无法想象我们这样的读者,所以他不可能驾机起飞轰炸你,所有的轰炸只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但不借助尼采、不读尼采就无法实现这种颠覆。尼采的书仿佛“轰炸装备及其操作指南”,你一向自以为是的东西会在尼采强烈震荡的眩光中轰然坍塌。我喜欢这种坍塌。必将坍塌的应该尽早坍塌,为新的生存腾出空间。
20世纪80年代初找不到叔本华、尼采的什么书。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了《生存空虚说》,这是从叔本华晚年《附录与补遗》中选录文章的汇集,如《关于思考》《读书与书籍》《论天才》等充分体现哲人的洞察与思考。有趣的是《关于噪音》一篇,作者认为越是天才人物就越不能忍受噪声,而德国小镇中马车夫好像总是故意在窄巷里突然打起响鞭,这对于沉浸于思考之中的哲学家而言简直苦不堪言。我相信这是真的。这不仅切碎了时间,切碎了思想,更是砸碎了思想的氛围。在叔本华看来,思想不是你想让它来就能来的东西,一堆小钻石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同等分量的大钻石。这样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此书纸张糙黄,但编辑翻译都挺认真。前有鲍昌序,书末还附有《叔本华生平及其学说》以及年谱,在当时还没有网络可搜索相关知识的时代,是非常有用的附录。
当混凝土上升到距孔口10m左右时,沉积泥浆稠度增加,混凝土浇筑压差减小,浇筑困难增加,在孔口安装排污泵将泥浆排出,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到设计高程。
实际上在1984年,我就有了一本叔本华的书,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当时并没有通读,若干年以后才间断地读了大部分。199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叔本华论说文集》,此书的翻译成于众人之手,无前言,有译后记,但译后记并没有说明这翻译的是叔本华的哪一本书,或者是如何编辑的。在扉页后找到原书的书名:《附录与补遗》,这是叔本华较为通俗性文章的汇编。此时中文翻译叔本华的各种小册子,大多选自《附录与补遗》。韦启昌译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就是取自此书。韦译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薄,阅读方便,我读它反而比《论说文集》多。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叔本华的博士论文。我买了,但基本上没读。
喜欢阅读叔本华的人,肯定会喜爱尼采的书。尼采写过一篇长文《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盛称叔本华具有真诚、快乐和坚韧三种德性。虽然尼采与这位精神导师的观点颇有不同,但他推崇叔本华始终没变。[2]
真正的哲学,你要搡它。既然它是如炸药般暴烈的东西,怎能温柔地抚摸它,让它变成按摩椅?应当把它推到前面,又突然拉到后面;把它举得很高,又重重地摔下。经得起你搡的哲学才可能带给你震撼:以为已经完成,却是刚刚开始;以为已经抓牢,却是一无所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且循环往复,所有一切都将在是与不是、非与不非、在与不在、亡与不亡之间激荡。在一切确定性像煞有介事地宣布实现之际,哲学却能找到让整座楼坍塌下来的那一块不起眼的板子。这是它独特的颠覆方式。所以,不接近哲学就无法经历或享受这种地动山摇的震撼。没有哲学,你就没有哲学的方法去搡它;不读尼采,也就没有办法在深夜中叫醒你的灵魂。
1986年是尼采再次进入中国的年份。第一次是因王国维、鲁迅、茅盾等人的介绍进入中国,但逐渐沉寂。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基本不知道尼采,直到这一年周国平《尼采:在世纪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一书出版,我才晓得有一个叫尼采的德国思想家。尼采及其译著随之映入人们的眼帘: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1986年12月)和《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刘崎译《悲剧的诞生》(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和《瞧!这个人》(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12月)也出版了,此时杂志也多有文章介绍尼采,一时间形成“尼采热”。80年代人们渴望了解一切的热情造成了许多的“热”,周国平《尼采:在世纪转折点上》首印2万册,其他几种译文皆是开印5万册,《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个月后即重印,两次印量10万册,而作家出版社的《悲剧的诞生》直接开印12万册,这在今天完全不可想象。相对于现在一本学术书只印一两千册,这整个就是一个神话,一个与西方思想史不甚相关、本质上也与尼采不甚相关的梦幻神话。30年过去了,从文化状况来说,我们距离19世纪尼采、理解尼采仍然很远。尼采说过的有些话,我们这会儿恐怕连重复的勇气都没有。当然,尼采热总是带动了一部分人的阅读。
