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02)04-0005-03
本文之所以把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讨,是出于对经济 全球化的如下理解: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属交往范畴。在表面看来是资金、技术、产品等 生产要素流动的地方,背后隐藏着人的互动。全球化本身不是生产资金、技术、产品等 生产要素。它所做的是将“工厂”搬到世界各地,把已有的“商品”销往全世界,跨国 公司在世界各国、各地“安家落户”,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交往实现的。在全球交往过程 中,从表面上看是按平等的主体地位,以公平的原则而进行。实际上这种“公平”的交 往原则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之上。因此,交往的主体间关系并非都是主体—主体关系 ,其深刻本质是主体—客体的关系。明确当今全球交往结构的主体—客体的本质,在实 际交往中争取和保持自身的主体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中国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
一
交往是人类社会普遍现象或存在方式,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在许多著 作中对“交往”理论作了探索。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把人与 自然界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并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在《德意志 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集中探讨了“交往与生产力”、“交往形式本身的产生”,先后 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的交往”、“相互交往的人们”、“交往世界” 等范畴。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强调了交往在资产阶级社会生产过程中的 重大作用等等。依据马克思对交往的理解,有不少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 ,其中刘奔先生的概括最具有完整性。他说:“完整意义上的交往范畴,概括了全部社 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和精神的交往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活 动、能力及其成果的过程。交往活动是人的个体活动加入和转化为社会活动总体的基本 形式,同时也是社会活动总体的各要素在不同个体或集团中分配的基本形式。”(注: 刘奔.交往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2).)我认为,把握这个完整的交往范畴要注 意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交往包括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交往概念,它不同于法兰克 福学派的丁·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等中只限于语言交往,精神交往概念(Commu ni Calion)。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关于“交往”的注释中指出:“在‘德意 志意识形态’中‘renkhr’(交往)这个术语很广,它包括个人、社会集团、许多国家的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在生产过程形成,精神交往是在精神活动中进行。 精神交往对物质交往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其根源和两者作 用的比较上,物质交往决定精神交往。“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 物质活动,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 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19、24、73—74、64、74.)“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 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19、24、73—74、64、74.)
第二,物质交往活动包括交往活动和生产活动,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媒介,共同构成 完整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理论界,有人仅仅从生产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实践活动, 把交往活动看作是社会实践活动之外的过程。在一些论著中,常常看到“实践活动和交 往活动……”的提法,就是以这种理解为前提的。其实,这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在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之外,并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离开人的交 往活动,社会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马克思说:“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 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 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是在这些个 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9、24、73—74、64、74.)社会生产只能在人们之间的交 往过程展开。而交往活动也是以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发生和发展的。生产活动是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交往活动是在生产中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交往活动和生产活动都是 物质交往的内容,是实践活动的不可缺少的方面,无论交往活动或生产活动双方失去任 何一方,实践活动便不存在。
第三,物质交往活动是由目的、手段、结果为要素所构成的活动、能力、成果的交换 过程,其中手段介于目的和结果的中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依据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 发生交往的中介物,可以把各个个人的一切物质交往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一是以生产工具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交往。在这种交往关系中,个人 是作为工具的使用者和支配者出现的,他之所以能够使用和支配工具,是因为他具有劳 动能力(包括人的智能和体能)。因此在这种交往中,人与人进行物质交往的实际内容是 因使用和支配工具所发生的劳动能力之间的交往。生产工具的性能和劳动者技能的变化 ,决定着劳动能力交往方式的变更。二是以劳动产品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需要交往。在这种交往关系中,个人是作为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和交换者出现的。作为劳 动产品的所有者有权使用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而他之所以成为交换者,是因为分 工把他的劳动产品变为个别的劳动产品,生产发展又使他的需要成为社会需要。这种交 往的社会条件是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而人与人交往的实际内容则是因占有和交换劳动产 品而发生的社会需要之间的交往。劳动产品的存在形态的变化决定交往方式的变化。相 应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性有三种不同的交往形态:(1)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统 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是以对劳动产品的掠夺为基础的交往;(2)适应在交换价 值基础上的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的交往;(3)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 换。三是以生产要素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往。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和 劳动者,其中生产资料是以往劳动的结果,是凝固化、物态化了的人类劳动,马克思称 之为“死劳动”。劳动者是从事现实劳动活动的人,因而被马克思称为“活劳动”。“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 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注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生产 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形式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所发生的人与 人的劳动交往形式的变化,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变。当劳动者被作为会说话的工具 ,而生产资料主要是奴隶时,就产生了奴隶制;当劳动者依附于土地成为主要生产资料 时,对土地的等级占有产生了封建所有等级制;当劳动者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人,而资 本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时,对资本的占有产生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当劳动者成为生产资 料的主人,生产资料成为公有制时,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所有制。
