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栋栋,毛振翔,胡凯

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栋栋,毛振翔,胡凯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电梯跟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原有的办公楼走进了商场、酒店,以及住宅小区(以下简称社区)的千家万户,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配套设施而不可缺。但随着电梯品牌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电梯质量也出现了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社区电梯的安全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区电梯使用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及时发现社区电梯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以便在今后能够采取相应对策,解决问题,促进社区电梯安全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引言:电梯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使电梯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浮现。据调察统计,我国每年都会发生电梯事故约四十多起,其中造成人员死亡三十多人,尤其是2011年之后,我国的电梯事故发生越来越频繁,乘客在乘坐电梯时由于故障问题被困电梯中、被夹上、掉落电梯中等一系列的事故接连发生。这个是根据住宅、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电梯使用情况所统计的,接下来就主要分析住宅小区中的电梯安全使用情况。

1.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社区电梯新安装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电梯质量难以保证。社区电梯前期主要是由开发商进行管理,由于新建住宅的电梯大多是由开发商进行选购,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在选购时往往考虑价格的多,考虑电梯性价比的少,选购的电梯质量难以保证,一旦选购质次价低的电梯,这些电梯在使用中,极易因配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差出现故障,安全隐患非常大。其次是开发商对梯安全管理不到位。在新装电梯验收合格后到业主入住前的这段时间,电梯往往成为大楼装修和住户室内装修的输送工具,用来违章装运散装砂石、砖块和水泥,很容易造成电梯门保护失灵、门碰撞变形和门运行卡阻等故障;许多开发商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了解,也不够重视,不仅没有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配置专职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没有救援值班人员,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往往无法及时开展救援。

1.2社区电梯投入使用初期

社区电梯投入使用初期一般是由开发商或物业进行管理,但新装电梯投入使用后1-3年内,比较容易出现故障,除设备自身的问题外,人为损坏和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发商或物业对电梯的检查维护不够重视,对处于免保期的电梯,往往缺乏对电梯公司的维保工作进行落实和监督的意识,导致电梯的维修保养不到位;二是由于大楼装修和住户室内装修,电梯常被用于装运散装建材,容易造成电梯层门或轿门出现故障;三是由于有些住宅楼无人入住,电梯验收后,较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免保期内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维护,而一旦业主入住投入使用后,电梯故障也常常发生。

1.3社区电梯使用过程中

社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一些社区电梯的责任主体难以落实,电梯的管理牵涉到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由于环节比较多,各方在配合上常常脱节。譬如电梯是由房地产开发商负责选购,产权归业主共有,而实际管理单位是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所有者既无电梯选择权,也难以行使电梯管理权。物业公司受雇于众多业主,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有时难以监督,使得电梯选择权、产权与实际管理权脱节。更有甚者,一些社区电梯则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安全隐患极其严重。

其次是电梯安全管理合同不明确。众多业主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而许多委托合同本身对电梯的管理职责又不够明确,特别对电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维保费、维修费以及检验费支出等问题,合同中往往规定的不明确,造成一些社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方面造成物业向业主收取电梯管理费用存在一些困难:一边是业主常推说已向物业交纳了管理费,要求物业应负责请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和维修;另一边是物业认为物业管理费不高且收费率低,无力及时支付电梯维保费和检验费,造成维保单位不能及时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使电梯“带病”运行或超期不检,或年检了因欠检验费不能取得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另一方面也造成有的物业公司容易产生一些短期行为,例如,曾发生过物业向住户收取了费用之后,先进行截留,挪作他用,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携款撤出小区。

第四,社区电梯在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梯维保的低价位,使电梯维保质量难以保证。目前维保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有的电梯维保公司为了争业务,常以极低的维保价格取得维保业务。物业为了能降低成本,也往往请维保价格低的电梯维保单位,甚至雇用“游击队”进行维保。维保公司为追求短期利益、压低成本,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救火式的维修,造成的后果是延长易损件和机油更换时间、不及时进行故障修理等,造成电梯带病运行;二是维保单位维保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维保单位本身技术力量不强,对新型电梯技术性能不了解,发生故障后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有的维保单位维保人员不足,维保时间不能保证;三是有的维保单位为了保住维保市场,在电梯控制系统上进行加密、锁梯,让电梯在设定的运行时间内自动停止运行,迫使使用单位不得不向其解梯;四是维保单位和物业公司的配合问题。许多维保合同没有明确易损件的更换和修理费用由谁负责,发生零部件损坏后往往互相推诿,难以解决;有的物业公司通过低价委托维保或签订短期维保合同,对社区电梯进行短期的维护,很难保证维保质量。

2.住宅小区中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2.1制定电梯使用规定

要使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安全隐患,就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建议制定一个对于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明文规定,并解决电梯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使在住宅小区中的业主都能放心的使用电梯。

2.2成立统一的救援模式

这是针对在电梯发生故障时的救援问题,上文说到如果要等电梯维修公司的专业人员的话会使等待时间过长从而对于被困电梯中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所以就建议建立一个专业的救援队,完善救援体制,从根本上解决电梯被困中的救援问题,使电梯被困人员能够安全的得到救援。

2.3进一步推行电梯检修工作

要想全面的使电梯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就要深人推行电梯的检修工作,加强人们对于电梯安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并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使社区的电梯能够安全的运行。并加大力度绪安全电梯检修的意义,使人们对于电梯安全问题方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使业主及物业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总结:目前,住宅小区中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是人们都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加紧对于电梯的检修及管理,从而使悲剧不再发生,也使电梯能够为人们社会发展中有一个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住宅小区电梯超期整治案例[J].质量与标准化,2017(05):24-25.

[2]周明远.智能监管多方共治有效破解小区住宅电梯监管风险[J].质量与标准化,2017(03):42-45.

[3]赵鹏.市场经济体制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的研究——以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33):182-185.

[4]董幼鸿.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对策——以住宅小区电梯安全治理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5(01):49-52.

[5]林尧.福建省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09(01):51-54.

论文作者:陈栋栋,毛振翔,胡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栋栋,毛振翔,胡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