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购买假农业资本时,他们会做什么?_农资论文

当农民购买假农业资本时,他们会做什么?_农资论文

农民购买假农资后怎么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资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民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必须了解相关的农资知识。

如何购买农资

一是尽量到正规的农资部门下设的商店购买。目前,正规经营农资的单位有两条渠道:一是供销社系统的经营点;二是农机推广部门的农业"三站"。到这些部门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相对比较可靠。二是不要贪便宜。在一些商店,如果农资零售价比较便宜,购买时,就要留心查看,尽量不要购买;三是不要怕麻烦,在购买农资时,一定要索取发票,同时注意保存好一些包装物、说明书及有关标签,一旦发现问题,这些都是打官司或向经营者索赔的证据;四是学会鉴别。正规厂家生产的化肥,其外包装袋规范,包装物上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产品名称、养分含量、净重、厂名、厂址等。而假冒伪劣化肥的包装物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的有关标示模糊不清,包装袋质量差,易破漏。

购买假农资怎么办

如果购买了假农资,可以依法向经营者协商、向有关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经营者承担经济赔偿,严重的可追究其侵权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并依法要求给予损害赔偿,具体解决的途径是:

(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在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后发现有质量问题,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直接找经营者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时,要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1、如果人身权利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经营者的侵害行为手段恶劣,绝不能大事化小,尤其是构成刑事责任的,更不能姑息待之,直接协商和解。

2、如果商家推卸责任,认为是生产厂家的过失,要求购农资者直接找厂家交涉时,应该加以拒绝。因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的规定,消费者索赔可直接找销售者即经营者,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3、在与商家交涉、协商时,不必为店堂内的告示所约束。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虽然这种方式便利快捷,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但是达成的协议却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却不能被强制执行。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购买到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后,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其分会投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调解时,应携带下列证据:一是应出示经营者的名称、地址以及联系电话;二是购买农资的发票以及农资的包装物;三是有关对假农资的证明文件;四是遭受假农资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相关证明。

(三)向有关部门申诉

购买到假农资后,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诉,在申诉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被诉方;2、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3、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的范围。在申诉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说明下列事项:一是购买者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二是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三是申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事实依据;四是申诉的日期;五是购买者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活动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授权委托书。

(四)向法院提起诉讼

向人民法院起诉经营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起诉必须是自己与经营者发生权利义务的争执,别人不能代替起诉。二是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三是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是购买者的诉讼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一般地说,购买者应向被告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是代销的,可向其法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购买者人身受到伤害,也可向伤害行为地的法院提起诉讼。五是必须在诉讼时效的范围内提起。如果农药、化肥、种子的质量不合格且未声明的,其诉讼时效是一年;如果因为农药、种子存在缺陷而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其诉讼时效为二年。两者都是自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其权益受损时开始计算。

联系电话:0351-4048890

标签:;  ;  ;  ;  

当农民购买假农业资本时,他们会做什么?_农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