明确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物质交 往活动的构成要素和手段这个目的和结果的“中介”的作用,并以此为根据将物质交往 活动的内容划分为:劳动能力交往、社会需要交往和劳动交往。这样才能把握马克思交 往理论内容的完整性,而且使交往理论扎根于社会现实基础之上,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今 社会经济全球交往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二
遵循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逻辑和方法,经济全球交往是处于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劳动 产品、能力和活动的交往,交往活动中的主体间关系表现为:主体与主体,互为主客体 和主体与客体的多样统一,其本质是主体—客体的交往。
第一,以生产工具为中介的劳动能力交往的主体——主体关系。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中 介的全球劳动能力交往,以手工工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交往,无论在广度 、深度,还是交往的速度、难度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就人对自然界的物质变换 过程,只能以众多现实的个人通过以工具为中介的共同活动才是现实的视角,没有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交往关系,就无法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并且正 是这种物质变换活动总是展开并生成着双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主 体——客体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主体——主体关系。这是一个统一活动过 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的方面。一方面,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是以生产 工具为中介进行劳动能力的交往去改造并占有自然。另一方面,通过改造、占有自然的 物质活动而彼此相互交往。因此,以往实践结构的主体—客体模式,不足以反映实践活 动的完整内容,需要主体——主体关系加以补充、完善。这是理论研究的深化,是理论 工作者辛勤劳动的一项成果。但是,如果仅以主体——主体结构说明经济全球交往的本 质特征是很不够的。因为以生产工具为中介的人与人的能力交往,仅仅是从人类的一般 意义上说,反映整个人类的一般特征,而且劳动能力的交往只是物质交往的一项内容, 尤其是以生产工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交往,受制于物质交往的其它内容。
第二,以劳动产品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需要交往的互为主客体关系。马克思指 出:“需要”是一种“天然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9.)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种客观的规定性 和存在,它产生于主体自身的结构,规定性和主体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 需要不是个人的想象物,也不是孤立的个人所能达到。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是人 类,人类是由具体每一个个人构成的。人的不同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而按不同对象进 行分工把他的劳动产品变为个别劳动产品,生产的发展又使他的需要成为社会需要,他 只有通过劳动产品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从形式规定“而且这种形式规定是经 济规定,是个人借以互相交往关系的规定”。(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2.)在这种形式规定中,交换者仅仅是交换者, 因此他们的关系是平等关系、自由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间关系是主体——主体关 系。但是,尽管交往者都没有例外地以主体身份出现,而他们之间所发生的实际关系, 从本质上说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因为在这种关系中,某甲以主体的身份出现,也就是 把对方某乙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和手段;同样,某乙也把某甲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 客体和手段,使自己以主体的形式参与交往。同时,每一方都把自己作为对方的客体和 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一方只有以对方为媒介才能把自己转化为客体。所以, 无论何者,都各自是主体,同时又是客体,相互能动地发生关系。
第三,以生产要素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劳动交往的主体——客体关系。这种交 往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分离为前提。因而,在原始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 者是直接的结合,不存在劳动交往;在小生产阶段,由于分工还不发达,生产资料和劳 动者还没有彻底分离,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同时也占有了劳动者(如奴隶制),或半占有劳 动者(如封建制),劳动本身的交往还没有发展起来。在这种状态下的主体间关系,正如 马克思所说:“一切先前的所有制形式都使人类较大部分奴隶,注定成为纯粹的劳动工 具。”(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88 .)这就是说先前的所有制形式中,人们并非都以主体的身份出现,许多人只是作为客体 出现,作为手段出现。只有“在大工业和竞争中,各个个人的一切生存条件,一切制约 性、一切片面性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私有制和劳动”的时候,生产资料和劳 动者才彻底分离并陷入对立,劳动本身的交往才成为必然,“如果二者缺一,交往就会 停止。”⑨因此,劳动交往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内容。在这个交往中,生产资料所 有者购买劳动力,根本上是劳动力能够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而劳动者出卖劳 动能力是他除劳动能力之外一无所有。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提高有机构成等等方式来支配劳动者,劳动者实质上成为机器运作上的一个 零部件。生产过程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一切都是由资本家所决定。生产资料所有者与 劳动者的关系是主体——客体关系。
第四,在物质交往诸多内容中,以生产要素为中介的劳动交往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 用。其一,以生产要素为中介的劳动交往是能力交往和社会需要交往的历史前提和逻辑 前提。劳动能力的交往只能在生产要素结合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离开劳动要素的结合 ,就没有劳动能力的交往。生产资料的性质决定劳动能力交往的性质。在人对人和人对 物依附关系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劳动者的交往,劳动者只能是客体和手段。只有 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劳动能力的交往,才是真正的主体——主体的交往。社会需要的满足 只有在劳动要素交往中才能实现,并且只有在劳动要素结合中才能产生新的需要。生产 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不同层次的需要是由生产资料的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 产阶级在他们统治的几百年时间里,在物质文明上,实现了生产社会化,发展了生产力 ,增加了社会财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然而,由于私有制的性质,由生产的目的和动机,资本主义的文明又是建立在阶级关系 的对立基础上的,它的社会文明的巨大发展,是以对本国和殖民地国家、不发达国家人 民的剥削和掠夺为前提,以物质和文化成果的享用的不平等为代价的。