学会学习,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与手段的侧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学会学习由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大要求组成。将其与一线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相结合,即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扩大学生识字来源,这与新课标中对语文识字教学的目标界定相吻合,与核心素养要求相适应。
实际上我是研究中国思想史、古代艺术理论的,从专业来说,并不需要阅读尼采,我也不可能去写关于尼采的论文,这些阅读基本上是“无效的”。在专业化氛围中,阅读尼采就更奢侈了。但正是这种没有用的阅读、非功利性的阅读把它与其他的专业书阅读分离开来。你进入了一种“不为了什么而读书”的状态。我想这种不为了什么的读书是“为己”的。
欧阳修致力于收集古金石拓本,积至千卷,又将其为拓本所作题跋汇集,编为《集古录》(亦称《集古录跋尾》)一书,其子欧阳棐又编次其目,成《集古录目》。从内容上讲,这两本书显然各有不同,一则近于文章评论与史学考证,一则为专门目录;但从文献形态而言,二者皆以书籍的面目出现并传世。对朱熹来说,这些“古金石”的吸引力不仅来自其作为古物的一面,更是来自其作为文本或文献的一面,他更看重的是其“古金石文字”的属性。他将欧、赵二书进行比较,指出《金石录》“铨序益条理,考证益精博”,也着眼于其书籍与文献的属性,而无关于古物的收藏。从这一段话中也可以看出,在朱子看来,金石学与书籍及文献都有密切的关系。
2001年德国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 (鲁路翻译)、法国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等译)中译本面世,2002年孙周兴翻译的海德格尔《尼采》出版,2007年以后,刘小枫主编的“尼采注疏集”共20多种陆续出版,不仅包括尼采著作全集,而且还有多种尼采研究论著。阅读尼采变得越来越奢侈。
为了某项研究而展开的阅读,通常都有相当高端的“套路”,这是专业化训练的结果。但不为了什么的阅读往往突破了各种套路,显得自由。起初只是翻翻书中自己中意的格言,既没顺序,也不定是哪一本,读到哪里算哪里,至于那些格言背后尼采的思想体系也不很操心。后来专家告诉我,这正是尼采正确的打开方式。尼采KSA版编者说:“谁若按部就班地将本书《朝霞》作为循序渐进的系列思考来读,他就还没有进入尼采的自我探索。”[3]无意之中,竟然碰对了路。
ER和PR:≥5%肿瘤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记为阳性病例;HER-2:≥10%肿瘤细胞膜呈现完整强着色,记为阳性病例;CK5/6 和GCDFP-15:≥25%肿瘤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记为阳性病例;S-100:≥25%肿瘤细胞核或浆出现棕黄色颗粒,记为阳性病例;P53:≥75%肿瘤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记为阳性病例。Ki-67:肿瘤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记为阳性细胞,连续计数50个高倍视野中阳性细胞的比例,取平均值。AB-PAS染色肿瘤细胞浆内出现湖蓝色或紫色为阳性着色。
从阅读是一种行为来说,尼采的书并不难读。其中大多是格言短章,前言后语不必视为相互关联,翻开任何一页都可以读起来。这与中国先秦古籍《论》 《孟》 《老》《庄》等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只言片语,人们前后相续,编为一书,所以翻开一段,即可诵读。这样的书适合只有零碎时间读书的人,所谓“化整为零”,时间的片段契合著作的片段。
星辰早已坠落,它的光芒才映射我们的身边。
新思想的产生,一个触发新思想的好句子或者一个带来好句子的新思想的诞生,都异常困难。回忆是把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挖出来,但新的想法、新的认识并不是我们头脑中原先就有的东西,发现它们更像一场邂逅。思想与人一样,不是招之即来,随叫随到的仆从。要看人家高兴不高兴,乐意不乐意。外在条件与内在氛围都适宜时,它也许才会现身。(叔本华《关于思考》)所以,尼采的写作非常缓慢,但又不得不写。为什么要写作呢?尼采说:“我至今还没有找到其他办法以摆脱我的思想。我必须摆脱。”[5]在此,写作不仅仅是把想法写下来,它是使思想艰难成形的手段。所以最为恰当的表达、完美的格言形式才可能引导深刻的思想呈现。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语言形式不是贴在思想上面的花饰,而是融入思想之中的力量。《论语》一书许多例子都能看出孔子对自己(或传统)的格言精心雕琢的过程。失去好的形式时,也许我们就不再有好的新思想。相对于网络书写的随意性、流动性,尼采对我们最重要的启发之一可能是他的严肃性。严肃的写作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严肃性。
