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建筑业发展前景及政策措施_建筑论文

1996年建筑业发展前景及政策措施_建筑论文

1996年建筑业发展展望及政策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筑业论文,政策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展望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而且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振兴支柱产生”的要求,在“九五”期间乃至今后15年,建筑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预计今后15年建筑业将以高于国民经济2~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正在制订的《建筑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初步考虑到2000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占国民经济总值的7%;到2010 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而且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工程建设水平特别是工程质量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的主要市场需求有以下几方面:(1)水利、能源、交通、 通信、机械、电子、汽车、石化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点工程的建设,这方面的建设规模今后将进一步增加。(2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而引发的量大面广的需镇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相应的住房装修装饰的市场的需求,这方面的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3 )科技、教育、环境、文化、卫生、商业、旅游等公共建筑的建造量将大量增加。(4)城镇道路、煤气、自来水、热力、 污水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旧城改造的任务十分繁重,预计到2000年还将新增城市230个左右, 新增建制镇5000个左右。(5)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和农村公共建筑也将大量增加。

建筑市场需求的地区分布情况, 按市场容量大小排列依次是:(1)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2)以深圳、广州、珠海、 汕头、海口、厦门、福州以及香港、澳门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3 )以宜昌(三峡工程)、武汉、成都、重庆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4 )以北京、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5)以沈阳、长春、 哈尔滨为主东北地区;(6)以北海、昆明为主的西南地区;(7)以西安、乌鲁木齐、兰州为主的西北地区。

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我国建筑业企业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境外建筑承包商也将更多地进入我国的建筑市场,这对我国建筑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我国建筑业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整体素质和工程建设水平。

从1996年的建筑市场前景看,虽然国家仍将适度控制投资总规模,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投资规模还要保持适度增长。根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筑安装工程占65%左右的比例测算,1996年建筑市场总容量大约是12000亿元左右。可使建筑业保持适度景气的发展势头。 但建设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将仍然存在,建筑业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将难以缓解,经济效益仍将不理想。

(二)政策措施

1996年,建筑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围绕“三治一求”(即建筑市场治乱、工程质量治差、企业管理治散、建筑产品价格求合理)的工作重点,狠抓建筑市场综合治理、施工现场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加强质量、安全、建设监理、技术进步和人才培训工作,使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工程建设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政策措施是:

1、狠抓建筑市场综合治理,切实扭转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 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是造成工程质量不好的重要原因,也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温床,必须切实加以治理。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建筑市场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责,建立建筑市场管理责任制。二是抓住重点,加大建筑市场监督的力度。当前,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最突出的是发包单位吃拿回扣、索贿受贿、私下交易、指定低资质的分包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盲目压价、要求垫资、拖欠工程款、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等等。必须抓住发包单位行为不规范这个重点,加大市场监督力度。三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报建制度,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大力培育有形建筑市场,增加建筑市场透明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机制。四是抓好十五个城市建筑市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探索出一条管好建筑市场的有效途径。五是要积极稳妥地培育和规范建筑市场中介组织和要素市场。

2、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 搞好少数建筑业支柱企业,放开放活小型建筑业企业。

要继续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建设部抓的40家试点企业1996年要全部完成试点方案的论证和报批工作,进入实施运作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也要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建筑业企业进行试点。

要按照“抓大放小”的精神,搞好国有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工作。根据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和生产力水平,建筑业的所有制结构不一定要以公有制为主体。除保留少数国有大型骨干建筑业企业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外,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都应当改组为产权多元化的非国有企业。为此,建设部将确定一批国有大型骨干建筑业企业,作为建筑业的支柱企业加以发展,使这些企业在国内工程建设中发展骨干和龙头作用,并创造条件支持这些企业打入国际建筑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他们成为中国建筑业的代表。对这些企业将实行国家独资或国家控股的办法。对中小型国有建筑业企业特别是县(市)级以下企业,则放开放活,可通过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或出售给个人等办法,加以改革和改组。

要进一步加快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步形成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与劳务企业三个层次各得其所、协调发展,大而精、大而强,小而专、小而活的企业组织结构。大型支柱企业主要是在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层次上就位,中小型企业则主要在施工承包、专业分包或劳务企业的层次上就位。当前要鼓励专业分包与劳务企业的发展。

搞好企业改革必须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同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结构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层与作业层两层分离,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要狠抓施工现场管理,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实现优质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要继续抓好施工现场业绩评价试点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3、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质量兴业”、 “科教兴业”。

要切实抓好量大面广的住宅质量能病的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创无质量通病工程”活动,力争1996年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的比重达到80%以上。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推行ISO9000 质量认证制度,引导企业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手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狠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否决权制度,对发生重大安全一事故的企业给予降低资质等级的处分。要大力推进施工技术进步,做好十项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组织工作和商品砼的推广工作;强化人才培训工作,重点是抓好项目经理的培训和企业经理的轮训工作。建筑业企业与有关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把“科教兴业”落到实处。

4、进一步做好建设监理工作,全面推行建设监理制度。 要进一步做好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和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考试与认证工作。不断提高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的素质和监理工作的质量,抓好《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的落实工作,使建设监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子。

5、积极开拓国际建筑市场,适度扩大建筑业对外开放的程度。 要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优势的骨干建筑业企业打入国际承包市场,鼓励和支持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与生产、外贸、海运、金融等企业联合,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要大力培养对外工程承包所需要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要做好国际建筑市场信息情报工作,为建筑业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要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总方针、适度开放我国的建筑市场。建设部颁布了《境外企业在华承包工程资质管理规定》,并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的若干规定》,允许境外建筑承包商来华承包三资项目的工程施工,但须经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查;允许外商在华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的建筑业企业,但暂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建筑业企业。

6、加强立法工作,健全建筑业法规体系。建国近半个世纪了, 建筑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尚没有一部建筑法,这势必制约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建筑法》(草案)已报国务院法制局。为此要进一步做好《建筑法》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力争1996年出台。

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制订颁发相应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条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以形成以《建筑法》为母法,以各类专业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子法使之配套的建筑业法规体系。

标签:;  ;  ;  

1996年建筑业发展前景及政策措施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