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平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难于将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头脑表象的现象,提出了画草图,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明化、形象化的观点,从而使学生隐性思维显性化,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关键词:草图;直观;思维
笛卡尔曾说:“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只用大脑思考常常会“思考偏题”,但用草图可以纠斜,还可节省繁文缛节,其实画草图的过程就是思维展示的过程。手脑并用,可缩短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数学思维可视。在教学中,笔者对用草图教学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如下:
一、画草图,帮助理解题意
美国著名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因此,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图形,把问题中的条件和结论直观地、整体地表露出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题中经常有许多文字信息的问题,学生由于缺乏读题能力,对这些枯燥乏味文字,往往百读不得其解,因此个别学生认为题意复杂而不愿读题。故而,笔者常向学生推荐草图工具,使“数”添“形”,以“形”助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能力。
案例1:以下是笔者在2012年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2.4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内练习第2题教学时,与学生合作的“翻译”(如图1):
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匀速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后经2.5小时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后经3小时相遇。请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师:请同学们认真细致“读”题,随后请同学演示。
师:(一分钟后)××同学起立,扮演甲;再请××同学起立,扮演乙,按题目中的信息演示一下,现在开始!
生1:××错了错了,是“相向而行”!
生2:××你可是甲,一开始你先走!
师:你们能将刚才的演示“画”在纸上吗?
生:(齐声)能!(如图1)
师:为了便于分析与思考,我们还得把题中条件和问题标注到草图中!
生3:怎么标呀?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我又不知道!
生4:(急忙搭腔)难道你不会设甲、乙速度分别为x,y千米/时吗?
生3:哦,噢,这难不倒我!我的妙图出炉喽!(如图2)
师:干得真漂亮!你们能列出数量关系解答吗?
学生根据草图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以路程作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关系进行解答:
设甲,乙速度分别为x,y千米/时,依题意得:
解得:
答:甲的速度是6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3.6千米。
在初始阶段,部分学生的草图习惯主要是模仿教师的草图来完成的,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例题时要清清楚楚、原原本本地把题中的信息反映到草图上,并且要求其也能做到这一点。本人总结出了以上的画草图方法,将其命名为“五步法”——读、画、标、解、查,让学生有“章”可循。久而久之,整理信息不是教师的指令,而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最真实、最迫切的需要,这种画草图能力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的。此时提醒孩子们注意要对题中的信息咬文嚼字,借助草图,把题目的意思“译”出来,有助于快速理解题意。
二、画草图,显现学生思维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在数学教学中,在遇到难题时学生经常会无所适从,而部分教师此时可能会拼命讲解,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忽略了学生的参与体验数学的过程。只有充分经历数学的过程,才能认识数学的规律。
案例2:浙教版2012年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作业第2题:某班有学生45人,会下象棋的人数是会下围棋人数的3.5倍,两种棋都会或都不会的人数都是5人,求只会下围棋的人数。
笔者在教学中可能也会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的“细节”:
在给学生指导分析问题时,常常一边指导一边在不经意间随手画出草图(如图3)分析,这相当于帮学生画出了草图,当时学生只是看懂,过后在习题中遇到类似题却不知道要画什么,原来学生看图能力强于作图能力,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眼高手低”,无奈“讲了八百遍学生还不会”的教学难题再度蔓延。
学生熟悉借助草图解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若操之过急,会欲速不达,所以一开始就应对学生提出草图要求。于是又安排了一节习题课补上一脚,让孩子们在“画图”、“讨图”的过程中,帮助其把隐性的理解显性地表现出来:
生5:如图4
生6:不对,××你看清那个“都”字了吗?两种棋都会或都不会的人数都是5人!
生5:对呀,我修改一下,如图5,这下对了吧?
图4 图5
生7:你的只会象棋的人数与我的对不上,题目中说的是“会下象棋的人数是会下围棋人数的3.5倍”!
