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及趋势分析_长三角论文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结构与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布局论文,长三角地区论文,趋势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862(2011)04-0057-08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其区域范围的扩展加速。相关研究就认为长三角的扩容是大势所趋,从经济联系的角度考察,本经济区边界范围已经突破了十六市行政边界①[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长三角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行政区经济蜕变的情况来看,长三角经济区应该是以十六市组成核心区,除核心区外的两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内其他地级市组成扩展区,长三角经济区的实质范围为两省一市。长三角作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为发达的三大地区之一,该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压力加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并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本地区应着重关注的议题。

1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1.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二十一世纪以来,长三角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服务业稳步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稳中有升。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由2004年的6756.5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59.09亿元,增长了79.96%,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也由48.68%提升到51.36%,增长了2.68个百分点②。对长三角六大生产性服务行业进行分析,2004年根据增加值排序依次是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分别为1788.3、1576.44、1542.01、843.33、641.8和364.7亿元,所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6.47%、23.33%、22.82%、12.48%、9.50%和5.40%;而到2007年其排序变为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六大行业增加值分别为3534.04、2943.73、2502.03、1419.77、1160.67和598.84亿元,所占同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9.07%、24.21%、20.58%、11.68%、9.55%和4.93%。在此期间,长三角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增加最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稳中有升,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则稳中有降。由此可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着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存在差异,体现国际大都市特色的信息、咨询、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和设计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本质上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形态的外在表现。

1.2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

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由235.10万人(占同期服务业就业人数的33.06%,就业密度为11.02人/km[2])增加到322.39万人(占同期服务业就业人数的35.86%,就业密度为15.11人/km[2]),就业人数增长了37.13%,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长了2.80个百分点。在生产性服务六大行业,其就业人数增长存在一定的差异,2004年就业人数排序依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6.78万人);金融业(55.77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66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7.07万人);房地产业(20.34万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89万人),到2008年则分别增长到91.88、68.65、72.2、36.22、28.32、25.13万人,增长率分别为5.88%、23.09%、135.49%、33.80%、39.23%和68.77%。由此可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率明显高于服务业就业增长率,其所占服务业就业比重也是稳步上升,而六大行业中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人数增长最快,尤其是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数虽然基数小,但新加入的人数相对而言增长最快,这充分说明长三角就业结构处于持续优化中,具有时代特征并创造巨大价值的高端生产性服务行业吸引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加入。

2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结构

2.1 两省一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一核两翼

从长三角两省一市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情况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单位面积增加值来看,2007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单位面积增加值为6268.73万元/km[2],分别是江苏省(423.91万元/km[2])和浙江省(375.75万元/km[2])的14.79倍和16.68倍;二是从就业密度来看,2008年上海市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数为136.01万人,就业密度为214.51人/km[2],就业人数分别是江苏省(90.65万人)的1.50倍和浙江省(95.73万人)的1.42倍,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8.81人/km[2])的24.35倍和浙江省(9.19人/km[2])的23.34倍;三是从生产性服务行业内部来看,2008年上海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数最多(达40.77万人);浙江省的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数最多(分别达25.48,22.08万人),而分析生产性服务行业就业密度可知,上海市六大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就业密度都大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9.18、28.14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9.97、16.18倍;金融业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1.76、11.67倍;房地产业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35.48、23.12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60.09、32.81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就业密度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29.91、29.59倍(表1)。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密度也是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平均就业密度的14.19倍。

由上分析可知,上海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明显领先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其成为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也是一个发展核心,而江苏省和浙江省则分别是本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北翼和南翼。结合空间地理位置,长三角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地理集中主要呈雁阵及点线状向长三角腹地减弱,其中生产性、社会公共性及分配性服务业以上海为前锋,分别向苏西北及浙西南延伸[2]。作为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龙头与增长极的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中于这个核心城市,这很大程度是由地租水平和行业特性决定的,其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仅在产业意义上是最优的,在空间布局上也体现出内在的经济合理性。作为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中的长三角腹地,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既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同时又体现区域分工的层级性。长三角“沿江、沿湾”城市高于内陆城市,呈现带状发展的趋势,除舟山市因为人口和面积最小以外,“沿江、沿湾”城市服务业就业比重和就业密度都高于内陆其他城市③。由于“沿江、沿湾”以及重要交通枢纽经过且港口密布,优越的区位条件带动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体现为以增长极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梯度降低,以上海为核心、以江苏为北翼、以浙江为南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已经成型。

