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洪•依敏 新疆阿克陶县教育局 845500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1-056-01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信息技术对于现今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更深的了解并且掌握它。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拥有获取信息、分析、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提高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学生都对学习计算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对计算机和教师的新鲜感逐渐变淡,学习的难度的增加, 内容的繁琐,学习进度没办法跟上教师的节奏等等,这些都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下来。尤其是我县一样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基础薄弱、国语水平较低、家庭没有计算机条件情况下,老师不当回事,上课凭经验,没有任何资料和模式可参考;学生也只把这门课程当休闲,课堂上就是玩玩游戏、上上网。平时开课少,我们的老师每天不是忙着给学校打材料,就是帮同事修电脑,做个课件等等,做着一些本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这些客观原因确实存在。
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评价一堂课是不是成功,一条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所以确定学习目标很关键。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注重实践,教学模式多以上机操作为主,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目的性。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能够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么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让学生对你的上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在进步,信息在高速发展,要想适应这个社会,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拥有创新的意识。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与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依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我认为老师应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等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在具体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记住一点,任务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课:编辑数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对工作簿中的数据进行编辑处理;2.培养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意识。为此,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任务:“每人制作一个5行10列的课程表,标题为:几年几班课程表”。这个任务当中就包含了选取单元格;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合并单元格(要输入标题);设置数据格式(字体字号);设计单元格格式(边框粗细等单元格的行高等)等子任务。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EXCEL工作表中的一些基础操作也逐渐的熟练和掌握,从而也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多进行演示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练习时间不少于70%,也就是说教师的理论指导时间只有30%,但这30%的理论指导决定着学生在接下来的70%的时间里都应该做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我们在这30%的理论指导时间中应该做什么呢?就是多进行演示操作,教师在安排好学习任务后就是分步骤的实施,在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之前,教师都要有相应的演示操作。还是以这堂课为例,教师安排好学习任务后,接下来就要根据任务进行的阶段要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演示,如何在工作表中合并单元格、插入单元格、添加删除数据、删除整行整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等,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尽量做到标准操作,简化操作,操作过程中配合讲解,要让学生看明白、听清楚教师的每一次操作都是怎么回事,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尤其是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一定要慢。切忌不要鼠标满屏幕乱飞,看的学生眼花缭乱,眼睛跟不上鼠标,教师在点左键或者右键的时候也不说明,一通操作下来学生看的直晕,效果还不如看教材自学。在演示之前教师也要多练习,避免出现以上情况。
三、勤巡视,多指导
在安排好学习任务,演示操作之后,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一定要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巡视指导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犯懒,一定要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指导学生操作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对于经常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提出来以防其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重复错误,浪费课堂时间,比如EXCEL在输入公式或者粘贴函数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鼠标所选单元格一直呈虚线环绕状,也不撤销,其实只要敲一下回车就能解决问题等。在指导学生操作的时候不要替学生做,而是指导学生该如何做,这是咱们很多老师经常犯的毛病。另一方面能够掌握学生对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展示。
四、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设备的准备,也就是电脑好使不好使,是不是每天机器里都有本课要用的应用软件,软件能不能用,鼠标键盘能不能正常使用,局域网能不能通,电子教室能不能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提前解决好,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修电脑修半节课,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是素材的准备,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信息是生活的必需品,信息也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未来社会定是信息的社会,未来的教育也应是培养人信息素养的教育。
素材主要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其实以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使用次数最多的就是图片,WORD教学需要,EXCEL教学需要,FrontPage和Flash用就更多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些图片素材的收集和累积完全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我们可以在上课的同时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下载指定类型的图片素材,统一存在电脑的指定位置方便以后使用。如果微机室没这个条件上不了网那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自己准备一些素材,现在网上免费的素材资源非常多,随处可下。下好之后利用电子教室下发到学生电脑指定位置就可以了。
五、注重正确信息导向,培养健康信息素养
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有些人只看到了它的好处,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不良影响。比如,利用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查阅资料,做许多对学习、工作有利的事情,同时在互联网中也有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而这些不健康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沉迷其中,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学习网络的内容时,我不但向学生讲互联特网的好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引导学生拒绝网络上一切不健康的东西。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以身作则,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庞大的信息中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在未来的世界中,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将实现信息化,因此,现今的信息技术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材的有利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吐尔洪•依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信息论文; 教师论文; 单元格论文; 素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