生5:是的,你看,题目求只会下围棋的人数,我就设只会下围棋的人数为 人,两种棋都会是5人,那会下围棋的人数不就是 人了,于是我根据“会下象棋的人数是会下围棋人数的3.5倍”,得到会下象棋的人数为 人,啊!我错了,只会下象棋的人数应为 人(如图5)。
笔者不惜用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尝试、讨论的机会,虽用时较多却价值斐然,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此时更应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草图的方式把隐含在头脑里的表象暴露出来(如图3、图4、图5……)。笔者看到这些图时,对学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理解颇为惊讶,原来学生会这样想,他们的想法居然各不相同。
解:设只会下围棋的人数为 人,则只会下象棋的人数应为 人
解得
答:只会下围棋的人数为5人.
通过对草图的分析和交流探查到每位学生更深层次的想法,学生的思维逐步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一知半解到深入透彻。学生们知道了数学式的“咬文嚼字”, 弄懂了怎样根据题意画草图,找到草图的诀窍,“内化”了草图策略。正如美国图论学者哈里的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所说,将一个特定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图像,整体地把握问题,学生几乎不需什么力气,快速、准确地解决了此题,草图功不可没。
三、画草图,化解思维挫折点
有专家认为,“如果知识背后没有工具,那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随着年段的变化,数学的内容也更复杂,许多综合题包含着不同角度、综合考查的知识点。这就让很多一部分学生犯怵,他们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这时,就要引导学生以草图工具为抓手,以理解为线索,以不变涵盖多变,从而化解其思维挫折点。
案例3:如图6,在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点D出发沿DA向终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沿对角线AC向终点C运动.过点P作PE∥DC,交AC于点E,动点P、Q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x秒,当点P运动到点A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E=y;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和点Q,使P、Q、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此时部分教师可能会将问题的难点分解后进行讲解,笔者认为这样问题本身也就失去了其思考的价值,“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正是这道理。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倡导学生“带着笔墨,去审题”,要求尽量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各类型草图,学生尝试把“问题”画出来(如图7、图8、图9):
学生根据点的运动,主动抓拍了以上三幅关键状态草图,不过那仅是当点Q在线段AE上的一种情况,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
师:点Q与点P是否已停止运动?
生8:(经过片刻画图)对哦,点Q与点P还会继续运动,点Q还可能在线段CE上!
笔者引导他们自行补充当点Q在线段CE上的另一种情况(如图10),将动点问题彻底做到化动为静,化解学生最初的思维挫折点,让学生看到了解题的“曙光”。
于是,草图成为学生思维的拐杖,笔者引导其按图索骥:
师:以上四幅图中,你能求得哪幅图中x的值?
生9:我能求图8和图10中x的值!
先由图8中PE∥DC得,
即
解得
由图10中的 得
解得:
又由图12中的 得
解得:
然而图7或图9中的PQ实在难以求得……
师:图7或图9中的PQ实在难以求得,我们能不能不通过求PQ,绕道而行呢?
生10:由图9,我发现了∠APE为直角,易证QE=QP=QA,
即
解得
师:好,××同学观察特别仔细!
生11:等腰?等腰!三线合一!(请他上台构图)由图11发现其中的△PEH与△ACD相似可求得x的值!
解:在图7中过点P作PH⊥QE于点H,如图11,由△PEH相似于△ACD得
即
解得:
故而,此题存在这样的点P和点Q,使P、Q、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为 ,学生的思维挫折点得以彻底的化解。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草图,让其“画好图”、“用好图”,同时吸引全体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慢慢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当图7或图9中的PQ实在难以求得,学生的思维再次受挫时,笔者呼吁以草图为抓手,随着脑和图的同步,学生的思维在慢慢地扩散、层层地铺开,再次按图索骥,抓住解题的关键。
总之,画草图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是一种解题习惯。通过画草图,学生把“无形”的数学题变成直观的“有形”材料,助思考促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尽量让数量基于草图“显山露水”,架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成就思维的拐杖,从而达到最高境界教学——脑中成图。
参考文献:
[1]张奠宙,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德忠,赵同娟. 注重变式训练 提升思维品质[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09(7).
[3]罗增儒.解题分析的理念与实践[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4).
[4]王亚权.第二轮中考数学复习习题的选择与利用(一)[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3).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万全镇宋桥中学
邮政编码:325409
论文作者:李如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1
标签:草图论文; 学生论文; 如图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人数论文; 笔者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