其二,生产资料 与劳动者结合的不同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不同交往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 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 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 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 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 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2)其三,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决定了 交往是封闭,还是开放的性质。在“部落所有制”时期,虽然生产资料公共占有,但是 ,由于建立在生产力低下的基础上,没有形成独立的商品交换机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和联系只局限于公社内部的性关系、血缘关系,至多还有部落间的自然崇拜等物质的、 文化的交换、交流关系。在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由自然分工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及 “对人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交往活动囿于狭小的、固定的模式中,即直接的、自然产 品的、物的交换。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从狭隘封闭的自然联系中解脱出来,人们的劳 动产品只有通过人的商品关系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对其占有。于是越来越多的 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自觉地卷入普遍交往的行列中。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又形 成了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交往进入到了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高、低的悬殊,由于发达 国家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性质和称霸世界的政治野心,决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交往 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由此可见,物质交往活动依据不同中介而划分为不同的交往内容,由此形成主体关系 的多样性。在不同的主体关系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其中主体——主体关系,说明了由可 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之外,更重要的还有生产组织 形式问题。这是以往所没有把握到的内容,应予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注意具体劳动过程 、劳动能力交往的组织形式,着力提高主体交往能力和水平,这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 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仅仅看到不同物质交往内容的意义还很欠缺,必须看到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劳动交往,把握物质交往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明确经济全球 交往主体间关系的本质。
三
面对经济全球交往,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交往和对话是我们时代的主导潮流 ,由于经济向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正在变“小 ”,变成一个“地球村”。虽然说“地球村”是一个很好的比喻,但比喻毕竟不是现实 。在这个“村”里仍然划分为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各自的领海和领空,“我们”分属 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个“村”里的人分为“穷人”和“富人”,于是有了林林总 总的以邻为壑;有了非洲的黑奴;有了“一战”、“二战”;有了对伊拉克的封杀,对 南联盟和阿富汗的轰炸;有了“中国威胁论”。在这个“村”里,西方发达国家抬高工 业制成品、尤其是高科技制成品的价格,压低农矿初级制成品的价格,形成国家贸易中 的“剪刀差”,盘剥第三世界国家。例如:南非洲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拥有更高的出 口占GDP比重,二十世纪90年代的数据为占GDP的29%。然而,由于这些出口集中于低价 初级品,不均等交换过程使得南非经济体至今仍然贫穷。发达国家通过“援助”手段, 控制第三世界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廉价原料供应基地和高价商品倾销 市场。发达国家把有毒垃圾转移到第三世界。全球每年生产危害垃圾5亿万吨,90%来自 发达国家。埃菲社1994年8月14日的一则报道说,富国每天把丢弃的废物输往穷国,最 近五年已向第三世界输出1000万吨危险有毒废弃物。与美国接壤的中美洲成为美国最方 便的垃圾场,有毒垃圾不断地运往这些国家。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边缘国家交往的主客关系。
在众多研讨全球化的论著中有一种较普遍的看法: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全球交往的扩大 削弱了国家的控制能力,国家的界线正趋于消失,全球化与国家理论和实践是相悖的。 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国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 务的。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是私有制必然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对立,形成不同的阶级。国 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只要有阶级、阶级矛盾存在就必然要有国家权力进行调 节。在国际上,只要霸权主义存在,国家的权力就不能削弱。1998年以来,美国提出使 北约任务“全球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充分暴露其通过全球化过程以强化霸主地位的祸 心。英国学者查乐斯·诺克认为:“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注:马克思、恩格 斯.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43.)因而,国家还没有丧失 其存在的条件。第二,在经济全球化中,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交往都属于不同国家, 即使跨国公司而言仍脱离不了自己的母国。同时,只有生产者、经营者所在国家的强大 ,才能确立它在与它国生产者、经营者交往中的独立主体地位。一个受控于帝国主义的 殖民地,其生产者、经营者必然是丧失其自身的主体地位,成为客体而被人任意蹂躏。 第三,经济全球化中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相互交往,必须遵守国际“游戏”规则,更要执 行所在国的法律。正象ABB公司总裁巴涅维克在谈到“我们确实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世界范围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之前说:“我们凌架于政府 之上吗?不。我们这样回答政府:我们不制定法律,我们遵循每一个我们在那里开展业 务的国家的法律”。(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5 14.)可见,经济全球化还没有到要让国家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国家的作用还是非常关 键的。发展中国家要保持自己国家的独立性,要强化自己的国家,否则强国要吃掉弱国 ,大国欺负小国的后殖民主义就不可避免。
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强化国家,并不是在经济全球化中以政府取代生产者、经营者 ,而是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必须坚持本国的主权。主权是一个民族国家长期形成的共 同利益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现,在主权问题上是不能让步的。这样,才能保证在国家与国 家交往中独立主体地位。也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关起门来拒绝与发达国家交往就能够保证 自身的主体性。可以断定,在经济全球化交往中,发展中国家若采取闭关锁国的方针, 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经济全球交往中,在保证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按照 本国的实际情况实行开放方针,有效地利用他国的资金,吸收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发展 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彻底摆脱对人和对物的依赖关系,使人 类社会进入“人的自由个性”普遍交往。只有到那时,才能是真正的主体间交往的主体 ——主体关系。
收稿日期:2002-07-10
标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社会交换理论论文; 全球化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经济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