刘伟递给女孩一个包,说:“都在里面。”女孩打开她的背包,先把刘伟的包装进去,又递给刘伟一个更大一点的包,“谢谢你们,你点点。”刘伟说,“不用。”他递给黑背心一个纸包,“你的。”递给泰森一个纸包,“你的。”又递给我一个纸包,“你的。”又说,“大家点点,没问题就在这里散了吧。”于是昏暗中我听见黑背心和泰森窸窸窣窣了一会,“没问题。”他们说。“你呢。”刘伟问。我仍然没有看清他的脸,但我知道这话是问我的,忙应了一声“也没问题。”
把阅读当作一种理解活动,尼采就太难读了。他的格言、随笔的文体以及诗化的风格本身就不可捉摸。他是西方的思想家,我们对人家的文化毕竟有所悬隔,对其社会环境没有接触,阅读了解又是通过汉译的中介,所以,理解上确实存在着阻碍。但我们的阅读是从尼采那里寻找启发,是借助他来点亮我们的精神,而不是讨论对错,也不是评价高下。这种阅读我相信更加自由、更加有趣。确实,尼采的书中精辟的格言随处可见,夜深人静之际,一个句子就令人感慨万千,或惊喜振奋,或扼腕叹息,隔着语言的中介你都能感到那种新奇、生动与活跃:
假如没有梯子,我就爬到自己的头上。
这样一来,阅读尼采在我的读书生活中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形式。他仿佛带着你,走向旷野,进入“地下”,坚守孤独。现代的主体性首先是面对自己、关注自己,并且“成为你自己”,只有少数人能够听到这样的召唤。[6]28进入地下是尼采的比喻,他的《朝霞》这本书就是他地下挖掘的写照:
思想应该散发浓郁的芬芳,犹如夏日傍晚的庄稼地。
警策的格言能够保持它与现实的直接联系,并且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述。叔本华、尼采都是非常出色的作者,文笔优美,特别是尼采擅长格言。格言在希腊语中是划界的意思,它是要给作者发现的真加以划界。把它们置于亮光之中,批评它们,纠正它们。格言无法信手拈来,它不是一个入口,它要求思想者破门而入。[4]
为了使葡萄和有才能的人成熟,既需要晴天,也需要下雨。[6]
这是能够改变你的思想形状的话语,惊心动魄,令人着迷。它充满了对现实的真实体验,充满了沉思以及强烈的情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洞察力,它看穿了历史以及各种掩饰:
差异化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源自于孔子《论语·雍也》:“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因材施教”思想是对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要的原则,即便在当今依然是教育界努力的方向。
我们置身于民族性癫狂症的危险狂欢节之中,所有比较精细敏锐的理性都悄悄躲到一边去了。
尚未成熟而靠不住的东西,总是发出最响亮的叫喊。[7]
习惯使我们双手灵巧,而头脑笨拙。[8]
随便干什么总比闲着好,这原则成了一条勒死人性修养和高尚情趣的绳索。[8]302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种基础性阅读本是“为己”的,而不是出于职业或功利的目的,甚至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它表现为自我的精神成长,培养一种眼光与境界。随着20世纪80年代读书界的“尼采热”,我接触到叔本华、尼采,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贝多芬的音乐优美,但它不会给你的感官带来舒适的按摩,它是精神性的引导。叔本华、尼采的著作并不迁就时代,也不是为了给人们带来舒适感,所以不适合作为休闲读物。但它们能触动人的根本精神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都宣称是为自己而写作,坦率而真诚。叔本华认为专为自己而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哲人,他们能够思想真正的问题。尼采也坚信,没有自己思想、没有自己想法的人,读书收效甚微。我意识到,与自己专业领域不甚相关的尼采,在深层次的观念上与我的专业学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它能使人获得思想的高度和理论的眼光。随后的阅读,断断续续持续了30年。
1)方案1:选取PLC为控制器传递控制信号,以电动机的驱动源,驱动拉杆机构实现口径调节,齿轮传动实现旋转调节,并通过滑移小车在导轨上运动实现前后位移调节。
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你将看到一个工作在地下的人,一个挖掘、开采和探索地下世界的人。若你有足以洞察此等深度作业的眼睛,你就会看到,他如何缓慢谨慎和不可动摇地向前推进,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苦恼迹象,而这种苦恼本来是任何长期见不到天空和阳光的人所不可避免。你甚至可以说,他不无愉快地在地下深处工作。是不是有什么信念在引导他,有什么安慰在补偿他?也许他要的就是长期黑暗,就是不可理解,不为人知,不可思议,因为他知道他因此将会有:他自己的白天,他自己的解放,他自己的朝霞?……他将返回地面,这没有疑问:不要问他在那深邃的地下寻找什么,一旦他重新“变成一个人”,……地下人就会开口讲述他自己。谁要是和他一样,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鼹鼠,孤独的鼹鼠,谁就会知道什么叫保持沉默。[5]29
