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开展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工程新的结构体系、新的设计理念等也要求质量要跟得上。施工环节是形成建筑实体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有许多自然或者人为原因造成一些质量问题,实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是解决质量问题可靠地方法。本文针对这些,深入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剖析了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房屋建筑事业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在工程施工环节里,房屋建筑工程面临不同的质量问题,如抹灰层空鼓、起皮、开裂、起砂、外墙渗漏等,更有的建筑发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状况,严重时会间接地危害到安全功能和建筑构造,这是多方面要素共同影响下造成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平安生死。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埋下了隐患。所以,对工程质量要依据房屋建筑工程的详细状况实施管理,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施工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程的两大要素,一定要在工程质量方面做好全面的工作,降低安全隐患。
一、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要素分析
(一)、设计要素存在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设计可以为后面的施工操作直接指导,精心设计是防控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工程作业有序的前提。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设计的构造不合理等原因是设计时出现问题的关键,工程生搬硬套标准定型图集,并没有对建筑构配件精心选用。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首先从思想上讲,要增强设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对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努力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与专业技术水平;从制度上讲,设计单位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从设计过程讲,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要选用无使用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坚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坚持执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拒绝建设单位提出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从法律、规定角度讲,要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把关,履行质量验收的责任,并总结出本地区容易发生的危害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
二、房屋建筑工程新材料使用要素分析
(一)、新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施工技术创新和施工工艺的改革离不开新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应用,避免了许多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也进一步完善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新材料、新技术为其带来了发展,但是还必须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盲目引进技术尚不成熟、不符合地区特点或未经工程实践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一旦不适于本地区使用,就会给工程带来新的质量通病。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建筑涂料的选择上。在寒冷地区,涂料发生霉变是由于墙体的潮湿、结露提供了可霉变的环境,建筑物的热桥贯通处使用含有可霉变物质的有机涂料时,产生了墙面发霉、长毛的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解决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上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管理部门在对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要针对其性能特点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严密的科学实验和周密的考察,从而杜绝不适于地域特点、技术上尚未成熟的材料和技术推出;其次要让人们不禁意识到新材料的特点,更要对它们的性能全面认识,不要忽略了其不适于使用的条件和环境的缺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有几种:一是工人队伍不专业,多数工程施工人员没有获得专业技术证书或者未接受专业培训就上岗就业,施工单位缺少严谨的人员考核制度。二是建筑商开发商肢解发包工程,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承发包工程,仅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工期为目的,无视过工程质量。三是施工时缺少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没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工程质量就会在人员布置、施工方法、操作工艺、操作设备等方面出现问题,致使难以到达指标。四是工程情况复杂,具体表现为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的建筑构配件、建筑材料规格品种繁杂,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操作时不按规程次第完成任务等,这些因素都降低了施工作业队伍的作业水平,影响了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强化质量理念
首先要建立技术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提高相关操作者或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严格按批准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精心操作、管理,掌握先进技术方法,施工方案和技术要统筹兼顾各专业工种间相互配合的问题,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
另外,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人们对工程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也是强化质量理念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实例剖析、典型案例宣传的方式,广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才能在思想上提高相关人员认识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意义。
2、制度上保证质量
从制度方面讲,即要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善质保体系,做到分项的施工部位责任到人,要求相关人员做好记录,便于施工过程中查看。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严格履行验收程序,严格执行三检制,验收出现不合格的,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其次,对建筑设备、建筑构配件和原材料的现场验收要加强,在投入使用前进行应复试的材料的复试工作,重点检查合格证,现场验收要签字证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计量准确所有材料的重量比,加强对计量器具和搅拌站的管理。试配有试配要求的混凝土、砂浆,调整合格后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要加强对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养护工作的管理和试块制作,其中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组数留置试块,试块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保证留置及养护数量正确,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现场要配各标养设备。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实施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得肢解发包工程,而是要将监理业务委托或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针对工程特点,把握质量控制的重点,如分项工程、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过程,将其纳入监理实施细则,并进行重点控制。
4、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我们必须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培养,根据激励与制约的原则,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动性。首先,必须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潜其潜能,让所有的员工都在在企发挥其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对员工要奖罚分明,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建筑质量,才能确保建筑的社会实效性,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关系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公共安全的大事。作为房屋建设的工作者应该在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落实质量责任,坚持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保质保量,为推动我国的建筑事业健康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寒冰.浅析房屋建筑中工程质量监理内涵及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10,(11).
[2]王文旗,戴晓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要点[J].2011,(4).
[3]徐建华.浅议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论文作者:高丽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建筑论文; 新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