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西医治疗胆石症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接收的胆石症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胆石症患者实施中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胆石症;临床体会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主要表现为胆道系统出现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胆绞痛,合并发热、肩胛部放射痛以及黄疸[1]。胆石症患者病情复杂,其中胆总管结石容易诱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以及阻塞性黄疸,病情严重还会出现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院对接受的80例胆石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旨在总结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效果。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接收的胆石症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男性患者45例,占56.3%;女性患者35例,占43.7%。年龄为22岁到78岁,中位年龄为(43.2±3.4)岁。病程为7个月到4年,中位病程为(2.1±0.3)年。所有患者依据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并经血、尿、肝功能、B超以及CT等检查,均确诊为胆石症。其中胆囊结石患者48例,胆管结石患者32例。结石直径为0.3厘米到2厘米,平均直径为(0.7±0.3)厘米。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禁食、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补液等。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药物取2克头孢曲松钠,溶于1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静注治疗,每天2次。同时取0.4克左氧氟沙星,静注治疗,每天2次。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汤剂选择大柴胡加减汤,药方包括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半夏、生姜、鸡内金、黄苓、白芍、郁金、枳实、红枣各10克,生大黄、炙甘草各6克。腹痛患者增加川楝子和玄胡;腹胀患者增加陈皮和厚朴;黄疸患者增加菌陈、栀子以及虎杖;发热患者增加金银花、蒲公英。上述药房用水煎煮,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服用剂量为200毫升。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对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以及体温,并密切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疗效标准如下所示:
(1)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完全消失,结石排出体外,B超检查显示结石消失。
(2)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有所改善,结石部分排出体外,B超检查显示结石减少。
(3)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无明显变化,B超检查显示结石没有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同时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主要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表示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如下表所示:
可见,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7.5%(11/40);实验组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5%(1/40)。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X2=9.80,P<0.002,P<0.05,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其诱因较多,包括胆汁循环功能障碍、胆漏感染、胆汁质变以及胆汁严重瘀滞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胆石症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3]。
中医认为,胆石症属于胆胀、肋痛、黄疸的范围,主要因肝郁气滞,日久伤脾,胆失疏泄,继而郁结成石,治疗上主要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清泻湿热以及化积导滞为主要内容[4]。常规的西医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排石上效果并不明显,预后不理想,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本院给予实验组患者中药汤剂治疗,药方为大柴胡加减汤,其中柴胡具有疏理肝气、顺畅胆道的效果;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以及利尿排石;大黄则能够清热祛湿以及消除积滞;黄苓则能够清热祛湿以及疏通肝胆;郁金具有益气活血的效果;鸡内金健胃溶石;海金沙利尿消石;半夏则起到健胃止呕、消痞散结以及化痰祛湿的效果;白芍能够敛肝镇痛以及益气活血;枳实则行气疏肝以及清肝利胆;黄连清热解毒利湿;木香则消食健胃以及镇痛益气;甘草则调和诸药。同时结合患者不同症状实施加减。配合西医药物,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的结合,主要功效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止痛:中西医配合能够有效消除炎性反应,实现解经活络。
(2)溶石:中西医配合能够有效溶化胆囊以及胆道内部结石,使其脱落,有利于胆汁排泄、排石,强化了胆囊的收缩功能,扩张了胆管,增加了胆汁分泌量,促进结石排出。
(3)预防:中西医配合大大提高了肝胆疏泄作用,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起到良好的结石预防效果。
此次研究显示,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这与余海[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胆石症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晓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45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09-110.
[2]王晖,杨玉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32-233.
[3]安志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50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268-269.
[4]余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359-360.
[5]孙志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50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5):178-179.
论文作者:贺富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结石论文; 胆石症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