2.2 区域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

2.2.1 依存模式: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促进

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是从制造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分离出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制造业的良性发展也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3]。伴随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档次的提高,深加工、精加工以及相应的设计、运输、包装、储存、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也随之体现在这些扩展的环节上,这些扩展的环节使原有内置于制造业产业链中的服务活动通过专业化分工而外化(即服务外置或外包)。随着长三角现代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技术研发和方案解决的转移,总集成总承包、专业维修服务、融资租赁、节能环保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咨询服务、商务服务、设计创意等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无疑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相关研究得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长三角制造业有巨大的贡献,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工业增长达0.918个百分点[4]。由此,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长三角将形成与之相协同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不断融合发展,推进地区产业联系的加强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2.2 中心地等级模式:等级化与层级化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所布局城市在城市等级序列中的排位相对应(以城市规模大小为标准),等级越高的城市,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吸引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数也越多。从密度指标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在总体上体现出较强的等级性,2008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密度为214.51人/km[2],是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密度(19.83人/km[2])的10.82倍,是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密度的5倍左右,其他城市则依据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水平和行政范围大小而递减。不同等级的服务中心或不同层次的“中心地区”服务于范围大小不同的“本地区域”[5]。由图1可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密度在空间上体现为“之”字型结构,在总体上是以上海为核心,依交通要道向外逐级降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布局在地域空间上呈现的等级化和层级化十分明显。由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高附加值的、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6]。从长三角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来看,大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会计等)也是集中布局在高等级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等)。由此可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的等级化体现为地域层面上的层级化和行业类别上的层次化,由于层级结构十分明显,层次结构十分突出,其所体现的中心地等级模式成为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模式。

图1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密度状态图(2008年)

2.2.3 联动发展模式

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合作与联系不断加强,尤其是金融、物流等行业的一体化平台加速形成④。目前,上海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中心,而杭州和南京将自身定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服务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三者功能定位十分明显且互补性极强。2007年,江浙沪两省一市签订了《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江浙沪将建立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公共信息交流与合作机制,共同搭建服务业信息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城市将先行实现网站对接;在国家政策框架下共同探索建立行业标准、行规行约、解决贸易争议等方面的合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和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要求和错位发展的新商机,并将在现代服务业的信息交流、活动参与、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由此可知,长三角通过建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联盟或联合体,强化城市之间产业融合与互动,通过联动发展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2.3 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

2.3.1 中心—外围模式

通过对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状况进行分析可知,城市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布局在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中央商业区(CRD)、中央信息区(CID)等核心地区,空间集中分布的态势十分明显(图2)。与此同时,在城市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市郊,由于具有发展特定生产性服务行业(空港物流、海港物流等)的条件,其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甚至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区,如上海的外高桥及临港新城物流服务区就是依靠航运和空运来发展物流业,宁波则依靠跨杭州湾大桥以及有利的港口条件大力发展物流服务。由此可知,长三角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中心—外围布局结构,中心—外围模式体现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外围区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结构在空间发展上体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向心集中、有选择性的外围扩散。从整体上观察,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单中心等级化发展,以核心地区为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级并对外辐射和扩散的态势十分明显,这种态势有利于推动城市内部核心区功能升级、外围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3.2 空间集聚模式

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结构分析可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十分明显。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分布在金桥、市北、西郊、松江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区;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中部沿江地带,特别是苏州、无锡、南京三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带动了江苏省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地级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中地,三市大部分合计指标占浙江省的60%以上[7]。生产性服务业产品具有可储存和低成本快速转移的特征,在空间上有趋向集中的倾向[8]。长三角城市内部形成的中心—外围布局结构本质上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最直接反映,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总是集聚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如上海市形成的张江研发服务区、漕河泾技术服务区、嘉定汽车服务区、浦东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区和外高桥及临港新城物流服务区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杭州市形成的下沙产业技术服务区、江南高新技术服务区、临平生产性服务区、江东工业城服务区等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南京市形成的13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22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崛起、依存模式在空间上的强化以及横向纵向产业联系的加强,长三角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沿轴线发展的趋势将逐步显现,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点—轴”格局(即生产性服务产业集聚带)。