会上,常务副总经理杨瑞生、副总经理刘江涛、马朝辉分别就集团公司2018年农资经营、房地产项目开发及资金运作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
我们可能并不喜欢这读起来有点阴郁压抑的描写,但其实它还比较朝霞。尼采在书的扉页上引用《梨俱吠陀》作为题词:“还有无数朝霞,尚未点亮我们天空。”尼采的这一地下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要让自己活得明白,他吃力地在查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欺骗我们、隐瞒我们、戏弄我们。这是西方个体化的典型写照。在现代性的潮流当中,个体的人必须坚持自身的最起码的思考。现代社会一方面给予个体以个性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它又比传统社会更容易抹掉个体的思考。媒介的渗透使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同质化的观念,视觉化的传播使得人们无暇思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纸本的阅读,传统的阅读体现出对流行生活方式的抵抗,阅读,成了商业化潮流当中个体抵抗的最后掩体。
个体化基于我们成熟的阅读,阅读是我们今天个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欧洲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浪漫主义运动等过程,民众的主体性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体化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尼采的思想正是在欧洲19世纪末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但与欧洲的发展不同,我们的现代性几乎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我们几乎来不及经历一个自然而然的个体化发展历程。于是,经济上的宏伟成就、卓越的现代化与民众个体的主体性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不相契合、不相匹配的状况。媒体经常报道所谓素质令人担忧,与这种主体性发展的缺失密切相关。相当多的情况下,我们活不明白,人云亦云,随风追逐,直接被流行的潮流裹挟;我们也活不成自己,手机迅速支配我们“阅读”和生活的方式,大数据的发展使网络浏览的引导更加精准;我们那么喜欢山寨,至少与主体性缺失的个体缺乏创新生活的创造力有关。
阅读尼采给我们带来惊奇的思想体验:知道了人生还有另外的可能性,思想还有另外的可能性。
注释
[1][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9.
[2]托马斯·曼说:“尼采始终是叔本华的弟子,即使在他否定这位大师之后很久依然如此。”[德]托马斯·曼.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M].魏育青译.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3.
[3][德]尼采.《朝霞》“KSA版编者说明”[M].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DICSSAC方案实施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能够反映方案实施的直接技术和经济指标,如汽轮机背压降、汽轮机背压波动和冷凝器传热端差,而方案实施所带来的间接影响对方案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影响不大,如汽轮机排气阻力损失、机组增发电量和系统煤耗降。
[4][德]尼采.《朝霞》“普茨版编者说明”[M].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5][德]尼采.朝霞[M].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166.
[6][德]尼采.尼采遗稿选[M].虞龙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85,5,34,38,28.
(1)短距离攻击。短距离攻击步骤为:首先向全网提交一个交易,然后攻击者试图回滚该交易,攻击者在该交易之前的区块上继续进行挖矿,在该交易得到n次确认后,若不含该交易的分叉区块数足够长,则该分叉成为主链,成功回滚交易。
[7][德]尼采.权力意志[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7,79.
[8][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4.
[9][德]马文·克拉达等编.福柯的迷宫(扉页)[M].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郎静)
标签: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