3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趋势

3.1 形成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鉴于长三角大部分跨国服务公司总部选择在都市区集中分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媒介编制一个遍及全球的网络,使本地区都市成为对全球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主要节点。而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功能,建立各具特色、功能错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加快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最有效选择。长三角将通过发展专业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如总部经济、金融街、商务区等),实现集聚区发展类型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并通过集群发展的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参与全球化竞争。因此,本地区将创造条件优先在具备条件的城市核心区域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区(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CBD),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专业化和高级化发展;其次,在其他区域建立特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如空港物流园区、海港物流园区等),推进相关生产性服务公司集中发展,提高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3.2 形成与现代制造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来自于制造业生产体系中间投入服务的外部化,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对服务的中间需求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长三角现代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技术研发和方案解决的转移以及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生产性服务环节内置于制造业产业链及其生产过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必然。相关研究就表明: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以周边城市制造业集聚的产业分布格局[9]。鉴于长三角建设全球制造业基地步伐的加快,以及对本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特征与趋势分析(将形成“上海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与“其他城市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10]),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将与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本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将获得强有力的生产性服务支撑,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

图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格局图

3.3 形成与区域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

长三角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即以上海为发展核心,以沪宁、沪杭、沿江、沿海、宁湖(湖州)杭、沿湖(太湖)为发展带。“一核六带”区域发展格局实质上就是制造业、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重新定位,也是在空间上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空间布局,其中许多方面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问题(图3)。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本地区未来发展的重点行业,在空间格局上应该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也就是说,高度集中的制造业布局模式与高度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模式在空间上相匹配。生产性服务业将通过产业拉动、资本倍增、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等效应,促进本区域农业和工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外延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的平衡发展。可以认为,在空间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形成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协调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是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空间布局重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图3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模式与“一核六带”区域发展格局

4 结论

对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的分析应该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而其合理布局是不同层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结果。本文从三个地域层面进行分析,得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结构,即两省一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核两翼;区域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为依存模式、中心地等级模式和联动发展模式;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为中心—外围模式和空间集聚模式。根据后经济危机时期长三角产业发展的趋向以及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带来的产业带动效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将持续优化。随着本地区城市横向纵向产业联系的加强,在空间上会逐步形成相互联系、链接水平极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并逐步体现网络化发展的特征,而网络化发展是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的最佳状态。当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探讨: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区位趋向是不同的(如金融业、咨询服务业和物流业等),它们之间的区位选择有共同点和不同点,而这对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理论(或服务业区位理论)带来研究上的困境;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涉及不同的地域层次,跨地区(尤其是行政区)服务生产或转移怎样协调和调控,尤其是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寻找到一个最有效的平衡点;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会产生促进作用,但在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过程中出现了服务行业的集聚,其重构区域经济格局的作用方式、机理以及空间表现等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收稿日期:2010-11-15

注释:

① 十六市为上海、南京、江苏、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和台州。

② 由于《江苏统计年鉴—2009》中没有2008年江苏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三大生产性服务行业增加值的相关数据,本文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数据采用到2007年数据。

③ “沿江”指沿长江的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和南通;“沿湾”指沿杭州湾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和舟山。

④ 金融领域:长三角十五个城市人民银行就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建设跨区域合作事宜进行磋商、十六家农行组建“区域金融共同体”;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签署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长三角城市商业银行共同签署《长三角城市商业银行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合作备忘录”、“信用长三角合作备忘录”等。物流领域:成立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联盟;谋划建设“无障碍物流”;上海和浙江就大小洋山深水港进行合作开发;苏州将太仓港、常熟港和张家港港“合三为一”;浙江将宁波港与临近的舟山港进行合并成立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与宁波北仑港台力打造快速通关海域等。

标签:;  ;  ;  ;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及趋势分析_长三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